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

秋收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

“秋乏”症状,你是否也中招了?

  • 清晨不想从梦中醒来,起床不如之前利落;
  • 起床后迟迟打不起精神,睡眼惺忪;
  • 中午饭后要“小眯”一会,下午才有精气神;
  • 整个人昏昏沉沉,慵懒不愿多说话和多动作;
  • 情绪低落、惆怅,总也开心不起来;
  • 浑身没劲、反应迟钝思考迟缓;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秋乏”是病吗?

夏季天气炎热,能耗大。人们普遍食欲不佳,导致体内热量供应不足。在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口味增强,食欲变好,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卡路里的摄入量大大增加。再加上宜人的天气,出汗减少,以及逐渐收敛人的阳气,也就特别想睡觉。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白露之后,气候由热变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人体由此进入一个周期性的调整阶段,会伴随有疲惫感,再加上秋季夜间提供了舒适的睡眠环境,人们会获得深沉而香甜的睡眠,白天可能也会有困倦之感,也就出现我们常说的“秋乏”现象。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五个妙招,缓解生理性“秋乏”

1、“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顺应阴精的收藏

秋季后,天气逐渐变凉,适合恢复睡眠。我们应该遵守自然规律,遵循“收养之道”,按时工作和休息,按时起床,不熬夜,减少对身体的伤害。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早卧则利于养阴舒肺,达到“收敛神气”“使志安定”的养生目的。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2、秋天“贴秋膘”,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

“贴秋膘”的习俗是从唐宋时期开始,中医认为,夏季潮湿之气严重,人的胃口会变差,加之过多食用冷食也会导致消化系统的恶化。到了秋季,就需要一定程度的补养来改善夏季丧失的能量。但在初秋,仍是湿热交蒸之季,使脾胃虚弱,抵抗力下降,可以多吃温和及滋阴润燥的食物。如:大米百合粥、香酥山药、莲藕糯米等,有利于健脾胃、补中气。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3、“使志安宁”,以缓和秋天的萧杀之气

秋天的树木枯萎了,万物凋零,一派萧条景象,人们都有一种悲伤、惆怅的情绪。秋季应该避免接触有悲伤之感的事物,多接触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电影等。及时有效地舒缓压力,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无限宽广和豁达,呼出胸中的浊气。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4、“秋老虎”猖獗,“阴暑”现象不得不防

炎热过后,天气变凉了,秋风吹得越来越明显。此时,早晚凉爽,中午热,昼夜温差大。此外天气由热转凉,人体的阴阳两气也进行着力量转换。服装应及时增加或减少,以防止感冒,保持身体健康。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5、重阳登高秋风送爽,登山慢跑放松身心

秋季,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收”的阶段。阴精阳气都处在收敛内养的状态。因此,运动和健身应符合这一原则,以抵御干燥的气候。“养收”,也就是避免运动期间运动过于剧烈,防止汗液流失,,阳气伤耗。所以,登山、慢跑是最理想的秋季运动方法。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应对秋乏吃什么?

杏仁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中医认为,杏仁可以入药,“南杏”产于南方,味道略甜,“北杏”产于北方,有苦味。甜杏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抵抗早衰,有利于心脏健康。苦杏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润肺平喘作用。而且杏仁中富含锌离子,锌可以帮助缓解抑郁情绪,适量的锌补充可以降低秋愁的风险。

鸭肉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秋天是鸭子最好的季节。中医认为鸭肉是甜、咸、微冷、滋阴养胃、清肺活血、利尿消肿。《日用本草》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并且,体内环境偏酸直接造成秋乏,因而需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鸭肉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有缓解“秋乏”的功效。

芦根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本草逢源》对芦苇有这样的描述:“芦苇中空,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稠痰”五脏中肺与秋天相通,芦根不但能清肺热、祛痰排脓,又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而且富含维生素、维生素也是一种很好的清醒剂,有助于治疗秋季疲劳症状。

莴笋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在由热而寒的过渡季节,您是否也因为“秋燥”影响了食欲,那莴笋就是你的不二之选,莴笋有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加食欲的作用。而且芦笋是碱性食品,碱性食品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代谢物,改善疲劳症状,缓解“秋乏”。

香蕉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中医认为,夏季出汗过多,体液流失较大,全身组织水分不足,造成“秋燥”。香蕉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腑、清热解毒、健脑助消化的作用。而且富含钾离子,缺钾会使人疲倦虚弱,补充高钾含量的食物有助于“秋乏”。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教您分别五种假“秋乏”

Ø 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后常常感到虚弱或呼吸急促,或在夜里起床后再次躺下时感到哮喘、窒息和疲倦,但这些情况常常被误认为是秋季疲劳,认为可以休息后缓解。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建议:有心脏病的人,这个季节如果感到疲乏,最好到医院做心电图、测心率和血压。】

Ø 肺部疾病

有些肺部疾病,如老年肺炎发作,病人会突然看起来很沮丧,不喜欢吃东西,还有些咳嗽,晚上躺在床上感到憋得慌。这些症状是肺炎的典型症状。它们也容易被忽略,以为就是秋乏所致。

【建议:当老人出现上述情况,家人最好帮助其测量腋下温度,如果体温高于37.5摄氏度,最好到医院听诊,胸部摄片。】

Ø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后也容易感到慢性疲劳、乏力,但由于他们的反应不明显,因此容易被忽略。

【建议: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疲劳,最好及时监测血糖,注意饮食和血糖的药物控制。】

Ø 高血压

高血压有些高血压患者在秋季气温降低后血管收缩,往往出现血压波动会有疲劳、眼花、头重脚轻、脖子发硬、胸闷、气短等症状。


609274秋乏来袭,中医教你五食五妙招五注意!


(图片摘自觅知网)


【建议: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及时监测血压。】

Ø 颈椎病

颈椎病有些颈椎病在天冷后也容易发作。

【建议:患者会感到困倦、疲倦、疲倦,胸闷收紧,休息无法缓解,最好到医院检查颈椎病是否已经发生,并注意温馨适当的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