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连横之父:用舌头建功立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张仪,不知何年出生,死于秦武王元年,是魏国有身份地位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的时候诸侯争霸是非常激烈的战争,也是非常的频繁复杂,各个诸侯国都采用“合纵连横”作为外交和军事的一项重要策略,防止强大国家之间的加盟,还能达到吞并其他弱小国家的目的。

历史上的连横之父:用舌头建功立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而张仪还是一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他出现在战国的军事政治的台面上,对各个国家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他曾经任职于很多个国家的宰相,最终来到秦国帮助秦王完成他们的连横大业,为秦国的统一天下立下了非常重要的功劳。说起来他是秦国第一位相国,参与了很多重要的军政事物和很多外交活动。

历史上的连横之父:用舌头建功立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在苏秦挂六国相印之后,张仪前往赵国的都城送上名帖,求见苏秦,希望能够和苏秦一起共事,但是遭到了苏秦的拒绝。苏秦认为他现在的官职很高,如果现在张仪投靠他的话,必定会得不到重用。如果想得到重用的话,必须要和苏秦现在的地位相对立,这样的话,两个人才会得到重用。

历史上的连横之父:用舌头建功立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张仪听了苏秦的话,于是决定去投靠秦国。苏秦偷偷的派了一个属下,打扮成普通人偷偷地帮助他平安的到了秦国。张仪到秦国的时候正好是秦国纳天下贤才的时候。张仪上了朝廷见到了秦惠王之后,他就把自己关于破解连横大计献给了秦惠王,秦惠王听了他的计谋之后,果然很信任他,并且得到了重用,任命他为客卿。

秦国原本想讨伐巴蜀,但是张仪向秦王建议去攻打韩国。他说韩国是秦国的,韩国物产丰富攻下这个国家之后可以看出其他国的稳固程度。秦王,听从了张仪的计策,果然韩国献出了自己的地盘,而其他的五个国家虽然合纵,却始终没有派兵来援救。而在这场战争后不久,巴蜀也成了秦国的一个小地方。

历史上的连横之父:用舌头建功立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秦惠王十年,秦军围困了魏国,守军投降,张仪劝说秦王不要这个地方,并且派其他人去魏国做了一名人质,用来表示秦国与魏国友好的关系。随后张仪向秦惠王请命出使魏国,并承诺不动用兵力就可以灭掉魏国,秦惠王很高兴的答应了他。张仪见到魏王的时候,威胁他交出一个地区。魏王想到张仪也是本国人,不会算计自己,所以就送给了他一个地区。因为这件事情秦惠王更加的信任张仪了,并且给了他很多的封赏。

历史上的连横之父:用舌头建功立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进而达到兼并魏国的目的,张仪运用连横策略,被免去了他的相位。魏国由于惠施联齐、楚没有结果,不得不改,用张仪为丞相张仪被任命为魏国的丞相之后,就规劝魏王归顺秦国,但是魏王坚决不听从他的建议。

历史上的连横之父:用舌头建功立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张仪没有办法,就给秦国传递了信号,魏国也因此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后来魏襄王去世,魏哀王继位。张仪仍然奉劝魏哀王归顺秦国,但是魏哀王仍然不听张仪的建议,张仪再一次给秦国传令,继续攻打魏国,又遭到了一次惨重的失败。

历史上的连横之父:用舌头建功立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第二年的时候,魏国又遭到了齐国的攻击,也遭到了失败,张仪便趁此机会劝说魏王投靠秦国。魏哀王暂时没有了办法,很无奈的听从了张仪的建议,决定背弃合纵盟约,带领自己的军队归顺于秦国。魏国的背叛使苏秦用心经营建立起来的合纵盟约顿时土崩瓦解,而张仪在魏国投降之后,也又重新回到了秦国继续任职宰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