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高血壓病之發病原因與非藥物性治療

高血壓病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確的常見病、多發病,它的特點是患病率高、併發症多而且嚴重。常可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是腦血管(如中風)與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嚴重地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它。

中醫主要依據“四診”的診察方法,將獲得的各種臨床症狀與人體內臟的功能失調直接聯繫起來,通過“辯證”,再根據血壓值得升高,據此來確診高血壓病。

中醫看高血壓病之發病原因與非藥物性治療

中醫之發病原因

中醫主要是根據病理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所反映出來的證候,運用審證求因的理論和方法來找出原因。

主要有四種

1.體質虛衰

2.七情內傷

3.勞逸失度

4.飲食失節

體質虛衰

高血壓的發生與人的體質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又以先天腎氣與後天脾胃的虛衰為主。

素體腎陰不足者,易產生腎陰虛衰證、心腎不交證、肝陽上亢證、乃至肝風上擾證。

素體腎陽偏虛者,易出現腎陽虛衰證及痰飲阻脈證。

脾胃虛衰者,易出現氣血兩虛證及痰飲阻脈證。

七情內傷

七情變化過激,往往會影響人體內臟陰陽、氣血的失調,其中尤以心肝二髒為主。

盛怒、大喜、過悲、憂傷等,最多和最先產生心肝受擾證。

肝氣疏洩失調時,就會出現肝氣鬱結、肝氣上逆、肝火上炎乃至肝風上擾等證。

心功能失調時,則會出現心火亢盛或心腎不交等證。

勞逸失度

過勞過逸都能引起人體內臟陰陽、氣血的失調。

過勞主要指體勞、房勞,最易耗傷人體的腎氣。不但會引起血壓驟升,而且有突發中風的可能。

過逸主要指少運動,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出現氣滯血瘀,痰飲阻脈等證。

飲食失節

飲食失節最易損傷脾胃功能,往往引起痰飲阻脈證,或是造成氣血兩虛證。

過食肥甘厚味、嗜鹽太過者,其血壓一般比較高。

飽食及酗酒者,常可引起血壓驟升,甚至有可能發生中風。

常見臨床症狀

中醫看高血壓病之發病原因與非藥物性治療

眩暈、頭痛、頭脹、心悸、失眠、肢體麻木、頸部發緊、肌肉跳動、疲乏無力、腰膝痠軟、面赤、唇紺、舌質色紅或淡、黯、有瘀斑,苔黃或白、膩,脈象弦、細、滑、澀、數等。

據統計,眩暈者約佔70%;心悸、失眠、頭痛者約佔40-50%;弦脈者最多,佔80%以上。

中醫看高血壓病之發病原因與非藥物性治療

1.飲食有節

三餐要有節制,宜低鹽、低脂、高蛋白富營養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維生素高的食品。

限制鹽分,視高血壓分期分級限制或採取不加鹽的飲食,不僅能對某些輕微的病患提供有效的控制,它也能加深藥物治療的效力。

2.減輕體重

減輕體重能顯著的降低血壓,即使還未達到理想體重。這個影響與鹽分攝取無關。所有超過理想體重15%的患者都應加強體重控制。一般亞洲人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超過23時要採取飲食及運動措施控制體重,BMI超過28時要採取藥物減肥措施。

3.戒除菸酒

菸酒會降低高血壓藥物的效果,並提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適量運動

適當運動,但不宜劇烈運動,尤其是血壓控制不良的情況下更應注意

各種的有氧運動能幫助減輕體重,改善心血管及血脂狀況,改善心臟的收縮能力。對高血壓前期及第一期的患者有幫助。

5.七情有節

穩定情緒 遇事平常心對待,勿暴喜暴怒,避免情緒的波動。

出現緊張、焦慮、抑鬱、興奮時,內分泌改變及神經系統功能變化會影響血壓水平,因此平時要避免出現上述情緒波動。平時進行太極拳、吐納等訓練有助於改善情緒。

中醫看高血壓病之發病原因與非藥物性治療

荷葉茶

鮮荷葉1張或幹荷葉15克,水煎代茶頻飲。

作用:降低血壓、減肥、降血脂、清熱消暑、增進食慾。

山楂荷葉茶

山楂15克、荷葉12克,煎水代茶。

作用:降血壓、擴張冠狀動脈、舒張血管、降血脂、減肥胖。

荷葉菊花茶

荷葉15克、野菊花15克,水煎代茶頻飲。

作用:降血壓,適用於肝火上炎,見頭暈、頭痛、頭脹、耳鳴等症狀的高血壓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