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種草啦,寶寶輔食添加四大原則不可不知~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可在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混合或人工餵養的寶寶,專家建議在嬰兒4-6個月時添加輔食。

新手媽媽種草啦,寶寶輔食添加四大原則不可不知~

隨著寶寶的成長,4-6個月之後,母乳中的營養素可能已無法滿足寶寶不斷增長的需求,及時添加輔食可補充寶寶的營養所需,如不能適時的補充營養有可能引起營養不良,妨礙寶寶的生長髮育。同時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吞嚥和消化能力,促進寶寶的牙齒髮育,另外也為今後的斷奶做準備。因為,4-6個月正是寶寶味蕾發育最為敏感的時期,寶寶易於接受各種口味,如果錯過了可能會造成斷奶後的餵養困難。

不管你家寶寶是4個月後還是6個月後添加輔食,都有一定的原則,盲目添加反而適得其反。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常常容易出現兩種極端:

一是急於求成,媽媽希望寶寶身體強壯,不顧及寶寶的消化能力,盲目的添加輔食,結果造成寶寶消化不良甚至厭食;

另一種是媽媽對輔食添加不夠重視,認為自己的奶水充足,添加輔食太麻煩,8-9個月的寶寶還只餵母乳,這樣很容易發生寶寶貧血和佝僂病,也為今後的斷奶增加了困難。所以媽媽們應瞭解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意義,學會科學的添加輔食,對輔食添加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寶寶,可合理補充必需的營養素。

新手媽媽種草啦,寶寶輔食添加四大原則不可不知~

寶寶添加輔食原則原則:

1、從少量到多量

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輔食時需要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例如添加蛋黃時先給寶寶喂1/4個,三四天後如果寶寶沒有什麼不良反應且排便正常、睡眠安穩,寶媽可以增加到半個蛋黃,之後再逐漸增至整個蛋黃。

2、從細小到粗大

剛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食物顆粒要細小,方便寶寶吞嚥。而在寶寶快長牙或正在長牙時,寶媽可以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增大,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3、從稀薄到粘稠

寶媽應該根據寶寶消化道的發育情況及牙齒的生長情況,將食物從稀薄狀逐漸過渡到粘稠狀。即從果汁、菜湯、米湯過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後再過渡到軟飯、麵條等,這樣寶寶才不會有消化不良的情況。

4、輔食少鹽少甜

有的寶媽常常會依據自己的口味來餵養孩子,比如在寶寶的輔食中加入過多的鹽分或糖分,這是很不對的做法哦。鹽分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同時,甜食的攝入也會增加寶寶胃腸道的飽脹感,從而降低寶寶的食慾。所以,寶寶的輔食應儘可能少鹽少甜。

新手媽媽種草啦,寶寶輔食添加四大原則不可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