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爲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的,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

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為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知》明確,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佈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通知》還要求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針對幼兒園不能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從通知的內容看,教育部對於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已非常重視,此前已多次發文糾正。不過面對教育部門的通知,孩子的家長們坐不住了,紛紛發表了不同的觀點。

家長的觀點:

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為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為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為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為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為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為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教育部的一紙通知徹底激怒了家長 為何減負會屢遭詬病呢?

實際原因

從表面看眾多家長的反饋,小學期間教拼音的時間較短,很多零基礎的孩子無法跟上進度,對於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擊,家長的不得不做出選擇。

從深層次的原因看,國內社會競爭愈演愈烈,讓不少父母都不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而加大了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同時由於義務教育階段提倡的減負教育並不能增加孩子今後的競爭力,甚至出現落後於大量補習的學生,這導致家長不得不提前為孩子加碼。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容不得半點閃失,當下唯有繼續跟進才可能不會被提前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