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萬億公司不是蘋果,是中國公司,巴菲特因它4年獲利8倍

8月2日,美股蘋果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突破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從2007年開始,股價已上漲了近18倍。其實另一家公司十年前已經觸及過萬億市值高點,只是後來縮水了。巴菲特還曾買入這隻股票大幅獲利,4年獲利8倍。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一家中國公司!

這家公司其實是中石油。

第一個萬億公司不是蘋果,是中國公司,巴菲特因它4年獲利8倍

巴菲特早就持有了“便宜”的中石油股票,又在合適的時機賣出,4年賺了8倍。

中石油於2000年4月在港交所上市,隨後2007年1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當天股價就翻了三倍,一度達到48.62元。當時中石油的總市值達到了11000億美元。

據路透新聞2007年的報道,中石油上市後,分析師當年給這家享有“亞洲最賺錢公司”美譽的公司60倍估值,遠高於全球石油股18倍估值的平均水平。

2003年4月1日,巴菲特公開表示已買入11.09億股中石油H股,持股比例達到6.31%。

同年4月25日,伯克希爾發佈公告披露,持有23.39億股中石油H股,佔流通股的13.35%,成為僅次於中石油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伯克希爾的總投資約5億美元。

巴菲特曾在致股東信中指出,2002-2003年,中石油的市值約為內在價值的0.4倍,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邊際;當時原油價格偏低,但原油需求將有很大上浮空間,油價上漲是趨勢,中石油的內在價值將進一步增加。從公司的原油儲備、現金流等因素考慮,當時的股價是很便宜的。

圖1 世界油價走勢

第一個萬億公司不是蘋果,是中國公司,巴菲特因它4年獲利8倍

他在致股東信中總結,2007年以前中石油的股價上漲主要是因為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以及中石油的管理層在建立石油和天然氣的儲備上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巴菲特指出,2007年下半年中石油的市值已經達到與世界油氣公司相當的合理水平,所以決定以40億美元的價格賣出。這意味著巴菲特的公司在中石油中獲利約35億美元。

市場似乎驗證了巴菲特的判斷。2003至2007年,中石油H股股價上升趨勢明顯,從2003年不到3港元上漲到2007年14.3港元的高點。

第一個萬億公司不是蘋果,是中國公司,巴菲特因它4年獲利8倍

但後來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中石油A股和H股股價雙雙暴跌,直至2008年“四萬億”政策出臺後,兩市股價跟隨大盤有所反彈。但之後幾年經濟形勢變化後,股價震盪下跌。2012年7月,中石油A股股價曾跌破9元,與2008年A股大盤1664點低點時公司8.54元股價相當接近。

原標題:第一個萬億美元公司不是蘋果,是中國公司,巴菲特因它4年獲利8倍,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