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光武鎮: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美麗鄉村振興

近年來,界首市光武鎮黃寨村持續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讓農村鄉風文明、人居環境和文化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培育典型,以點帶面,示範引領,提升廣大農民精神面貌,打造生態宜居環境,涵養文明淳樸鄉風。

界首市光武鎮: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美麗鄉村振興

群眾參與,全面提升人居環境:紮實推進農村“三大革命”,改善人居環境。引導群眾自覺參與集中治理垃圾、汙水,持續推進廁所專項整治。黃寨村建有界首市首個陽光堆肥房,實現了垃圾分類處理,陽光堆肥造粒,解決了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實現了廢物利用再生效益。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優勢,調動群眾參與農村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做好環境保潔、路邊雜物和河道清理,全面優化村莊整體環境。既能打造美麗村落,又能帶動農民增收。以小遊園、寨上書院、文化廣場等宣傳站點積極倡導“人居環境共同參與,和諧家園共同營造”。

界首市光武鎮: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美麗鄉村振興

抵制歪風邪氣,倡導時代新風:開展文明鄉村創建活動,激發幹群參與積極性,著力擴大文明家庭覆蓋面。修訂村規民約,倡導紅白喜事合理標準和規模,湧現出如黃寨兩姓村落尹堯,薄葬樹新風的良好風尚。淨化社會空氣,打擊不良信息傳播。黃寨村在建有鎮首個“掃黃打非”教育站點,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不法組織、不良網絡信息滲透。建立健全鄉賢理事會,廣泛開展鄉風評議,用鄉賢引領、民間輿論、群眾評價的力量,褒揚社會新風,批評不良現象。

界首市光武鎮: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美麗鄉村振興

崇德向善,弘揚文明鄉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村規民約,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轉化為人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藉助農民夜校、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農家書屋、文化大舞臺等,傳播鄉風文明。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評比,培育新時代鄉賢文化,用群眾身邊的典型人物、事蹟引領示範。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的關愛關心制度。聯合界首市文廣新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放飛童年夢想”活動;聯繫阜陽師範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逐步建立“一對一幫扶,手拉手連心”關愛體系。建立健全人民調解委員會制度,協助鎮信訪辦、派出所開展群眾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化解群眾矛盾衝突,實現了全鎮社會治安穩定,鄰里關係和諧,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社會基礎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