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複習——教材檢測(必修一)

一、瞭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

1.《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為後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傳”意為註釋,《左傳》即是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2.晉侯、秦伯圍鄭

侯、伯:春秋時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兩種。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

3.敢以煩執事

執事:在古代有多種意思,①從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職守之人,即官員;③指供役使者,僕從;④對對方的敬稱;⑤侍從。本文指對辦事的官吏的敬稱。

4.《戰國策》: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又稱《國策》。由西漢劉向所整理編寫,共33卷,分為12策。《國語》是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5.至易水上,既祖

易水:也稱易河,河流名,位於河北省易縣境內,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因燕太子丹送荊軻刺秦於此作別,高漸離擊築,荊軻合著音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而名揚天下。後人常用“易水”指代“荊軻”或“易水歌”。

祖: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和送別。

6.為變徵之聲 復為慷慨羽聲

變徵、羽:古時音樂七音中的兩種聲調。古時音樂分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音。變徵是徵音的變調,聲調悲涼。

7.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中庶子:管理國君的車馬之類的官。

8.乃朝服,設九賓

九賓:九賓之禮,是我國古代外交上最為隆重的禮節,有九個迎賓贊禮的官員司儀施禮,並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

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臺階。“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後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的敬稱。

10.諸郎中執兵

郎中:宮廷的侍衛。

11.《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上起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分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類,共130篇,50餘萬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表記各個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書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等。魯迅評價該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2.沛公欲王關中

關中: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東北)以西,今陝西一帶。

13.沛公居山東時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文中指崤山以東,也就是函谷關以東地區。

14.季父、亞父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姐妹間長幼排序為伯、仲、叔、季。

亞父:對對方的尊稱,意思是尊敬他僅次於對待父親。

15.毋內諸侯

諸侯:古代中央政權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稱。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漢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諸侯名義上須服從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貢、述職、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漢時諸侯國由皇帝派相或長吏治理,王、侯僅食賦稅。

16.項王、項伯東向坐

東向: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作“南面”,稱臣叫作“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文中項王的座次最尊,張良的座次最卑。

17.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參乘:亦作“驂乘”,古時乘車,站在車右擔任警衛的人。乘,四匹馬拉的車。

18.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都尉:秦漢時代重要的中高級武官。都尉一職最早出現在戰國後期的戰事中。西漢時期,都尉一職的含義不斷擴大,並逐步擴大成為一個都尉體系。東漢後,都尉的地位不斷下降,到魏晉時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總體地位呈明顯下降的趨勢,而且職務虛化。

二、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19.寫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並解釋其義

(1)無能為也已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其乏困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伯說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失其所與,不知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王必說見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往而不反者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卒起不意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秦王還柱而走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皆為龍虎,成五采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距關,毋內諸侯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張良出,要項伯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令將軍與臣有郤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

(1)且貳於楚也: 

(2)朝濟而夕設版焉: 

(3)何厭之有: 

(4)唯君圖之: 

(5)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6)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7)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 

(8)唯大王命之: 

(9)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 

(10)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11)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12)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13)卮酒安足辭: 

(14)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15)旦日饗士卒: 

(16)鯫生說我曰: 

21.解釋下列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

(1)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 

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 

今義:妻子。

(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 

今義:泛指主人。

(4)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 

今義:貧窮。

(5)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義: 

今義:鼻涕。

(6)持千金之資幣物

古義: 

今義:貨幣。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

古義: 

今義:偏袒雙方中的一方。

(8)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古義: 

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

(9)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 

今義:副詞,很。

(10)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古義: 

今義:現在的人,與“古人”相對。

22.解釋下列多義詞

(1)鄙

(2)敝

(3)見

(4)顧

(5)軍

(6)謝

(7)意

23.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並釋義

(1)夜縋而出: 

(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3)越國以鄙遠: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5)鄰之厚,君之薄也: 

(6)因人之力而敝之: 

(7)又欲肆其西封: 

(8)樊於期乃前曰: 

(9)使使以聞大王: 

(10)皆白衣冠以送之: 

(11)乃朝服: 

(12)函封之: 

(13)太子遲之: 

(14)群臣怪之: 

(15)則秦未可親也: 

(16)素善留侯張良: 

(17)籍吏民,封府庫: 

(18)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19)此亡秦之續耳: 

(20)沛公已去,間至軍中: 

(21)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22)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三、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24.重點虛詞系列練

指出下列句中“為”字的意義和用法

(1)客何為者: 

(2)竊為大王不取也: 

(3)我為魚肉: 

(4)為擊破沛公軍: 

(5)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6)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吾屬今為之虜矣: 

(8)何辭為: 

(9)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四、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2)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 

(3)夫晉,何厭之有: 

(4)常痛於骨髓: 

(5)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6)群臣侍殿上者: 

(7)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8)欲呼張良與俱去: 

(9)大王來何操: 

(10)沛公安在: 

(11)吾屬今為之虜矣: 

五、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26.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譯文: 

2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譯文: 

28.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譯文: 

29.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譯文: 

30.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譯文: 

31.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譯文: 

六、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3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亂易整,不武。

(《燭之武退秦師》)

33.風蕭蕭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荊軻刺秦王》)

答案見下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