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圣王羲之夸赞“神仙中人”的美男子究竟美在哪里?

让书圣王羲之夸赞“神仙中人”的美男子究竟美在哪里?

《高逸图》

我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明才能眼亮,而眼亮,是一个人内在精神和生命活力的体现。所以,在魏晋的美容之风中,人们就把眼睛黑亮作为判断个人是否具有内在风神之美的重要标志。

比如“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王戎,眼睛就很亮,而且史书上说他有一种“特异功能”——“视日不眩”。他眼睛直视太阳的时候,一点都不会头晕目眩。有位叫裴楷的名士一见王戎的眼睛,就大加赞叹:“戎眼烂烂,如岩下电。”(《晋书·王戎传》)就是说,王戎的眼睛精光四射,好像山岩下的闪电一样。王戎这个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因为他拥有这么一双“电眼”,混迹于名士圈中倒也不觉得寒碜。

让书圣王羲之夸赞“神仙中人”的美男子究竟美在哪里?

《高逸图》中的王戎

其实,裴楷夸王戎眼亮,也是在“表扬和自我表扬”。因为被称为“粗服乱头皆好”的裴楷自己也是一位“电眼”帅哥。有一次,裴楷卧病在床,晋惠帝司马衷派大名士王衍来看他。裴楷本来是向壁而卧的,听说王衍来了,出于礼貌,便勉强转过身来看了他一眼。正是这一眼,给王衍留下很深的印象。王衍出来后,对人说:“裴楷的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精神很好,不过身体微染小恙罢了。”这说明,当时的人把一个人眼睛亮不亮作为评判其内在精神气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让书圣王羲之夸赞“神仙中人”的美男子究竟美在哪里?

裴楷

东晋有个美男叫杜弘治。大书法家王羲之见了他,非常欣赏,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容止》26)“面如凝脂”是说他皮肤极白,白得像凝结的油脂。“眼如点漆”是说他双眸黑亮,炯炯有神,这样黑白形成的强烈对比,就把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凸显出来了,所以此人望上去简直就像神仙下凡一般!

让书圣王羲之夸赞“神仙中人”的美男子究竟美在哪里?

王羲之

有时候,眼睛黑亮的作用甚至比白和高这些外在特点更巨大,更本质。一个人如果容貌一般,既不白,也不高,甚至很丑陋,但只要你有一双明亮的眸子,也能凸显其风神气度,给人一种美感!比如东晋有个叫支遁的高僧,他的“相貌丑异”是出了名的,而“丑异”一词,差不多相当于“丑八怪”,但是,此人照样是东晋非常受欢迎的名僧加名士。为什么?因为他有一双黑白分明、精光四射的眼睛,凭着这双眼睛,“一美遮百丑”,照样让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让书圣王羲之夸赞“神仙中人”的美男子究竟美在哪里?

所以,魏晋美容之风既注重皮肤白、身材高等外形的美,也注重眼睛明亮等内在精神的显现,说穿了,魏晋人不仅欣赏一个人的自然美,修饰美,更推重一个人的风度美,人格美。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神并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