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黑名单制度真能解决病人逃费医生“众筹”的顽疾

一直以来,不少患者病治好了,账欠下了;命救活了,费逃掉了。最后,这单却由为患者治病救命的医生去买。

患者欠费,医生“众筹”,这一黑色幽默般的事情,深深刺痛着医生的那颗救死扶伤的仁心。站在道德的十字路口,白衣天使们不知向左还是向右。是救治,还是放弃,左右为难。

不救吧,有违当初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去救吧,家里也需要酱醋柴米油盐。

曾经有报道,全国各地许多三甲医院,患者欠下的费用有的高达上百万元。

去年接近年底,江苏连云港某医院对两年内的病人欠费进行清理,将病人欠费金额的70%交由管床医生负责。患者的欠费每月从相应管床医生绩效工资中扣除500元,直到扣完为止。

几乎每一名医生,都需要为自己曾经救治过的患者垫付逃掉的费用。少则几百几千,多则上万。其中,该院普外科的一位医生因病人逃费最多,需要替患者缴纳12万余元。

患者黑名单制度真能解决病人逃费医生“众筹”的顽疾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教科书式的耍赖屡见不鲜。有的患者治愈后悄悄的溜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一分一厘。更有甚者,直接耍赖,干脆分文不交,住了不走,在医院快招架不住的时候,才不紧不慢不急不慌的要求出院,乐得院方欢天喜地加额同庆感恩戴德的免费派车护送回家。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医院病了,医生傻了?

你会不会说,不交费用直接停止治疗或者叫保安轰走呗。实在不行,直接报警,让110带走不就万事大吉了?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我只能说打败你的不仅是天真,还有无邪!

其实,这正是体制内医院的无奈和医生的悲哀。

实际上,在医患双方来看,尽管知识信息层面不对称,但是从法规道德方面而言,医方无疑是弱势群体。

因为,一旦欠费停药,耽误了患者治疗,就会造成医患冲突和矛盾纠纷。这种引火烧身的事情,其实没有哪一家医院哪一个医生敢真正去做。

叫110来处理更不靠谱。实际上许多“三无”病人,就是110转送给医院的,再让他们接回几乎不可能。这不是警方怠政渎职,而是他们也无以为计。因为作为执法者,至少警方在法律上找不到对于患者欠费可以惩戒的执法依据。

无法可依,无规可施,这才是患者欠费不交,医生无计可施的根本原因。

既然病根找到,那就对症下药。

据8月21日兰州日报报道:日前,甘肃省卫计委、甘肃省人社厅出台《关于防范和解决住院患者“恶意逃费”问题的通知》,保障“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等制度有效落实,切实维护医疗机构就医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效防范和解决住院患者“恶意逃费”问题。

《通知》要求各地坚持总额预付制度,及时按照上年度实际结算总额的60%,按月、季度、半年拨付定点医疗机构,减轻医疗机构垫付医疗费用压力。

建立医疗机构预警机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应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严格掌握参保患者入院指征,认真核对其参保身份。

在治疗中要做好“三情”知晓:一是严格落实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做到费用清楚;二是对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自费项目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前与患者家属认真沟通,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和《手术知情同意书》等;三是与患者充分交流,及时解疑释惑,及时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并对费用情况提供咨询服务。

患者出院前,自费数额达到一定限度时,院方应提前计算患者要承担的大致费用,并及时告知其本人或家属。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发现住院患者“恶意逃费”情形时,医疗机构应及时做好相关工作,防范发生“恶意逃费”。在参保人员发生“恶意逃费”的,定点医疗机构应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大病保险经办机构及民政部门提供情况说明,相关机构核实后,按规定及时与定点医疗机构结清应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承担的费用。

建立“恶意逃费黑名单”制度。在推进“先诊疗后付费”的同时,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恶意逃费黑名单”制度。对已发生过逃费行为的病人,各医疗机构要及时将其姓名、身份证号、医保卡号等相关信息上报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经办管理机构,经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定后录入“恶意逃费黑名单”,并以市州为单位及时将本地区“恶意逃费黑名单”报省级医保经办管理机构备案,省医保经办部门将“恶意逃费黑名单”配置在省医保结算系统中。

对列入“恶意逃费黑名单”的患者,再次住院时不能享受免收押金等医保相关优惠政策。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及时会同医保管理部门及时更新“恶意逃费黑名单”。同时,结合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恶意逃费黑名单”同公民社会诚信挂钩,达到联合惩戒、有效防范的目的。

患者黑名单制度真能解决病人逃费医生“众筹”的顽疾

这看起来很美的通知,其实并没有切准脉相,也没有对症的药汤。至于“恶意逃费黑名单”更是无从谈起。

所谓“黑名单”一词源于中世纪英国,当时一位英国商人借用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

这位英国商人把这类顾客的名字开列在黑皮书上,后来又将一些破产者和即将破产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单上。

事情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先是商人们争相仿效,继而,各行各业都兴起了黑皮书,不少工厂老板把参加工会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雇佣”栏下。于是,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秘密地传来传去。

2017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采用12大强硬手段惩治失信的老赖,用这12大“酷刑”对付社会失信的渣滓。

1:失信者唯一住房法院可拍卖

2:查封、冻结失信者支付宝账户

3:鼠标一点就可网上冻结、划扣失信者财产

4:失信者名单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

5:失信者不得担任老板、董事、监事、高管

6:失信者的车辆上不了高速

7:水陆空阻止失信者出行

8:禁止高消费,再也不能任性了

9:失信者的子女不允许上重点私立学校

10:限制失信者炒股、买房、出境

11:养老金可直接划扣

12:失信者最高可判7年

由此可见,黑名单之所以称为黑名单,就是将欠账不还的老赖一定社会活动和自然人权利予以剥夺和拉黑,让其感受到社会对其树立起的坚壁和打击。

而甘肃省的这份《关于防范和解决住院患者“恶意逃费”问题的通知》,似乎仅仅只限于防范,而实际上又无法防范。

因为,该通知并没有规定对恶意欠费患者,予以在法律上追责和医院系统内拒诊,而仅仅是一份不能杜绝结果和后患的提醒。

其实,最大的亮点是该通知最后,轻描淡写的提出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恶意逃费黑名单”同公民社会诚信挂钩,达到联合惩戒、有效防范的目的。

而这一点,从实践来看,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为什么?

因为,正如电影《我不是药神》上的台词所言,这世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面对那句“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的发问,柔软而又脆弱的人心被击碎一地。往往“我是弱者我有理”会打垮所有人的理智,包括社会对身患疾病却恶意欠费者的无底线宽恕与同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甘肃的这个所谓“患者黑名单”制度,也只不过是看起来很美而已。

因为,对于医疗,对于不期而至的疾病,每个人心里其实都保持着一束希望的光。面对未来难测的日子,你不知道谁会借着这光,走出被疾病笼罩着的人生黑暗,是照亮了别人,还是温暖了自己。而这,恰恰就是一切医疗问题的人性难点和无法校正的准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