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鎮北台,被譽爲長城第一台

俗有“東有山海關,西有嘉峪關,中有鎮北臺”、“鎮北臺連著八達嶺”之說,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位於榆林城北4.5公里處的紅山之上。


榆林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
榆林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

  鎮北臺,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綏鎮巡撫塗宗浚為保護設在附近長城邊上蒙漢互市的紅山市,在紅山之頂修築成明長城上最大的軍事瞭望臺,號稱長城第一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
榆林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

  鎮北臺建築呈正方梯形,為疊4層逐層遞縮而成,總高度為28.5米,方正整齊,雄偉壯觀,登臺頂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覽無遺,盡收眼底。第一層臺基座,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周長320米,進深12米。內牆高5.5米,外墒高10米,上設垛口,東牆南側置城門,東南內側置磚鋪馬道,南牆與長城相連;第二層高16.6米,周長130米,進深5米。二層南臺牆中開設券洞,內磚石踏步直通三層,券洞橫額石刻“嚮明”(北面原有塗宗浚所書“鎮北臺”石刻已毀);第三層高4.1米,周長88米,進深3米,臺東外砌石踏步達四層;第四高4.4米,周長35.4米,頂層臺面面積為255平萬米,四邊各進深2米,正中原建磚木結構方形瞭望哨棚一間,清末坍塌。


榆林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榆林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
榆林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榆林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

  各層四面圍以女牆,設垛口,臺地面鋪青磚,第一層城垣內屋宇環列,為當年守臺戊卒營房,現仍存遺址。臺東北連接明代同期修築的款貢城,為蒙漢官員進行洽談、舉行獻納貢儀式的場所;臺西側則遺有明代易馬城,是蒙漢互市的場所(現為排房,70年代為軍營)。1992年陝西省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榆林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