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場,爲何美軍不直接圍困日軍,非要一個島一個島攻下來

太平洋戰場,為何美軍不直接圍困日軍,非要一個島一個島攻下來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重創停泊在那裡的美國艦隊,同時向馬來半島與菲律賓進攻。雖然日本非常清楚,他們無法與美國進行一場持久戰,他們卻還希望美國在面對如此突然、慘烈的犧牲後能夠願意與日本進行協商,以讓美國接受其在中國的侵略。但是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他們面對的是一場自知無法取勝的戰爭。

太平洋戰場,為何美軍不直接圍困日軍,非要一個島一個島攻下來

日本聯合艦隊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與中國東北地區的喪失,日本裕仁天皇與內閣開始重新考慮投降。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文V-J Day)正式宣佈投降。最終的投降書是於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籤署的,此後麥克阿瑟將軍開始負責日本的重建。這段時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軍的佔領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佈,美日兩國已經不處於敵對狀態。

太平洋戰場,為何美軍不直接圍困日軍,非要一個島一個島攻下來

歐洲戰場

其實是對於時間的要求,歐洲戰場的戰事結束只剩時間問題,日本戰敗也是這樣,蘇聯勢力已經進逼到歐洲腹地,這是美國無法改變的,但是隻要儘快取得對日作戰的勝利,並且在蘇聯還未登上日本領土之前就必敗日本,那麼東亞以及太平地區戰後的利益就不會有蘇聯插手,所以為了搶時間,那麼美軍必須儘快將這些島嶼上的日軍擊敗,特別是沖繩島,因為這個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不但可以保證轟炸機里程覆蓋日本全境,從此向南,向西也都可以將其作為一塊跳板。

太平洋戰場,為何美軍不直接圍困日軍,非要一個島一個島攻下來

太平洋戰場

日本的國家戰略究竟是面向大陸,還是面向海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仍然沒有結論,所以日本同時打著兩場戰爭--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在工業能力、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上,日本根本不足以打贏這兩場戰爭,所以日本帝國的失敗和毀滅從戰爭一開始就不可避免了。

由於國家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全國的富餘勞動力都充實到軍隊及相關行業當中,日本國民經濟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顯得空前"繁榮",使得日本人錯誤地認為本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與他們最大的敵人美國。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儘管如此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