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

孔子的思想穿越千年,他的话语仍然为人传诵,他的思想依然给人启迪,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孔子何人?

站在当下回头,

依然可感受到,

孔子当年感叹的“逝者如斯夫”。

两千多年的岁月,

这位夫子,

古老而又年轻。

君子之交淡如水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倡导仁、义、礼、智、信。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前后十三年。

晚年修订六经,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

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德报怨

——出自《论语·宪问》

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让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君子之交淡如水

父母在,不远游。

——出自《论语·里仁》

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愚不可及

——出自《论语·公冶长》

原文是: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君子之交淡如水

学而优则仕

——出自《论语·子张》

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出自《论语·雍也》

原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句话是互文见义,原意是:“仁智者乐山水,仁智者动静相融,仁智者乐而寿。”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而不腻,始得长久》

作者/梁实秋(节选)

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

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永久关系,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而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

不过,说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是朋友关系,不过形式性质稍有不同罢了。

严格地讲,凡是充分具备一个好朋友的人,他一定也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过来亦然。

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们的古圣先贤对于交友一端是甚为注重的。

《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

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练。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君子之交淡如水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

君子之交淡如水

朱洪武(编者注:即朱元璋别称)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构造原是一样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并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远交不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