區塊鏈可能作爲基礎設施支持人類的生產組織和協同的變革

今年上半年,通證市場經歷了一次非理性繁榮,行業亂象層出不窮,昭示著市場的巨大泡沫和人心的極度浮躁。這是市場迅速發展的燃料,也是刺激價格過度高企,繼而斷崖式下跌的始作俑者。當前的熊市是泡沫破裂之後,每一個新興市場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在這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中,最終沉澱下來的只會是真正有實力、有價值的項目和團隊,形成一個有內在價值支撐的市場,進而吸引更多的資金和人才。正值此時,為了防止歷史亂象重演,助力構建良性的發展生態,監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區塊鏈可能作為基礎設施支持人類的生產組織和協同的變革

通證是整個產業生態的核心,通證的合規化和穩健發展將對整個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證券型通證和傳統證券有什麼區別?

用途一,用於公司募資。

用途二,用於資產通證化,也就是把現有資產包裝成證券型通證。

目前證券型通證的主要優點有:

1.交易成本更低。

2.流動性更強。

3.透明度更高。

4.融資範圍更廣。

至於二者的區別,除開證券型通證天然具有溝通傳統金融市場和通證世界的橋樑作用,在現有監管法規之下,主要分為證券型通證界定之前和界定之後兩個部分。

界定之前的區別則更多在於證券型通證本身的性質。

通證經濟的四大基本特性

01:不可篡改

不可篡改是基於“區塊+鏈”(block + chain)的獨特賬本形成的:存有交易的區塊按照時間順序持續加到鏈的尾部。要修改一個區塊中數據,需要重新生成它之後的所有區塊。

通常,區塊鏈賬本中的交易數據可以視為是不能被“修改”,它只能通過被認可的新交易來“修正”。修正的過程會留下痕跡,這也是為什麼說區塊鏈是不可篡改的,篡改是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

因此,我們不能不留痕跡地“修改”賬本,而只能“修正”賬本。

02:表示價值所需要的唯一性

不管是可互換通證(ERC20),還是不可互換通證(ERC721),又或者其他提議中的通證標準,以太坊的通證所展示了區塊鏈的一個重要特徵:表示價值所需要的唯一性。

在數字世界,我們沒法像擁有現金一樣,手上拿著鈔票。在數字世界,我們需要銀行等信用中介,我們的錢是銀行賬本幫我們記錄的。

比特幣系統帶來的區塊鏈技術第一次把“唯一性”普遍地帶入了數字世界。而以太坊的通證將數字世界中的價值表示功能普及開來。

03:智能合約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區塊鏈最大的變化是“智能合約”。比特幣系統是專為一種數字貨幣而設計的,它的UTXO和腳本可以處理一些複雜的交易,但有很大的侷限性。而維塔利克創建以太坊區塊鏈,他的核心目標都是圍繞智能合約展開的。

智能合約的出現使得,基於區塊鏈,兩個人不只是可以進行簡單地的價值轉移,而是可以設定複雜的規則、由智能合約自動自治地執行,這極大地擴展了區塊鏈的應用可能。

當前把焦點放在通證(Token)的創新性應用的項目,在軟件層面都是通過編寫智能合約實現的。

04:去中心自組織

到目前為止,主要區塊鏈項目的自身組織和運作都與這個特徵緊密相關。很多人對區塊鏈項目的理想期待是,它們成為自治運轉一個社區或生態。

匿名的中本聰在完成比特幣的開發和初期的迭代之後,就完全從互聯網上消失。但他創造的比特幣系統持續運轉著:無論是比特幣這個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協議即它的發行與交易機制,比特幣的分佈式賬本去中心化網絡,還是比特幣礦工和比特幣開發,都去中心化、自組織地運轉著。

在設想未來的組織時,我們心中的理想原型常是比特幣的組織:完全的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但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效率、推了能夠推進,我們又會略微往中心化組織靠,最終在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區塊鏈可能作為基礎設施支持人類的生產組織和協同的變革

從追求財務回報、配置新型資產類別、防通脹的角度來考量,更多機構投資者的確有進入通證市場的需求。隨著整個市場的合規化,市場結構和資金、人才結構都將得到優化,經過這次漫長的“熊市”洗牌,會有更多的專業玩家和個人投資者進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