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南澳岛拥有全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附近可供开发的渔场高达5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天然的良港。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站在礁石上钓鱼的钓友。同去的摄影师从赤屿最高点拍下的照片

从汕头过去可以看到海水是黄黄的,但是走到四分之一的位置的时候海水就从黄变成了蓝,而且中间有一道十分明显的分界线。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南澳跨海大桥的夜景

游钓故事①初探南澳,他把手刹轮玩成了机关枪

钓点:本岛

鱼获:美国红

一行三人顺利抵达岛上的渔家乐宾馆。途中李刚接到北京钓友“石头”的电话,早到的钓友当天暴连,石头本人收获六十条。“小胡,你这次算是赶上了。”李大师说。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第二天一早依然风平浪静,我们哥仨顺利登上第一个钓点——鸟岛。据船老大介绍说,候鸟来时,这块礁石挤满了各类海鸟。找好潮水流向,我们一字排开。李刚站在上流,负责打窝,我居中,老梁在另一侧。鱼开口不错,一小时内我们上了十几条斤级黑鲷,老梁更是中了自己的第一尾黑毛(学名斑鱾),一斤半。

正当我们准备大干一场,起风了。船老大招呼我们上艇,回到本岛钓点。安全第一,来日方长。下午风渐大,我们早早收竿,来到渔港大食堂。“清蒸石斑,喝酒!”李刚招呼着。老梁同志当天最值钱的钓获就这样被开膛了。早已等候在那的“石头”和“梨山茶”等几位钓友盛情相邀,兄弟们频频举杯,一醉方休。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不曾想,第二天风不止,雨又来。哥儿几个只好窝在宾馆,包饺子、吹牛逼,倒也其乐融融。只是对于钓鱼人来说,这种日子久了毕竟难熬。风雨连刮五天,其间我按捺不住,偷摸溜到海警码头的防波堤“解渴”。收获一尾白蜡一尾牛屎(学名南洋黑鲷),但也弄丢了一个抄网,得不偿失。“以后出去招呼一声,省得哥几个担心。”老李友情提醒。

到了12日,风继续吹,雨好歹停了。我们仨,加上新来的老谢等六个来此游玩的朋友,满满一船,来到防波堤。由于后来的几位朋友从无矶钓经验,被安排到了相对便于站立的地段。老梁带着我去防波堤的里面,李刚带着老谢去本岛的某处礁石。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我俩先是在防波堤下竿,没什么口,我中了一尾斤级牛屎。我们决定换点,于是花五块钱搭乘渔民的鱼筏来到老虎洞。半天过去,远处防波堤上那几个朋友已无耐心,叫船回鱼排了。12点半,老梁决定继续换点。看到老虎洞西侧拐角有一块大石,前面有一小片相对较静的水域,老梁让我站在石头上,他在右侧堤上打窝,开始施钓。

我站在石头上往下看,通过清彻的海水,下面的乱石丛立,看着像新近填海的石头。我心里犯嘀咕:这儿能有鱼吗?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渔民自建的用来网鱼的钢架,也是不错的钓点

大约十来分钟,老梁一次挂底,正在绑钩。我的阿波却在上上下下几经折腾后,缓慢下沉,直到黑漂。按前两天老梁所教的方式,我收线,用竿梢寻找手感,水下马上传来不小的拉力。鱼在要线!我急忙抽竿,中了。鱼在水下几次冲刺,劲儿很大,我一边遛鱼一边收线,还得提防在水下的乱石。好在这鱼只是个短跑选手,耐力不足,几分钟后,就被我拉出水面。“不小!大牛屎!”老梁在喊。我跳下石头,把鱼往他那边引。老梁手起网落,三斤的牛屎得手了。看着我美滋滋地摘钩,老梁笑骂:“马拉戈壁,老子净替你忙呼了!赶紧下竿,牛屎习惯窝居,我已经补窝了,应该还有大的!”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船老大和他钓起的大马鲛

好戏果然才开始。老梁同志开始发力,在同一个点又中了一尾,比我那尾还长出五公分。不能吃独食,我马上掏出手机招呼李刚和老谢。后者还未赶到,老梁又中一尾稍小的。闻讯而至的李刚和老谢刚下竿,老梁的竿子又成“圆月弯刀”了。这次上的更大,李刚帮忙抄上来后掂了掂:“五斤往上。”过足瘾的梁哥这才哈哈一乐:“晚上的生鱼片,算是有着落了。”

这一次“清窝”行动最后战绩是:老梁三尾牛屎,最大一尾五斤二两;李刚一尾三斤半;我三尾牛屎,最大一尾三斤二两。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13日,太阳终于露了点头。船老大开船送我们到长山尾几个钓点。老梁带着我和另一钓友老赵上了一块大礁。下竿就中,鱼情不错。一个上午,我们仨就钓了大半箱。下午眼看要暴箱,李刚带着老谢从别处挪了过来,在我们身后的一个钓点下竿。此前,在那个钓点,老梁和老赵都去试过,说是流太大,没什么口。大约一小时后,我们这边的鱼基本停口,但李刚那边有动静了。

“什么情况?”梁哥一声喊,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只见瘦长的李刚做着大幅的动作,1.5号伽玛竿已经弯得相当可观。一看情况不同一般,我们都丢下鱼竿,跑到李刚跟前,看看能帮些什么。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补窝!把抄网先拿开!”李刚一边搏鱼,一边提醒我们。看看暂时帮不上什么,我开始留心他的技术。与一般人中大鱼后开泄力不同,李刚的方法是先锁死泄力,然后用手刹开关的松与紧来操控。只见他左手单手持竿,右手松开轮柄。手刹开关成了机关枪的开关,被他扣得啪啪啪直响。

二十分钟过去,鱼还没出水。猛听李刚大叫:“红色的!”紧接着,我也看到了鱼背,目测足有一米多长。如果是真鲷,这得多大?!大家伙都兴奋起来。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半小时过去,鱼终于不再抗争,拉到跟前一看,好大一尾“美国红”(鱼排过称,十一斤四两,上图)。“给我来一罐可乐!冰镇的!”几近虚脱的李刚同志终于可以休息了。

TIPS:本岛钓点心得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所谓的本岛钓点就是围绕着南澳岛主岛周边的一些不错的钓鱼的地方。首先,东北角青澳湾,北官屿在退潮的时候会出现不少出水石,是很多钓友的最爱。而青澳湾前两年最出名的目标鱼就是大白腊。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青澳湾,中间一个白点叫北官屿。这个位置的特殊性在于它处于避风位,当南澳刮北风时,主岛可以挡住大部分风。例如,秋天鱼况不错但却在刮北风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这里作钓。就钩叔个人感觉而言,在北官屿,退潮的时候比涨潮的时候更好,退潮的时候会有成群的大白腊经过。

本岛的第二部分钓点主要是防波堤。防波堤主要是前江码头防波堤,还有渔港大食堂前面的防波堤。防波堤主要是有大牛屎聚集,当天气不允许,风大浪急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在防波堤钓大牛屎。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这张图是渔港大食堂,也就是一排大排档南面有一排防波堤。因为防波堤长年累月有很多海生物生长,也有很多生活垃圾,而牛屎又比较懒,喜欢在食物充足的地方生活。因此这里经常有成群的牛屎出没,钓到五六斤的大牛屎也不稀奇。

游钓故事②我在灯塔饿了一天,只为了上下午的爆连

钓点:灯塔、防波堤

鱼获:黑鲷

飞机一小时加进岛两小时,转眼就到了住处。老友欢聚,推杯换盏,讨论一阵,决定第二天直奔灯塔。“小心点哦,很久没人上灯塔了。”船老大坏笑着说。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第二天一早迎着朝阳,为了赶个潮水空着肚子,飞驰向灯塔。

灯塔这个钓点有意思,流大而急,作钓难度很大,一天只能等潮水相对平缓的时候。一旦潮水合适,经常连竿中鱼,而且时常出大物。早些年,老钓友经常在这钓上五六斤的大黑鲷。

我们是在退到低点的时候上的灯塔。正是潮水将涨未涨,水流平缓的时间。争分夺秒,支竿开抡。

我几乎是下竿就中,不过是一条放生级的黑鲷,但吃口很猛,直接吞喉。“好兆头。“同行的刚哥喊了一句。

话音未落,刚哥也中鱼了。看着动静,不小。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动了抄网,上来一看,漂亮的黑鲷,一斤半左右。又是吞喉。

我们都很嗨,瞧这势头,今儿个是爆箱的节奏啊。

剧情正在按设想的走。十来分钟功夫,刚哥,又连上三条,个头都不小。我可能是没找到水层,反倒没了动静。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然而,转折点来了。潮水突然变快,我们只好围着灯塔转,溜边,寻找水流相对稳定的点。

点是找到了,但鱼被潮水一带,消失了。“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俩苦笑。

海钓就是这样。鱼来一阵风,去时一阵风。在接下来的半天时间,我们各种折腾,依然不见效。阿波一下去,几秒就被冲到十米远。没法钓了。

我俩干脆收竿,商量着怎么办。

换不换点?鱼口这么好,就是水流难测。

耗!我俩一直决定,等下去。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看看这流,我开玩笑说人要掉下去,转眼就没了。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钓不了鱼,又没东西吃,饥肠辘辘,只好以美景为食了。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船老大开着船过来问,要不要换点。

不换。继续等待,继续美景。

大约到了四点,涨到七八分潮,流水终于缓了下来,我们又下竿了。

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这回换成我,开始连竿。这其中还包括一条两斤多的大黑鲷。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半个小时,流向一变,鱼又跑光光了~~~

这下,我们可就没功夫再耗了。回!

第二天,起风了,涌浪太大,灯塔上不去,我们转向更好登礁的赤屿。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结果,枯守一天,全体打龟把家还。

第三天,风大浪急,不能出海,干脆去了防波堤。

邪了门了。整整一个涨潮时间,当地钓友疯狂上鱼,而且全是三到五斤的大物,以大牛屎(南洋黑鲷)为主。我和同去的朋友一口没有。钓的深度,远近几乎一样,而且我们还占了上流位(鱼是逆流游动),按理说,鱼群是先到我们所处的位置。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于是,我凑过去递烟套近乎。那哥们儿也不藏着,跟我说了三点。一个是位置,他钓的那个点常出大牛屎,这个我明白,下面肯定有牛屎喜欢藏身的暗礁。一个是钓组。虽然都钓五米左右,但他的钓组配得非常轻,甚至不用水中,只用咬铅代替。子线超过两米半,不放咬铅。第三点,钓饵只用南极虾,不用虾仁。因为大牛屎对南极虾更感兴趣。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五斤多的大牛屎

所以说,无论去哪钓,有一群人你必须尊重,那就是当地钓友。

TIPS:灯塔钓点心得

灯塔在四海钓鱼频道曾经做过的专题中名声很大,当时出现了很多破纪录的大黑鲷,大白腊,也有鲈鱼。现在很多渔船得到消息过去,鱼况也就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上图就是我们去的灯塔钓位。灯塔特点就是浪比较急,所以每天只能在固定时间段才能作钓。过了时间段,水的流速变快,作钓就比较难了,一般中小潮的时候作钓比较合适,当然,钓鲈鱼除外。

游钓故事③退役武警钓上来一个巨物,引爆朋友圈

钓点:中澎

鱼获:真鲷

这一次来,有一个意外的惊喜。8月2日下午,和我同行的钓友李哥,在南澳岛的中澎附近,船矶钓获一条重达六斤四两(而且还是放血后的净重)的大真鲷。2号矶钓竿,3号主线2号子线,3号钩。只用了2分钟时间,大物出水。当天下午,海钓圈的朋友都在传阅这一好消息。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本来吧,昨天我们的目标鱼是章红,主要用铁板和漂流钓。但整个上午,钓况并不理想。我们分析,一是潮水,到达钓点时已经平潮然后退潮;二是最近水清小鱼多,章红有足够鲜活的食物,所以对铁板并不感冒。事后,我们也跟同行进行了交流,他们的看法是,这个时间章红只是在早晚或夜间进食。

既然铁板不理想,我们商量后,改去中澎附近的小黄矶石试试矶钓,看看有没有黄鸡鱼。没想到,船到了一看,潮水尽管已经退到底了,但小黄鸡石仍然过浪。不能冒险,于是我们决定在附近抛锚,玩船矶。

在陆续上了几条黄鸡和石狗公之后,终于来了大动静。我左侧的李哥中鱼了,一看竿子的弯度,以及鱼出线的速度,大家伙!我和船老大阿鸟纷纷收竿,前来观战和配合。阿鸟拿着搭钩,我则拿出手机录像。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李哥是退役武警出身,手劲没得说,按他自已的说法,“一手线没让”,两分钟时间,大物被拉到水面。“大黄鸡!”我和李哥一起喊,还是阿鸟眼尖:“不是黄鸡!是真鲷!”我们再一看,还真是。哥仨沉闷了大半天,终于兴奋了起来。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这个位置,以前有钓友也钓起过真鲷,但这么大个的家伙,还真是没见过。船上目测五斤以上,到了鱼排一过秤,六斤四两。一个老钓友说,这么大的真鲷,他只在宁波渔山见过。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放血后过秤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高瘦的李大师,手劲可不小

晚上回到住处,老李同志一边喝酒,一边跟老哥们发微信:“梁哥啊,七年了,终于破了你的纪录了。”这是哥俩的一个小比拼,老梁在2010年钓起过一条5斤6两的大白腊,地点就在南澳的平屿。这下好了,老哥们儿又得有比了。

TIPS:中澎钓点心得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外岛钓点包括南澎,中澎,顶澎这一系列的小岛。这里距离主岛就更远了。在南澎中澎一带,目标鱼已经超出了矶钓的范围,而且在著名的黄矶石这些小的钓点能够有非常不错的收获,经常爆箱。但是因为靠近外海,所以经常会有不是矶钓目标鱼的大物出现。

这两年,铁板钓盛行,中澎附近常有章红、马鲛等巨物出没,因此成了铁板钓友的偏好钓点。只是个人体验,钓这类大型目标鱼,多好的铁板都不如活饵。

尾声

钓点:台湾海峡浅滩

鱼获:龙趸

汽车在环岛的山路上飞弛,路右边就是大海。

“这个神经病!什么样的鱼都让他钓着了。”老李一边用手指拨弄着手机屏幕,一边笑着说。我接过手机一看,好大一条龙趸。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阿青钓起这条大龙趸只用了三分钟

“阿青抽铁板抽的。”老李狠狠地抽了一口烟,“我这次非得跟他出去抽一次不可。”我知道这次老李是奔着铁板来的。以前我们专攻浮游矶钓,自从阿青玩起了铁板,老李也就急着要尝试新钓法。尤其是每次看到阿青在微信朋友圈晒出铁板钓获,老李就在河北廊坊的家里“急得挠墙”。

两个小时后,我们顺利到达。老熟人见面寒暄,话题自然是钓鱼。“八十斤,三分钟搞定。”阿青操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冲着我们得意地笑着。

我们都没有嘲讽他的得意。他有的是得意的资本。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阿青在新西兰钓获的蓝鳍金枪鱼重达350公斤

“看见那杠铃没?他都是横着举的。”说起阿青,老李满是佩服,“有时候风浪大,其他钓友登礁都困难,他能一个人拎着满满两桶窝料,在湿滑的礁石上飞奔。”

阿青参加过多次矶钓比赛,连续几届都进入前几名,09年在宁波渔山进行的亚洲矶钓比赛还得了一个第六。在南澳,他保持着多项钓鱼纪录,包括一个人钓起一条90多公斤的大马鲛。前些年,一档叫《风行南澳》的海钓纪录片播出后,作为主要人物的阿青一时声名远扬。老李和我,就是看了那个片子追到了南澳。

这是一个位于广东省内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海岛县,距汕头中心城区仅11.8海里,东南距台湾高雄160海里。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澳常年刮风,尤其是秋冬。也正因为如此,南澳的鱼资源得到了间接的保护,在全国海钓人圈里口碑上佳。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渔民自建的伸向海中的铁架

而五月的南澳岛,正值钓鱼好季节。当地有“春无三刮”一说。天公作美,我们自是急着计划明天出钓事宜。

“去小黄鸡石吧,这个季节正好钓黄鸡。”阿青一边仔细地准备铁板装备,一边帮我们出主意,“不过你们能不能钓到大的,就不好说啦。”显然,黄鸡和浮游矶钓已经不能勾起他的兴趣。出远海,用铁板钓大家伙才是他眼下的最爱。

聊起钓组搭配,有人提了一句是不是用粗一点的2.5号子线。阿青怪叫一声:“2.5号?钓鲨鱼啊。”他习惯用这种戏谑的口气来表达反对意见。

第二天,我们兵分两路,老李跟着阿青去外海抽铁板,我和同行的波波以及当地钓友阿立按计划来到秦蓬和军岛中间的一块出水礁——小黄鸡石,进行浮游矶钓,主攻黄鸡鱼。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在礁石上矶钓也收获不少

果然,鱼很活跃,一整天基本没有断过口,三个人钓到傍晚已经爆箱,就是鱼的个体不大。回到鱼排,铁板帮已经回来了,几乎打龟。按阿青的说法,通过钓鱼艇的探鱼器,能看到海底有成千条章红,就是不开口。“水太清,小鱼多,章红已经吃撑了。”阿青说,把钓起的章红开膛,就能看到满肚子的小鱼。

晚上在鱼排吃饭,偶遇福建石狮的钓友,于是合桌一起热闹。推杯换盏之际,阿青端着亲手剖制的一盘章红刺身过来了,“给你们下酒,”转身又回到另一桌,和员工一起吃饭。

第二天,我们去赤屿,钓况不佳,下午把钓点换到了灯塔。结果黄鸡连竿,临近傍晚又是黑鲷连竿,最大的将近三斤。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我们的钓获主要是黄鸡和黑鲷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南澳的渔船

南澳岛又开始出赤嘴鳘了,活虾沉底。

几个外地钓友和南澳岛的故事

图为赤嘴鳘照片,超四十斤。

来源:网易/上钓(篇幅关系,原文有删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