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踩雷的原因,说的是你吗?

“踩雷”是P2P网贷行业中较为热议的话题之一,在网贷监管细则正式落地实施以前,P2P网贷行业长期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态势,“雷迅”不断。而在监管逐渐趋严的当下网贷市场,依然有不少投资人“踩雷”,究竟是何因?

p2p踩雷的原因,说的是你吗?

网贷1号分析认为,不少人依旧“踩雷”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过于相信网贷投资老人的推荐,忽略掉P2P平台近期的信息或是结构变更(包括法人变更、股权结构的变化等);过于相信所谓的平台背景(包括国资、上市企业背景或者是互金协会合作伙伴背景等等),实际上网贷平台一旦出现跑路后,即使是互金协会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过于相信网贷平台的客服说辞,以及官群工作人员对投资人情绪的安抚;不够重视平台的可疑点,且没有深究平台的真伪性,反而忽略诸多问题。

网贷1号对过往大部分投资人“踩雷”的共同点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开始都是选择利息偏低、风险较小的稳健P2P平台,之后被高收益吸引到高风险平台,在尝到了“甜头”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只看到收益的高低,而忽视了平台的风险性,总而言之在选择平台时过于激进;

盲目跟风投资,一些投资人在看到大多数人都在投资某个平台的时候,自己也没有做任何考察就跟风投资,没有具体核实清楚该平台的信息情况;

没有及时关注自己所投平台的最新动态,在暴露出风险的时候没有及时做出资金撤退的决定;

太过于相信所投资平台的企业背景,但是大部分的问题网贷平台会将其强大的背景作为宣传,只是一个包装作用。

关于“踩雷”后的一些建议:

采取有效途径进行维权,保存好自己的投资记录,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挽回部分资金损失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不可有投机行为,只注重收益而忽略风险,在未来尽量选择稳健的投资方式;

调整自己的资金仓位,降低投资风险,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吸取经验教训,改变制定出新的投资策略,多和其他资深投资人交流,或者关注第三方信息门户网站对P2P平台的分析和实地考察报告,提升自己的行业信息量。

另外,网贷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理风险是必经之路,不断汲取投资经验和教训,不断分析总结和调整投资策略,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