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宣布组织架构第三次大规模调整 To B成重头戏

腾讯宣布组织架构第三次大规模调整 To B成重头戏

30日,腾讯官方宣布,将进行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在原有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成六大事业群。

具体来说,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将会保留,而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与此同时,腾讯还会成立技术委员会,并升级整合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通过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加强基础研发,提高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腾讯还表示将会持续投资未来前沿基础科学,继续加大对AI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和量子实验室的投入。

腾讯创立以来,先后经历过三次重大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第一次是2005年,腾讯推出BU(Business Unit)事业部制,使其由一家初创公司转向规模的生态协同,从单一的产品变成了一站式的生活平台。而第二次是2012年,3Q大战之后,腾讯将BU升级为BG(Business Group)事业群制,确保腾讯从PC时代走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并建立起了开放的生态。

这次是第三次战略升级,腾讯方面称是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前瞻思考和主动进化,也是对自身“连接”的使命和价值观的传承。

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此次主动革新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升级,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上半场腾讯通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下半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公司,技术是腾讯公司最坚实的底层基础设施,面向AI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腾讯将以技术为驱动引擎,探索社交和内容融合的下一代形态。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充满危机意识和前瞻性,才能引领腾讯进入下一个时代”,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表示,“连接一切”是腾讯的战略目标,“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是腾讯铭记于心的使命,它们是腾讯不断进化的动力。在互联网的上半场,腾讯储备的经验和优势将成为迎战互联网下半场的利器,但同时腾讯必须以“计分表重新清零”的心态,谦卑又进取地面对新旧产业和互联网的融合趋势,主动进化,扮演好“连接器”和“生态共建者”的角色。

新成立事业群专注To B业务

从调整来看,腾讯此次新成立了两个事业群,分别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与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前者是完全新成立,后者是将原有的三个事业群原社交网络事业群(SNG)、原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整合为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进行整合。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主要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即这些业务都是To B的业务,这也是腾讯近年来发力的重点。之前,这些To B业务分散在腾讯原有七大事业群中间,不利于资源整合。此次腾讯单独将To B业务成立新事业群,可以看出腾讯在这个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决心。

具体产品上,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目的是在帮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能源等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这也符合腾讯近年来对自己“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的定位。

事实上,在腾讯具体收益上,To B业务也贡献不菲。今年上半年腾讯财报显示,腾讯的其他业务收入录得同比81%及环比10%的增长,主要是支付及相关金融服务以及云服务的贡献。腾讯支付业务用户6月末月活跃账户已逾8亿,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逾40%。腾讯云的收入同比翻倍。在2016年与2017年,腾讯云的收入增长都超过了100%。

与阿里云相比,腾讯云起步较晚,但依托游戏、视频领域的深耕,腾讯云快速占据一席之地。腾讯云已经从游戏、视频等垂直行业入手,大力拓展了金融、医疗、电商、旅游、移动应用、在线教育等领域,很快便扩展到百余个业务场景。

对于中国科技互联网发展来说,BAT的每一次变革都既受潮流引领,又在引领潮流。如今腾讯所进行的战略与组织架构调整,势必会进一步推动前沿科技的行业落地,引发一轮新的行业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