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常說:「人窮別走親,餓了別吃蒜」,窮親戚真的會讓人心寒嗎

三農:農民經常說:“人窮別走親,餓了別吃蒜”,窮親戚真的會讓人心寒嗎

我國自古就有很多的風俗,不同的地方風俗習慣完全相反,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往往在一個地方的習俗約定和另一個地方的差距很大。

所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定要事先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這樣才不至於避免尷尬。雖然不同的地方習俗不同,但從古到今流轉的諺語卻在很多地方都有所講究。這些諺語雖然看起來比較直白簡單,卻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

那麼“人餓別吃蔥,人窮別走親”怎麼理解?

農民常說:“人窮別走親,餓了別吃蒜”,窮親戚真的會讓人心寒嗎

我們都知道,蒜是一種調味品,並不能作為主食。尤其是在餓的時候,蒜是萬萬吃不得的,原因是吃了會很燒心。

不能解餓還會讓人更難受。

同樣的道理,當一個人很窮的時候,最好不要走走親戚或訪朋友。因為親戚、朋友的行為或言語可能會讓你心寒不已,也有可能自己讓自己心寒。

這話有理

農民常說:“人窮別走親,餓了別吃蒜”,窮親戚真的會讓人心寒嗎

我70年的,父母都是農民窮啊,我姨媽有錢,因為姨爸在單位班一個月大概就30多元,戴個手錶,我媽過年借錢,姨媽和我媽一起去買東西,我媽買一個姨媽陶錢,找的錢又裝自己口袋,反正不讓你摸錢,常聽我媽說沒錢難,著人臉色。

除了這個外,還有一些別的很有意思的諺語

馬上銅鈴破,親戚無半個

這句話老話“馬上銅鈴響,親戚通來往,馬上銅鈴破,親戚無半個”說的是,現實生活中,個別親戚比較“勢利眼”,如果你發達了就會整天和聯繫,天天來往;而如果因為做生意或者工作上不順,導致自己窮苦潦倒,平常噓寒問暖的親戚此刻也會完全漠視,有的不僅不幫忙,甚至還會譏諷嘲笑。

類似這樣的老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也透露出了親戚之間親情的無奈。

農民常說:“人窮別走親,餓了別吃蒜”,窮親戚真的會讓人心寒嗎

在為人處世中,我們都會有自己的人生態度,對於那些在困難時候疏遠你的人,這些人自然沒必要交朋友。不知道生活中的你,是否被疏遠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