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军人能穿却不想穿军装外出?也许关注也是压力

昨天夜里一场大雨大风将成都的秋老虎吓退不少。夜里凉凉,极易入眠,今早一下子就睡到了早上7:50。感谢我顽强的生物钟和每5分钟响一次的闹钟叫醒了我。

匆忙洗漱遛狗铲屎,拎包狂奔出门。不巧,赶时间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状况,过安检被后面男生的背包拉链勾住了我的外套。万幸的是,在地铁门合上前,赶上了。

偶遇兵哥哥

匆匆地走向平时站立的4-6车厢,余光被一道军绿色吸引住了。抬头一看,是一名穿着军装、站得笔挺的兵哥哥。旁边的人群都是歪歪扭扭的站着或靠着,勾着脖子,盯着手机,一张张半睡半醒的冷漠脸。而这位军人目光有神、沉默不语,笔挺的身姿,整洁的着装,一下子就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哪怕身边站了他的家人(应该是父亲),从头到尾也只在下站的时候听他问了句“下车了吗”。

也许是没有经常在高峰期坐地铁,也许是不想挤到别的乘客,这位军人差点被涌入的人群淹没、无法下车。

车门关闭后,站在我旁边的小情侣开始交谈起来。男的笑着说:“刚才那个当兵的好傻x啊,车子都差点没挤下去,亏他还是当兵的。弄么热的天,还穿那么多,不热啊。”然后,小两口嘿嘿地笑起来。站在旁边的我随即翻了个白眼给他,心想要是他敢说脏话侮辱我就要骂人了。

因为是军人

是的,当兵的身强体壮,一拳抡翻你绝对不是难事,只不过是出于礼让而已。平时遇到过太多身强体壮的男性,利用性别优势挤公交、挤地铁,我等小个子只能瑟瑟发抖、被挤来挤去、不时还要被手肘打几下。倘若今天他是利用身高和力量优势,几下把门口的人都推开自己出去,群众又将如何议论?有的人在站台规规矩矩排队,而有的乘客走过来自然而言地站在了下车标识通道毫不脸红。先下后上是最基本的乘车礼仪吧,然而有多少人做到了?

是的,天气虽凉快却仍是夏天,普通人可以背心裤衩吊带随便穿,但是他们不可以。无论是寒冬还是盛夏,他们有自己的衣着纪律。哪怕热到汗流浃背,纪律不能丢。今年5月1日起,军人可着军装外出,但也不是随随便便穿就行。不然,纠察一查一个准不说,还得受人诟病——就比如今天的这位男士。

这一切的严格自我约束,都是因为他们叫军人。

因为是军人,必须百姓为先,礼让为德;

因为是军人,哪怕有优先通道也不随意使用,生怕影响了别人;

因为是军人,必须时刻保持纪律,不能丢了形象;

因为是军人,不仅背负着国家与小家,更承受着诸多的关注与议论、甚至是非议……

当兵的苦可以忍,但是有些莫须有的非议不能忍。

也许他们早已习惯了不在意,但是我不服而且不憋着。

不求歌颂与赞扬,但求多一些善意,少一些苛责与非议。


又到一年退伍季,各地军营都在上演着离别。

一个个硬汉哭红了眼睛,我想他们一定很眷恋那身军装、那些战友、那个军营。

如果你看到了,可千万不要笑话他们,毕竟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