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落榜后,他靠着“炒作诗文”一举成名,后人称他为“诗骨”

科考落榜后,他靠着“炒作诗文”一举成名,后人称他为“诗骨”

一、少年侠义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最富强的朝代之一,文学之风盛行,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众多诗人、文学家。而且唐朝也是一个崇尚侠客的朝代,尤其是在京城长安,侠客遍地都是。陈子昂生于四川,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却非常崇拜侠客,所以他自然而然的有了一颗侠义之心。我们这位陈少侠是位富家子弟,经常慷慨散财,打抱不平,满世界的四处游荡。不过他到了18岁的时候,突然醒悟了,开始发奋读书,虽然他读书有点晚了,但是凭着脑子聪慧,悟性过人的天赋,还是将以前浪费的光阴弥补了一些。埋头苦读了几年后,他觉得自己学的差不多了,就打算奔赴长安参加科考。

科考落榜后,他靠着“炒作诗文”一举成名,后人称他为“诗骨”

二、名落孙山

公元682年,秋天的长安瑟瑟秋风,一个充满抱负,信心满满的年轻人,在科举放榜的榜单上一遍又一遍的寻找着自己的名字,始终没有找到,陈子昂落榜了,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不过他并没有消沉,而是继续留在长安积极备考,等待三年后的科考。

科考落榜后,他靠着“炒作诗文”一举成名,后人称他为“诗骨”

三、一举成名

有一天,在集市上他无意间看到一个老者在摊位上高声叫卖道:这里有一价值连城的西域胡琴,开价一百万钱!旁边很快聚拢了一大批人,但是没人肯买,因为价格太高,又不能确定真假。陈子昂思考了一会儿,突然上前买下了胡琴,竟然没还价,现场的许多人大为惊讶,有人心想:“这小子年纪轻轻,竟然这么富有,难道他真的懂琴?”陈子昂说:”大家如果感兴趣,明天可以来我的住处——长安街宣阳坊,听我弹奏一曲“。到了次日,宣阳坊门口聚集了一大批人,陈子昂突然将琴高高举起,用力摔在地上,胡琴摔了个稀巴烂,现场一片哗然,陈子昂大声说道:“我其实不会弹琴,但是我的诗词确实价值连城”,于是将手中的诗稿发给了现场的人手中,众人一看,赞不绝口,尤其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是成为千古佳作。从此他的大名传遍整个长安城,三年后的科考,由于他的名气加上他的才华,顺利成为新科进士。可以说陈子昂精心策划的这场“炒作”,对他的成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他的诗词透漏着一股侠义、苍劲之力,他被后人誉为“诗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