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亡國之際,楊家將身在何方,爲何不救國?

北宋亡國之際,楊家將身在何方,為何不救國?

盛唐弱宋,歷史上很多人都是這樣評價的。那大家知道為什麼北宋那麼弱嗎?北宋滅亡的時候,楊家將又為什麼不出來救國呢?就那種爛泥扶不上牆的情況,其實別說是楊家將了,就算是關二爺重生,韓信再世,悟空、哪吒三太子全部加起來也不能讓宋朝繼續存活,因為宋朝的皇帝根本就心不在打仗上,或者說當時的皇帝認為金國只是想撈點好處,小打小鬧,不會真的想滅了北宋。然而等到大軍壓境的時候,已經晚了。就像手裡明明有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卻發現刀已經在脖子上了,想掏武器出來也沒有用,這種情況下會有兩種結局:一是繼續反抗,被人發現了一刀砍死;第二種是不反抗,能否繼續存活就看敵人怎麼想了。扶不起來的劉阿斗,這種情況下的北宋,真的是無藥可救了,那麼北宋亡國之際,楊家將身在何方,為何不救國?

北宋亡國之際,楊家將身在何方,為何不救國?

北宋末年,楊家已經衰落了,後代大都已經成為了平民,就算是從軍的,也沒有職位高級的,多為下級軍官。這樣的例子很多,就像楊志,他是楊令公的後代,很榮耀,但是隻能一直鬱郁不得志,沒有門路,他最高也就做到了提轄,相當於現在公安局下邊的什麼什麼分隊大隊長,憋屈吧!而且還遭到了排擠,無奈之下上了梁山當土匪了。逼上梁山不是傳說。楊再興據說也是楊令公的後代,諷刺的是這是岳飛在剿匪的時候降服的人,最後楊再興在小商河戰死,這個人的官級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團級,也是很憋屈。總而言之,榮耀是過去,楊家的後代結局都不怎麼樣,混得差到已經沒法進入軍政高層了。

北宋亡國之際,楊家將身在何方,為何不救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大多人想的就是重文輕武。也實實在在就是重文輕武惹的禍,一個杯酒釋兵權讓武官沒了出路,建國時期武將開疆拓土,武將掌握兵權很有權勢和地位,但是後來都發現誰有兵權誰倒黴,因此誰也不敢出頭。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這種情況:在軍隊裡地位權勢越高,越受主子皇帝猜忌。等到忠臣的忠心被君王磨滅了,到了打仗的時候又能找誰?亡國又能怨誰?

北宋亡國之際,楊家將身在何方,為何不救國?

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是“黃袍加身”之下奪取了政權,他為了防止有人像他一樣複製陳橋兵變,就用自斷臂膀的方式建立了大宋王朝。雖然北宋擁有龐大的軍隊,但是他們的軍事指揮權都是在百無一用的文官書生手裡,有關管轄的武將調動不了一兵一卒。所以說宋朝被外敵欺凌的時候無人能幫它。北方的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和那些少數民族建立的西夏等等政權在缺少錢糧的情況下都選擇去宋朝劫掠一番,就算是沒有戰爭的時候,所有的少數民族政權的軍隊也都是靠著宋民供養著的,宋朝國民可以說是吃盡了戰爭和經濟賠償的苦頭,他們非常懷念曾經抵禦外侮的大將,因此,南宋時候開始上演楊家將的故事,都在期盼著英雄能救民於水火之中。所以說楊家將的事蹟大多是來自於文學創作,是人想象的結果,和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差距。

北宋亡國之際,楊家將身在何方,為何不救國?

真正歷史上的楊家將並沒有說書人口中的那麼強大厲害,而且他們主要活躍在北宋中期之前,出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楊家將中的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出名又怎麼樣,受重用嗎?楊業做到了雲州觀察使,死後被追封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楊延昭最高的官是節度防禦史,不算高。楊文廣的最高官是定州路副總管,不算好,死後被追贈為同州觀察使。無論是他們哪個人都是武將,而且統率的兵馬最多時不超過兩萬,而且大多時候還要受各種文官的限制,楊業的死就是監軍不顧實際逼迫出兵造成的,最後讓楊業兵敗被俘,絕食十三日而亡。即使是以身殉國那也沒有什麼用,因為北宋朝廷已經是那樣的了,重文輕武,註定了北宋的滅亡。

北宋亡國之際,楊家將身在何方,為何不救國?

楊延昭是楊業的長子,但是他在歷史上並不像說書中稱呼的楊六郎那樣,其實楊六郎的稱呼主要是來自於遼人,這個稱呼也並非是因為兄弟排行的原因。因為遼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星主鎮北方,而楊延昭也多次讓遼軍付出了慘痛代價,因此他們就認為楊延昭就是將星下凡,所以把他稱為楊六郎。楊文廣是楊延昭第三子,挺出名的,也就是小說中楊宗保的原型,曾經獲得了范仲淹的賞識和提拔,跟隨著他南征北戰,最後在宋神宗年代病逝享年七十五歲。因為時代不容,楊文廣之後的楊家將基本上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歷史中已經很難發現楊家將的輝煌。一切好像是已經註定了,沒有了武將的北宋,也走向了末路。楊廣死後的半個多世紀之後,失去了可以依靠的武將的北宋滅亡了,曾經和楊家將打了近百年的遼國在北宋滅亡之前就被滅了,具體來說是在北宋被滅的前兩年被後金所滅。只能說是自作自受,想要在北宋滅亡時讓楊家將能夠出來救國,這本來就是很荒謬的,是不可能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