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

《資治通鑑》,這部“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清代學者王鳴盛語),毛澤東主席曾經十七次批註。司馬光,歷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一部氣勢恢宏的《資治通鑑》亦在他的主持下誕生。

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這是一部匯聚了歷史上的一大批名臣和史學家、政治家幾十年心血編成,且專為皇帝參閱的典籍。它不同於《史記》那樣的私人作品,《資治通鑑》不僅僅要對作者自己的良心負責,更要對千秋萬代的天下蒼生負責。

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唐玄宗

今天開始繼續介紹《資治通鑑》中的警句名言賞析,一起分享國人心靈雞湯。

原文:

任人當才,為政大體,與之共理,無出此途。而之用才,非無知人之鑑,其所以失溺,在緣情之舉。--第210卷唐玄宗開元元年

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張九齡

譯文:

重用有真才實學的人,是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與有識之士齊心協力地處理政事,也並不例外。但以往在任用賢才的時候,掌權的並非不具備知人善任的見地,之所以存在很多弊病,是由於過多地考慮情面的緣故。

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註解:這是左拾遺張九齡給大臣姚元之的信,其中講的用人原則,要重用有真才實學的人,選人用人不應過多考慮情面。

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人物小傳:

張九齡(678—740),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唐中宗初年進士,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代有名的賢相。

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張九齡

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讀《通鑑》、懂中國《資治通鑑》名言賞析03

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每宰相薦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