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名大學生不還貸款 行業監管何時到位

世界上有借款不用還的好事嗎?理智告訴我們,並沒有這等好事。

近日,一則“400餘名大學生因涉嫌校園貸遭起訴無人回應”的消息廣泛流出,備受關注。400餘名大學生向互聯網金融平臺借貸用於個人消費,最終以“校園貸”是“非法貸款”為由拒不還款。最終借貸方將400名大學生同時告上法庭,一時間輿論紛飛,引發互聯網金融行業深刻思考。

400名大學生不還貸款 行業監管何時到位

400名大學生借貸不還 終與借貸方“對簿公堂”

今年上半年,南寧市西鄉塘區法院陸續受理了廣西某金融投資公司起訴高校大學生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400名大學生同時成為被告。據瞭解,這些大學生通過廣西某金融投資公司“704校花”業務借貸7000元左右,大部分學生借貸錢款流向多為用於購買高檔手機。再收到手機之後,沒有一個大學生主動進行還款,反而他們早就為不還款找到了理由,那便是“校園貸”是非法放貸,可以不還。

最終該金融投資機構將400名大學生一併告上法庭,主辦法官跨省協調,最終只有3名同學肯還款。在法院協調之下,原告放棄利息、手續費、違約金等,只要求付清本金和訴訟費用即可。但收到法院傳票的其他被告大學生不但沒有出席法庭,而且私下建立QQ群一致認為,國家正在打擊高利貸、非法放貸,而這個校園貸便屬於非法放貸,他們根本不用還錢。法官則表示,如果原告成功,這些大學生則會有信用汙點。

野蠻生長時代已經過去 互聯網金融行業整體向好

自誕生之日起,互聯網金融行業便一直很有爭議,確切的說,這個行業所遭受的爭議遠遠比這個行業得到的鼓勵要大的多。在野蠻生長初期,整個行業魚龍混雜,一個“蛀蟲”汙染整個行業的事情比比皆是。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整個行業規範化發展之後,互聯網金融行業規模正在日漸壯大,其對社會的積極作用也在逐漸凸顯,一方面,支持國家政策,踐行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高消費升級,另一方面給中小企業主帶來了諸多融資便利。

同時,不可逃避的是,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還存在諸多制度不完善的地方。這些制度漏洞成為別有用心人群進行制度套利的“方便之門”。諸如上述所說,400名大學生有意或者無意進行套利,其實便是利用了政策不完善。其實,行業內發展不錯的企業,同樣遇到過制度套利的情況。例如,知名互聯網借貸平臺,錢站、人人貸、微粒貸等前段時間便遇到大學生拿學生證進行威脅的事件。當然,這也只是個別現象,對於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大步邁向前方來說,只是舉重若輕的小摩擦。

期待更完善的監管制度 共造更好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環境

可以看到,之所以出現“400餘名大學生因涉嫌校園貸遭起訴無人回應”事件,實際上行業自律和制度監管的缺失,為此互聯網金融市場需要更完善的監管制度。當然監管政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目互聯網金融發展前軌跡來看,我國的P2P監管政策,經歷了“鼓勵發發展-引起監管重視-加強監管-監管趨嚴-監管常態化”五個階段。

在未來,相信互聯網金融頭部企業會積極配合監管措施落地,通過協會、法律規則等多重形式,使得監管更加規範、具體、透明化。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6月末,P2P正常運營的平臺大概有1504家,同比減少25.2%;上半年共359家平臺出現問題,環比2017年下半年增加16.6%。之所以出現“暴雷潮”,行業人士認為無不跟越來越嚴的嚴管政策有關,相信在監管政策完善後,諸如“400大學生借貸不還”等事件會得以減少,甚至不會再有。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在經過後一輪市場與政策的雙重驅動出清後,諸如“400大學生借貸不還”等負面消息減少,網貸銀行或將憑藉其金融信息終結的屬性以及小額分散的融資特徵,在扶持並服務好實體經濟,助力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