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之前講到,魯太公伯禽建國之後,魯國一直安安穩穩的過著自己的日子。雖然四周的曹、滕、薛、紀、杞、鄧、邾等小國對魯國都有所覬覦,但由於魯國相對比較大,在東方僅次於姜太公的齊國,又有魚鹽之利,因而一直是周室強藩,反而相安無事,沒有發生什麼衝突。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到了十四世國君魯隱公的時候,天下大勢發生了變化,雖然魯隱公諡號是“隱”,可他卻一點都沒法“隱身”。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魯隱公息姑攝政行君事,雖然實質上做著國君的事情,但禮法上並不是國君,要講他的事先要倒回幾十年到他的父、祖年間,來看看這些年在魯國身上的陰差陽錯的故事。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魯國從魯太公伯禽然後經魯考公酋、魯煬公熙、魯幽公宰、魯魏公晞、魯厲公擢、魯獻公具、魯真公濞一共八位國君,此時周王室出現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動盪。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彼時當政的是周厲王,周厲王昏庸無道,任用奸臣榮夷公,還對民眾進行殘酷統治,“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便是從他而來。

由於民不聊生,公元前842年,鎬京地區人民實在無法忍受,發起了針對周厲王的起義,史稱“國人暴動”。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國人暴動

周厲王只得倉皇逃出鎬京,出奔彘地。“共伯和”受諸侯推舉,行天子事,號共和元年,一共執政十四年,這段時間稱為“共和執政”。關於“共伯和”其人以及“共和執政”的具體故事,我們會單獨來講。

[1]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周厲王最終死在了彘地,於是“共伯和”退位,歸政太子靜,即為周宣王。周王室發生的這場小動亂原本與魯國沒有關係,但因為周宣王的即位而將這兩家連接了起來。

就在周宣王即位的第二年,魯真公去世,其弟弟公子敖即位,是為魯國第九任國君魯武公。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魯武公九年,武公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長子括和少子戲,去京城朝見天子。可能是因為周、魯兩家歷來關係親近,宣王對武公的孩子多有關注,尤其喜歡少公子戲。

喜歡就算了,宣王還企圖要求武公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本來這就是魯國自家的事,宣王卻要插一手,而且公子戲是庶子,無論從哪方面說都不合禮。[2]

要說周宣王也是締造了“宣王中興”的有為君主,但此時的宣王已經變得暴戾昏庸,即使卿大夫樊仲山父極力勸說也沒有用處。最終宣王強行命令魯武公立公子戲做了魯國太子。[3]

魯武公當然不開心,即使自己有意立兒子戲也不應該是周王室來插手,何況他更中意的是嫡長子公子括。因而一從鎬京回到曲阜,魯武公就去世了。太子戲陰差陽錯的當上了國君,是為魯懿公。

魯懿公這個國君來歷不正,即使是天子指定同樣不合禮法,因而即位沒幾年,便被自己的侄子、哥哥公子括的兒子伯御給殺掉了。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而周宣王此時又做了一件錯事,在他應該通過政令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卻動用了武力。由於被殺掉的是自己推立的人,周宣王很不開心。本來此事宣王發表一個聲明,表示一下對伯御弒君的譴責就可以了,問題還是應該交給魯國自己解決。然而宣王卻悍然出兵討伐魯國,把伯御殺掉,又立了一個自己中意的公子稱為君,是為魯孝公。

周宣王的這一通折騰,不僅使得周王室威望大損,讓各諸侯國開始敢不遵循周禮,最重要的是徹底改變了魯國之後的國家走向。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魯孝公的任上,倒是沒有取得什麼成就,周王室卻又出事了。

由於周宣王晚年治國的混亂,以及干涉魯國內政導致的威望掃地,之後即位的周幽王拿到的是一個爛攤子。而偏偏這個周幽王又是個不省心的主兒。“寵幸褒姒”、“烽火戲諸侯”、“廢長立幼”,一套組合拳下來,最終把國家折騰沒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弒殺,西周滅亡。

這次的事件,遠在東方的魯國倒是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魯孝公安穩結束任期後,其子弗湟即位,是為魯惠公,而魯惠公便是魯隱公的父親。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自從被天子干政之後,魯國就充滿了各種的陰差陽錯,而魯惠公也趕上了一次。

魯惠公的正室為宋國的公主,原配正妻孟子(宋國,子姓)沒生下過兒子就死了,繼室、孟子妹妹聲子倒是生下一子,名姑息,這就是日後的魯隱公。[4]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如果正常發展下去,公子姑息基本就是下一任魯國國君。而魯惠公對這個兒子也比較看重,公子姑息長大後,惠公便向姑息母親聲子的母國宋國求娶公主,宋、魯兩家世代通婚,於是宋國便選了一位年齡合適的公主嫁給了魯國。

[5]

娶妻、生子,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卻沒想到,魯惠公看到自己這位準“兒媳”之後,神魂顛倒,竟然從自己兒子的手中奪了過去,作為了自己的妻子。

可憐的公子姑息近在咫尺的妻子卻被自己的老爹搶走了,不過要是他知道後世有位叫李瑁的唐朝人也遭到了同樣的待遇,內心是不是會好受一些。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這位後娶的宋公主很快就為魯惠公生下了兒子,起名為允,“鬼迷心竅”的魯惠公把後娶的夫人升為了自己的正室夫人,公子允被立為了太子。

悲催的公子姑息,不僅“未婚妻”沒了,連太子之位都沒了。陰差陽錯間,從最受寵的長子,變為了要向年幼弟弟行禮的悲催公子。

但是,事情如果就此打住,怎麼能配得上魯國這些年陰差陽錯的命運呢。

魯惠公生太子允時年事已高,太子還未成年,魯惠公便去世了。而由於魯惠公娶太子允母親的方式實在令魯國公卿側目,正好太子年幼,而公子姑息年長而賢德。於是公子姑息被擁戴,攝行君位,成為了事實上魯國的第十四任國君,是為魯隱公。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魯隱公

但是驟然成了“國君”的魯隱公真的是一個好人,雖然當年自己的“未婚妻”被老爹搶走,老爹的遺願卻要不折不扣的執行。由於魯惠公生前已立公子允為太子,魯隱公便依然保留公子允的太子之位,然後稱自己只是因為弟弟年幼而代理國政,等太子長大後便還政太子。

是時,魯隱公正式成為“國君”開始治理國家,是為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6]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陰差陽錯改變國運的魯國,陰差陽錯的迎來了一位陰差陽錯成為“國君”的攝政君。“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錯誤有時候就是這麼的神奇。而成為“隱”公的魯隱公,將會開啟自己努力想“隱”卻無法“隱身”的執政生涯。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1]《古本竹書紀年》:“厲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共伯和幹王位”

[2]《史記·魯周公世家》:武公九年春,武公與長子括、少子戲西朝周宣王。宣王愛戲,欲立戲為魯太子。

[3]《史記·魯周公世家》:宣王弗聽,卒立戲為魯太子。

[4]《春秋左傳·隱公》: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

[5]《春秋左傳·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於我。

[6]《史記·魯周公世家》:四十六年,惠公卒,長庶子息攝當國,行君事,是為隱公。

|通鑑|《春秋》另一面(五)—陰差陽錯就是這麼神奇

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