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安倍晉三連任,我忍不住爲劉表傷悲,民權之路遙遙無期

上文寫到劉表單騎入荊州,併成功上位成為荊州刺史。可劉表的身後評價卻是極差,《三國志》將劉表與袁紹合寫成一傳。在我看來,卻是極為偏頗。

從英雄史觀或英雄演義的角度來看,劉表自然是一個大飯桶。但是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劉表卻顯然是一個值得人敬佩的軍政長官。

看到安倍晉三連任,我忍不住為劉表傷悲,民權之路遙遙無期

因為從公元190年劉表成為荊州刺史一直到公元208年劉表死亡,整整18年的時間,荊州大多數地區都置身於戰亂之外。劉表一直在保境安民,而且相關工作也做得非常成功。

在亂世之中,普通老百姓希望自己的生活依然能保持和平穩定。誰能實現這一點,誰才是他們心中真正的大英雄。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控制話語權,所以類似的觀點,總會讓人覺得自私自利。

看到安倍晉三連任,我忍不住為劉表傷悲,民權之路遙遙無期

從英雄史觀或英雄演義來看:

劉表擁有大量的軍政資源,卻天天以保境安民為己任,就是一個大飯桶。

劉表在袁術的堵截下單騎入荊州並最終成為一方諸侯,也是一個大飯桶。

劉表打敗了孫堅、張濟並結好張繡,荊州18年無大亂,還是一個大飯桶。

只有那些成天驅趕著無數人力、物力和財力,寧可流血千里、伏屍百萬也要成佛作祖的人,才是所謂的“大英雄”。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當時的大佬都是劉表這種態度和做法,天下的混亂程度就會得到相當大的抑制。如果理想化一點,各州的軍政長官都是劉表這種人,那漢帝國就可以實現幾大州自治的聯盟。

我們再假設一下:如果曹操接管荊州後,順流而下一舉征服江東。我們翻開這段歷史時,自然也會認為荊州地區是當時最幸福的地區之一。因為天下大亂,各地都是戰火連天,而荊州大部分地區一直和平穩定,最後還實現了和平交接。

但是,因為劉備、諸葛亮、孫權、周瑜和魯肅這些被世人所崇拜的“大英雄”存在,所以荊州地區很快就成為了戰亂無休的地區。

看到安倍晉三連任,我忍不住為劉表傷悲,民權之路遙遙無期

近日傳來了安倍晉三連任成功的消息,我不禁把安倍晉三和劉表做出了一番對比,發現這二人非常相像。

如果拋開情感因素,單純用英雄演義的目光看待安倍晉三,也會發現這人就像一個飯桶。

因為安倍晉三不夠威武,面對美國人經常卑躬屈膝;

因為安倍晉三不夠氣派,平時出門連保鏢都沒有;

因為安倍晉三不夠帥氣,所以日本民間總拿他的圖片跟豬放在一起惡搞;

也因為安倍晉三不夠耿直,所以周圍鄰居總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怎麼看怎麼像廢物。

看到安倍晉三連任,我忍不住為劉表傷悲,民權之路遙遙無期

可如果從一個普通日本民眾的角度來看,安倍晉三就是最好的領袖。

因為日本民眾並不在意安倍晉三是否威武、是否氣派、是否帥氣或是否耿直。日本民眾評判安倍晉三的唯一標準就是:他能否讓自己過上好日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倍晉三無疑是合格且優秀的。對此,日本民眾用最大的善意回報:安倍晉三第三次連任成功,成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

最有資格為一位政治人物蓋棺定論的不是什麼史書和宣傳,而是民眾,因為民眾的眼睛才是最雪亮的。

看到安倍晉三連任,我忍不住為劉表傷悲,民權之路遙遙無期

話題轉回劉表,這樣一個“大飯桶”死了也就死了,大家非但不難過,甚至巴不得劉表趕快去死。因為這樣一來,一群所謂的“大英雄”自然就可以圍繞著荊州開始你爭我奪,荊州自然也就烽煙四起了。

而最令我感到難過的是:當世許多讀者在讀史書的時候,竟然也是這樣的唯恐天下不亂。可當他們放下史書回到現實生活之中的時候,又開始大談什麼民權和自由。

說句不客氣的話,你們也配談民權和自由?這些詞對於你們而言恐怕只是幾個時髦的名詞罷了。

因為,就你們這種思考問題的模式,怎麼可能懂得真正的民權和自由呢?

看到安倍晉三連任,我忍不住為劉表傷悲,民權之路遙遙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