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30城!七部委聯手整治樓市亂象

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亂象,為嚴厲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等部委,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

30個城市名單: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成都、長沙、重慶、西安、昆明、佛山、徐州、太原、海口、寧波、宜昌、哈爾濱、長春、蘭州、貴陽。

每當房價開始“發瘋”,房產中介就成了最忙的群體之一。他們西裝革履,騎著電動車進小區、穿衚衕,帶領客戶到處看房。

客觀地說,對促成房屋成交,滿足住房需求,房產中介無疑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身邊的朋友,不管是買房的還是賣房的,說起房產中介來都有點頭疼。有人甚至直言,房產中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房價不斷飆高的“幫兇”。

舉例武漢!此外,2018年第一季度,房管部門共受理城市留言板、市長專線和陽光信訪涉及房地產市場信訪投訴案件共1477件(城市留言板271件、市長專線1070件、陽光信訪136件)。經統計,一季度信訪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認籌金、商品房交付、購房貸款、價外價、停車位糾紛、合同網籤不及時、捆綁銷售及銷售抵押查封商品房等8個方面。

開發商為了等待漲價時機,明明有房源,卻一再推遲開盤甚至說沒有等行為今後將被遏制。《方案》對開發企業的查處重點為:

1. 發佈虛假房源信息和廣告;

2. 通過捏造或者散佈漲價信息等方式惡意炒作、哄抬房價;

3. 未取得預售許可證銷售商品房;

4. 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以認購、預訂、排號、髮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等費用,藉機抬高價格;

5. 捂盤惜售或者變相囤積房源;

6. 商品房銷售不予明碼標價,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房屋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

7. 以捆綁搭售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購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價格;

8. 將已作為商品房銷售合同標的物的商品房再銷售給他人;

9. 房地產開發企業打著房地產項目開發等名義,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社會公眾集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