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曾和上海齊名的武漢爲什麼現在落後那麼遠?

浩然之士


武漢之所以在現在的城市地位遠遜於上海,主要是交通方式的轉變——


從古代到現在,中國的運輸經歷了一個漕運——江運——海運的變遷。

唐朝的時候,大詩人李白講“煙花三月下揚州”,當時有“揚一益二”的說法,揚州是可以媲美首都長安的大城市。可是現在的揚州就僅僅只是一個地級市了,連江蘇省裡都排不上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遷?

因為漕運完蛋了,京杭大運河在中國運輸中的地位已經低到了忽略不計。唐朝的時候,揚州是大運河的起點,可以從揚州一直行船到洛陽,可是現在跟海運相比,每年運河那點運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運河自然就不行了。

而武漢,其實就是近代的揚州而已。

坦率來講,武漢現在也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幾個城市之一,華中第一城是妥妥的。但是武漢在民國時期是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城市,現在為什麼只是二線城市呢?

民國時期,中國的經濟呈現出了南重北輕的局面。帝國主義國家的洋貨要向中國傾銷,卻只能向南方傾銷。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交通太落後,鐵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宗貨物運輸只能依靠船運。所以這個時候,長江就顯得尤其重要。武漢扼守長江中游,輻射華中數個省份,從上海來的洋貨可以在武漢登陸,從陸路分發到內地各省,武漢是外國勢力向內地發展的極限。再向西走,由於河道開始狹窄湍急,則河運少了許多。所以重慶在民國時期比武漢落後很多。



不過在民國時期,武漢就是不如上海的,因為上海能實現江海聯運。從海外來的船以上海為第一站,改為江船運到武漢。

那麼上海現在為什麼超過武漢這麼多?

還是因為交通方式的改變。

武漢的確是外界向內延伸的窗口,但卻無法向外鏈接——它畢竟是個內陸城市。

現代貿易,貨運量急劇增大,幾千噸吃水量的江船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貿易,必須要萬噸的海船才能直接做外貿交易。而鐵路運輸的發展,也讓武漢的陸地分發窗口的角色大大弱化,因為從上海抵達的海船,可以直接通過鐵路運輸到全國各地,而不用再運輸到武漢分發。

但是,武漢的區位優勢依然明顯。它地處華中樞紐,是鐵路河運的交匯處。湖北省的發展政策依然非常偏重武漢,武漢的發展方式也比較健康。相信只要武漢現在的發現勢頭不變,將來也會列入中國的一線城市之列的。


小約翰


武漢也不見得比上海落後多少,今天,京武滬仍然是中國前三的城市。至於武漢和上海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也是各有優劣。

當然,上海作為國家的門戶,作為國家重點打造的金融中心,發展水平確實國內最領先,經濟實力也是全國最強。這個我毫不質疑。

但是武漢也有武漢的優勢。

一是,武漢的城市規模至今仍然比上海大得多,雖說大上海大武漢,但是大武漢更大!美國的間諜衛星遙測,武漢的城市規模至少有上海的2.5倍之多,單論城市規模武漢是全球第一大城市。龐大的城市規模,能容納更多的人口,以及佈局更多的產業。這說明,武漢的潛力也遠遠大於上海。

二是,武漢的區位優勢遠遠好於上海。其實,武漢和上海是整個世界區位最後的城市,上海處於中國海岸線中心和長江出海口的交匯點,在海權時代有著無以倫比的優勢。但是隨著產業的繼續升級,服務業所佔比重越來越高,而重化工業所佔比例越來越低,特別地,隨著物流的精細化,還有B2C的興起,大宗海運的優勢不像過去的那麼明顯。陸權在大局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這樣來看,武漢的區位優勢全球首屈一指,正好處於中國的核心位置,華夏民族的龍脈長江和中國的國家脊樑京廣線在武漢完美交匯!使得武漢四通八達,十二省通衢,全國都是武漢的腹地,包括上海!

三是,武漢的產業規模和結構遠遠比上海有優勢。武漢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鋼鐵,光學,半導體,建築,通信產業中心。而上海,因為面積有限,退二進三,現在上海的工業大規模外遷,上海已經出現了產業空心化的現象,逆城市化也已經在上海出現,這對上海來說,不是一個好現象。

三是,特別重要的是,武漢的交通優勢物流優勢商品流通也遠遠好於上海。因為武漢是中國最中心的位置,全國幾乎所有的骨幹運輸路線都在武漢交匯,海運空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都在全國處於領先的位置,武漢有武漢鐵路局,民航中南局,長江航運集團,內陸海陸空的交通規劃都圍繞武漢進行規劃建設。在流通上,漢正街,是天下第一街,這裡熙熙攘攘,天下客商匯聚於此。而沒有聽說上海在商品流通上有什麼優勢,還不如周邊的小縣城義烏。

其它的,武漢和上海都是勢均力敵,彼此彼此。

政治地位,上海和武漢差不多,武漢歷來也是統帥整個中南幾省區的一線城市,從來也是大區機構的駐地,歷來也是總督、將軍、政治局委員的駐地城市。

科教實力是,甚至說武漢比上海略有優勢。武漢有兩所985高校,7所211高校。上海有三所985高校,9所211高校,上海確實略多。可是武漢還有中科院武漢分院,還有郵科院,還有光谷,還有中國科學院大學,還有鐵四院,大橋局,中建三局,電氣化局,隧道局,鐵四院,二航局,武船核潛艇等等,無不都是國之重器。

所以,今天比較大武漢和大上海,應該是彼此彼此,仍然同樣都是京武滬三大一線城市成員,同樣引領著整個國家的發展。當前上海略強,但是武漢的潛力更大一些。


武大東湖


利益相關:我是武漢人。


這篇文章有很多幹貨,篇幅比較長(1200字),建議有興趣的再看。


我並不認為,曾經和上海齊名的武漢,就真是曾經擁有和上海一樣的地位了。30年代-40年代的上海,其實在全國屬於獨一無二的超一流地位,而就城市經濟實力來說,武漢,天津,廣州,北京,這些城市都只能說各有千秋。


有句話聽了幾十年:在中國被稱為”大“的,除了大上海外,只有大武漢


實際上”保衛大武漢“這句話是在1937年底抗戰時期提出的口號,意思並不是是說當時武漢的經濟實力可以和上海匹敵。而更多的是在說在抗日戰爭中武漢地理上的戰略價值。

在1937年12月,全國的超過100萬的大城市只有廣州和武漢還在中國手裡,而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已經全部淪陷,當時日本的進攻方向是從東向西沿長江逆流直上,所以當時最危險的是武漢。


武漢這個城市是哪一年出生的?在1927年漢口漢陽武昌這三兄弟首次被行政上劃歸成一個城市。但在連陸路交通都沒有的時代,你硬要說非說它們是一個城市實際上很勉強,於是在1929年漢陽武昌又和漢口分了家。


所以在1937年12年喊“保衛大武漢”時,其實並沒有武漢市。當時的武漢其實更多隻是個寬泛的地理概念。



現在公認上世紀30年代中期是武漢的鼎盛時期。我們看看,當時武漢的差距和上海有多大。




第一,人口數量


從這張民國5000人以上城市的統計中,1935年的上海市人口有348萬人,而同期的武漢三鎮人口合計135萬,只有同期上海的38%。而2017年的武漢常住人口占到了上海的45%。

1935年同期其他國內大城市的數據是:南京101萬,廣州115萬,北平156萬,天津106萬。

所以從城市人口數量上來說,1935年的武漢三鎮人口規模排名在上海北京之下。人口數量上和上海的差距其實比今天更大。




第二,工業實力


上面是漢口的數據,在工廠數量,工人數,資本,生產總值上武漢並不算是出類拔萃。


當時的漢口工業佔到全武漢的80%,而即使加上漢陽武昌,從工業實力上30年代的武漢也不能和上海相比,當時的武漢在全國工業城市排名中,排名上海、天津、無錫之後的第四位 , 資產和年總產值居於第五位。(武漢近代工業發展與城市形態變遷研究:1861-1937)


一個讓人震驚的事實:1933年武漢的工業總產值只有上海的4%-5%,排在全國第五位。即使是當時全國第二工業城市天津也只有上海的10%左右。



三,進出口貿易


接下來說到武漢的強項了,其實從晚清到民國時期,武漢真正的強項在於出口貿易。

當時的中國是個農業國,主要的出口品是茶葉,桐油,棉花,牛皮,豬鬃。


漢口是當時中國內地最大的農副產品出口貿易中心到1930年的統計,從漢口出口的農副產品佔到了全國出口的17.5%。這一點上武漢確實不比上海落後多少。


但我們也要看到,漢口當時的這種地位,是由於當時全國陸路交通不發達的狀況造成的。對於內陸各省來說,當時通過長江水運幾乎是唯一可行的貨運通道。所以漢口的出口量才會這麼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武漢在歷史上的領先,其實更多的是由於地理條件,戰略地位,政治重視而加了分,至於實際的工業和經濟實力,雖然也可以談得上是一流。(排除掉上海這個超一流城市後)並不是什麼“和上海並駕齊驅”。


至於今天,在失去了過去的交通和戰略地位後,武漢不過是回到了他真實的硬實力水平上而已。


武漢的未來,還看我們今天能不能把握住新的機遇。


閉家鎖的紅楓


這個問題本人簡單的聊一聊,要聊深了估計又過不了關,所以儘量不說敏感地方。

有人一聽說武漢叫大武漢就不以為然,說武漢人會吹牛,那麼小編給你看看張之洞在武漢的時候,武漢的經濟實力和1937年武漢大會戰的時候武漢地位,這都是大武漢的來歷,最後在來分析一下武漢為什麼在1984年--2005年的20年的武漢萎靡不振徘徊不定,暨05年以後又重新開始復興之路。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對武漢建設與發展提出了宏偉的規劃與要求,“為武漢將來立計劃,必須定一規模,略如紐約、倫敦之大”

小編從來都是數據,新聞報道說話,不相信的可以去找出處,自己體會。

1張之洞時期武漢的經濟工業實力

由於張之洞的開創之功,武漢成為清末僅次於上海的近代大都市,張之洞可以說是武漢第一功臣。



上圖為2018/3/28,“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終於在中國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成立110週年之際,向中外遊客免費開放。

從52歲來漢,到71歲離漢,在他之前,武漢地區沒有一家官辦或民營的近代工廠。

張之洞督鄂18年,創辦亞洲最早的鋼鐵企業——漢陽鐵廠;創辦湖北槍炮廠,使“漢陽造”聞名全國;設立紗、布、絲、麻等輕工企業,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格局;廣開學堂,奠定武漢一個多世紀的科教優勢;修築平漢(北平至漢口)鐵路等交通體系,奠定武漢“九省通衢”格局。


20世紀初葉,武漢成為中國第二大對外通商口岸,是中國鋼鐵工業的發祥地,以“東方芝加哥”馳聲於海內外。

1890年誕生的漢陽鐵廠,是當時中國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從此,中國鋼鐵工業蹣跚起步,被西方視為中國覺醒的標誌。

1894年6月30日,漢陽鐵廠的第四個年頭,

以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煉出了中國第一爐鋼水,震動世界。到1910年,鋼鐵產量為17萬噸,而全長1214公里的京漢鐵路,它所用的鐵軌有1000公里都是漢陽鐵廠的產品。

1890年建成的湖北槍炮廠,從1896年開始,“漢陽造”武裝了無數中國武裝力量,可以說,“漢陽造”是中國軍事近代化的元老

洋務運動後,武漢開了21家工廠,其中17家是張之洞辦的。當時全國17%的官辦工業都在武漢,冶煉、造紙全國居首,紡織僅次於上海。1911年世界博覽會上,10項產品代表“武漢造”獲獎。

毛偉人曾多次強調:“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湖北的工業基礎,如漢陽鐵廠、紡織廠、兵工廠、京漢鐵路,都是張之洞帶頭辦的。”

2民,國時期,武漢是第一個直轄市

1927年1月1日,國民政 ,府在漢口開始辦公。國民政,府將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



抗日戰爭,全國保衛大武漢,武漢是中國的僅次於上海的工商城市,南京陷落後,武漢更成為抗戰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日軍進兵武漢,意在圍殲中國主力,打擊中國民心士氣,儘快迫使中國政府屈服。日寇攻佔武漢,目的之一摧毀中國最後的重工製造中心;之二打通南北日軍交通線;之三迫使中國投降 ,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雖然武漢最終失守,但“武漢會戰”卻有著重大的意義。會戰中,中國軍隊殲滅日軍十多萬人,同時大量消耗了日本財力,爭取到時間把工業遷入西南和西 北地區,為相持階段作了重要的物資準備。自此以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日軍再也沒有能力調動 40 多萬大軍作戰略進攻性的大會戰了。

武漢所有可以搬動的東西都轉移到重慶四川湖南等等,武漢的家底一滴不剩,搬不走的一把火,一燒了之,也不能留給小鬼子。




新中國成立後,武漢仍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城市。“一五”時期,武漢新建、擴建工廠達160多個,代表企業有武鋼、武重、武鍋、武船、國棉一廠等。

真到80年代武漢GDP還是前面前四,北京上海天津武漢,85年左右廣州超過武漢,武漢開始了徘徊不定,經濟地位輸於許多沿海地級市,這個原因小編不細說了,說幾個要點,不一一具體說

1主要開發沿海,扶持沿海,內地不怎麼管了

2為了支持沿海發展,武漢稅收比例太高,放血太狠,

3整個中部塌陷,後來搞西部大開發,有稅收政策優惠,廠家越過中部直接去了西部

4部分領導不力也是主要原因



近10年武漢醒了,復興之路越來越好,GDP從最差的時候第17名次,又重新回到前8.9名,在給武漢十年時間,一定不會叫你失望,


武漢木蘭家家度假民居


一個城市的興起和衰落跟國家政策密切相關,上個世紀80年代,是沿海經濟和西部大開發,所以,上海,重慶和成都順勢興起。現在中國的政策轉為內需,城市群,長江經濟,屬於武漢的時代已經來臨。武漢將會趕超上海,挺起中國的脊樑!


一路有你總有你


一是上海比武漢早開放20年。一步領先步步領先;二是國家對上海的政策傾斜。這是其它城市無法比擬的,上海有大汽車、大飛機、大船舶、大石化、大鋼鐵等。三是上海國家定點有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黃金交易所、外匯交易所等金融市場機構,還有浦發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總部等。


金融老兵新生


怎麼說呢我湖北人嫁到武漢的,我覺得武漢挺不錯的來武漢十年了變化超級大,武漢不如上海,地理位置周圍浙江江蘇,上海有海,城市人性格,上海那邊好多浙江人愛拼博心氣高,好強,武漢人性格比較愛玩隨性一些,武漢湖北省獨大周圍資源幫襯遠不如江浙滬啊,武漢會越來越好的,最重要一點一定要留住人才,那麼多大學生不要畢業了都跑了


小克165621200


武漢人的真實感覺是政策,近代大上海,大武漢是因為都是通商口岸民國更是一度成為首都。明白了吧如果當年在開放上海時就第一批開放武漢。差距就不大了。上海集全國之力建設。武漢只能集全省之力自我奮鬥。這就是原因


辛凡2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挑撥的意味,估計又會一幫罵戰,但還是來答下。

清朝初中期不注重海權閉關鎖國片板不得入海,所以陸地是重中之重,上海在清朝時是屬於蘇松道下的上海縣,那時江浙一帶還是蘇杭主力,而武漢還沒誕生,那時是武昌縣,漢口縣(含漢陽縣城),但九省通衢(當然那時也沒九省這詞)的便利一直是交通要通,清末民國初,鴉片戰爭打開國門,沿海的作用就越來越佔優勢,上海被半殖民後,就成了蘇杭的出海口和長江沿路的出海口,同時也是南北和日本朝鮮水運交通的補給站(那時的船隻續航能力跟裝載的煤多少相關),還成為了當時期貨金融的集中地,而武漢清末洋務運動中張之洞在漢陽建立漢陽兵工廠,漢陽鐵廠等等大型的工廠,從而使武漢成為了工業重鎮,1927年武昌縣和漢口含漢陽縣合併成武漢市,民國末年,武漢工業重鎮,上海金融重鎮的格局成就了大武漢大上海的稱呼,但改革開放前金融無法說起,工業因冷戰備戰原因分散,同時向四川和山西等等易守區發展。

改革開放後沿海的作用再次被激活,同時金融也被激活,上海這顆東方明珠的作用愈發凸顯,而且上海從1927年至今一直是中央直轄市,這才有了上海的再次騰飛,而武漢工業一直得不到太大的發展,而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大型海船再也無法在豐水期到達武漢,九省通衢的作用減半,陸路交通的發展又使的武漢得跟同為中部重要樞紐的鄭州進行貼面競爭,發展不如上海理所當然,但隨著外貿市場的逐漸減緩,中國內需市場的逐漸擴大,武漢又再一次的回到了大眾的眼前,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武漢跟南京比較,跟鄭州比較,跟長沙比較,跟杭州比較,跟上海比較,其實這也側面的證明了武漢作用的凸顯和地位的提升。


觀其徼


一個國邊,一個國腹,外國人再有膽也不敢在強佔了你國家的時候深入腹地啊,但要交流要生活要賺錢啊,肯定就選個離海近的,隨時可以撤,一開始國家窮沒錢又想創匯就只能那裡發展的好就節約成本的往那靠,現在有錢了,武漢國之中心的寶地,國家現在政武皆強,肯定就會以中心為輻射的向外發展政治經濟了,只需要十年武漢趕超上海只是順時而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