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庞德是西凉马腾手下最为杰出的异姓将领,他虽然不是马家子弟,但其在军队中的位置和声望却仅次于马腾之子马超。在马腾与韩遂、曹操、袁绍、李傕、董卓等冲突和战争中都有他的身影,而且每次出场都表现非常抢眼,远胜于马岱、马铁等马家子弟。庞德对马腾也非常忠心,前半生的基本上是围绕着马家的利益在战斗。即便是在渭南之战中马超战败,后来马超在杨阜的反叛中再次吃亏,但庞德也并没有抛弃马超,忠心耿耿的随他投奔了张鲁。可是这位对马家最忠心的将领却没有随马超讨伐刘备,这是在令人感到有些诧异。

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马超投奔张鲁时可以说是穷途末路了,此时身边除了堂弟马岱就只有庞德一人跟随。在这种情况下,按道理对马家最为忠心的庞德应该紧贴在马超身边,为他的未来出谋划策。可是让人比较意外的是,在之前的马家表现非常抢眼的庞德突然在剧情中消失了,连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小说交代此时庞德有病在身在汉中养病,所以没办法随马超征讨刘备。这个原因初看似乎还说得过去,但是虽然剧情的发展就有些讲不通了。其中最大的破绽便是马超投降刘备后,庞德既没有向张鲁效忠,又没有南下投奔马超,这就让人觉得疑惑了。

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从小说中的而描述看,庞德这个人很有主见,对于战争和政治都有自己的见解。从他跟着马腾上阵杀敌开始,就多次在主帅面前提出自己的意见,表现的非常抢眼。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庞德对于军功还是非常看重的,有着很强的建功立业的心思。从马超自荐领兵征讨刘备的背景看,这是他在张鲁面前站稳脚跟的最好机会,也是不容错过的良机。作为马超的左膀右臂之一,即便是真的卧病在床那也得对出征前的马超留下些建议才行。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庞德对马超的出征似乎漠不关心,这与他之前在西凉时的表现差异很大。

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庞德是演义中少见的勇将,其个人战斗力不在张辽许褚之下,可以说是一流巅峰的水平。他曾经在作战中两次击败魏延,与包括许褚在内的曹营诸将的车轮战中不露败相,还与老年的关羽战得不分上下,个人战斗力极为卓越。而且他并不是许褚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货色,反而更像是张飞一类粗中有细的将军。在渭南之战中诱使钟繇打开长安城门,并一举抢占长安城。在濡须口斩杀东吴名将陈武,樊城之战中抬棺决战关羽父子,都说明了他是有勇有谋的将领。因此他不随马超投奔刘备,而是以养病的名义常驻汉中是有着自己打算的。

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从当时的情况看,马超穷途末路寄人篱下,个人和家族前途已经完全没有了。马腾在长安被杀,马超的妻儿老小在杨阜的叛乱中被杀,马家只剩下马超和马岱两人。在这种情况下,昔日在西凉威名赫赫的马家已经名存实亡了。庞德马腾起兵开始就是心腹将领,他对马家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此种情况之下,他再跟随马超继续折腾,却是并没有太多前途的。庞德自己在西凉威信也不差,也还有一大家族人,他自然不能不为前途和家族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庞德做出脱离马家另找出路的决定也是很正常的。

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既然要脱离马家,自然不能跟着马超去打刘备,所以他以养病的理由留在汉中就可以理解了。正是由于打定了主意脱离马家,所以在马超投降刘备后庞德并没有去投马超,而是在汉中深居浅出。此时他有几个选择,一是刘备,二是张鲁,三是曹操,四是韩遂。马超投了刘备,庞德再去反而是自己打脸,因此投刘备是非选项。马家与曹操是死敌,作为马腾最重要的异姓将领,投曹操风险极大。与小说中韩遂投降曹操不同,史实上的韩遂在渭南战败后回到西凉再次组织抗曹事务,因此投韩遂是可选项之一。

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另外庞德也可以留下来投奔张鲁,以他的本事在张鲁的那些汉中弱鸡面前可以说是鹤立鸡群,绝对能有所表现的。但是张鲁此人胸无大志,而且昏庸无能,并不是好的选择。从张鲁听信谗言逼得马超投降刘备的事情可以看出,除非走投无路,庞德不会选择张鲁为效忠的对象。然而从当时的局势看,马超逃出西凉后,韩遂与夏侯渊在西凉打成了一锅粥,在双方胜负未分之前回西凉并不是好主意。因此庞德最终的选择是留在汉中坐观成败,等局势稳定下来再做进一步打算。这也是他当时做出的最恰当的选择。

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从在抬棺决战关羽前,面对曹魏阵营质疑时的答辩可以看出,庞德的选择是出于自己的前途和家族利益考量的。当时马超在刘备手下是五虎上将,他的哥哥庞柔是汉中高官,所以引起了曹魏阵营对他的质疑。庞德以杀嫂的理由断绝了与哥哥的关系,再以马超有勇无谋的理由恩断义绝,最后才向曹操表忠心。从这个答辩中可以看出,他是为了个人利益能将自己置之于死地的人物。这他在后来抬棺决战关羽的情节中,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因此在凉州、汉中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前,他没有做出选择,而是伺机而动。

醉梦三国(四十)庞德未随马超征讨刘备另有原因,养病只是托词

在曹操平定汉中时,韩遂已经病死,西凉完全被夏侯渊所掌控。而同时张鲁面对曹操大军不堪一击,只要脑子没毛病,庞德绝不会选择投奔张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虽然接受了阎圃的推荐领兵抗曹,实际上早就打着投奔曹操的主意了。他与许褚等人的车轮战,其实是在曹操面前展现自己的勇力,能让自己卖出好价钱而已。所以最终当曹操用贾诩的计谋逼庞德投降时,庞德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这与他在关羽面前表现的视死如归截然不同,因为这是他认定的最好的归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