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大师简介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刘建军,1952年出生,禹州市神垕镇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程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首批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

窑口名称:刘家钧窑

窑口地址:禹州市神垕镇东环路

建窑时间:1994年

烧成方式:气烧、煤烧、柴烧

窑口任职:董事长

常用底款:刘建军、刘建军制、建军钧窑、刘家钧窑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刘建军作品底款


成就简述

从普通技术工人到原钧瓷二厂技术科长、技术副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再到河南省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在钧瓷界,刘建军是最具实力的钧瓷人物之一。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刘建军作品《出戟尊》

刘建军擅于向传统发问,也勇于突破传统。在继承传统上,完美突破了钧、汝、官、哥四大名窑的制瓷技艺,其中宋代官窑《出戟尊》、《鼓钉三足洗》、《海棠式水仙盆》等典型器型的成功复烧,受到了陶瓷大家耿宝昌先生的高度评价,并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在突破传统上,其创新的天玄釉《道玄钵》,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蕴涵着东方美学哲思,传达大千万象、宇宙生机的自然之美,被专家和业界人士称为划时代的钧瓷作品。刘建军擅长造型设计与创作、釉料配置及烧成工艺,是目前钧瓷界少有的掌握钧瓷烧制技艺较为全面的大师之一。


肖像素描

眼睛大而明亮,脸庞棱角分明,头发规规整整向后梳理,小麦肤色,严肃起来一脸冷峻,开心时笑得合不拢嘴……这个“型男”,有着成熟男人别样的魅力,亦有着邻家大叔亲和认真。如果不介绍,你如何也不会想到,他已六旬开外,做钧瓷已近半个世纪。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他就是河南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执著追求钧瓷艺术的“匠人”刘建军。


艺术经历

刘建军自称“匠人”,是深受父亲刘振海的影响。他出身钧瓷世家,曾祖父刘义晚清时即在神垕创立作坊,祖父刘炳晨、祖母邢大妮民国时期亦苦力支撑,父亲刘振海是禹州钧瓷二厂最初创建者之一,曾任禹县钧瓷二厂技术副厂长,擅长造型和釉料配制。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刘建军作品《坤德洗》

1968年,16岁的刘建军到厂工作,刘振海专门要求他去学烧窑。烧窑,既脏又累,地位较低。不让自己学技术,却让去学烧窑,刘建军十分不解。多年之后,当他全面掌握了钧瓷制作的各项技艺后,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钧瓷是火的艺术,烧成环节是钧瓷制作的重中之重,与造型、釉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掌握烧成规律,就难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钧瓷艺人。

从1968年到1980年的12年间,刘建军在做好烧窑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设计造型、拉制坯体、调配釉色等知识。随后又赴湖南陶瓷刊授学校学习陶瓷工艺学,并从普通技术工人逐步成为技术科长、技术副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职务一变再变,但刘建军深入一线的作风没变,钻研技术的热情没变。他擅长造型设计与创作、釉料配置及烧成工艺,是目前钧瓷界少有的掌握钧瓷烧制技艺较为全面的大师之一。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刘建军作品《乾元洗》

1996年,刘建军在香港参加首届中国钧瓷艺术珍品展,他代表艺人与来自美国、日本的钧瓷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只见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老外们激动的直喊OK。


艺术特色

让传统与现代共舞共生,是刘建军创作的主要特色。在继承传统上,他完美突破了钧、汝、官、哥四大名窑的制瓷技艺,其中宋代官窑《出戟尊》、《鼓钉三足洗》、《海棠式水仙盆》等典型器型的成功复烧,受到了陶瓷大家耿宝昌先生的高度评价,并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在突破传统上,其创新的天玄釉《道玄钵》,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蕴涵着东方美学哲思,传达大千万象、宇宙生机的自然之美,被专家和业界人士称为划时代的钧瓷作品。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杨自鹏看了《道玄钵》后感叹:“这是钧瓷工艺的大胆突破,以新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中国的人文精神,这就是当代中国的陶瓷语言。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刘建军作品《道玄钵》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愽士生导师宁钢曾这样评价刘建军:“刘建军的创新始终保持以传统为根基,却并非单纯地摹古,换言之,他擅于向传统发问,也勇于突破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他创造性地融合了钧、汝、官、哥四大名窑的制瓷技艺,为现代钧窑瓷艺的发展提供了突破点”。

走进刘建军钧瓷艺术馆,看到眼前的钧瓷珍品,你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有些器型似曾相识,但又不完全是传统器型;有些器型来源于传统器物,但被很好地“钧瓷化”了;有些器型,借鉴的完全是现代器物,但给人的感觉却像传统器型。线条,恰当地起到了装饰作用。型体,古朴且时尚、俊朗却不失隽永;窑变,让器物更有神韵,更添一份美感。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刘建军作品《鼓钉洗》

一直以来,刘建军都在思索钧瓷的发展路径。在他看来,钧瓷的传承,不仅是传承一些造型和釉色,还有技艺和精神。“压缩”与“拉长”,“曲线”与“直线”,是刘建军在创作钧瓷器型时,坚持的两个形式美法则。这是他在复烧宋官窑钧瓷时所体会出的。在作品中,他善于沿用宋钧简单的坯体装饰,沿袭了青铜器“刻线”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充分发挥钧瓷的材质、工艺、独有艺术语言优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精品。以其作品《坤德洗》为例,洗是钧瓷传统器型中经典的造型之一,刘建军的《乾坤洗》,造型简洁到极致,釉面纯净、无瑕。在钧瓷传统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上,他大胆注入现代设计理念,使器物露胎脱口的三条弦线与釉面相互融合,色彩对比,浑然一体。2017年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的作品《青莲·清廉》,以其纯净的天青釉色,简洁的弧度走向,凌厉的脉络线条,准确的细节处理,成为近年来钧瓷行业不可多得的创新之作。


大师观点

“瓷器是无声的艺术语言,以钧瓷来说,它以器型和釉色之美向世界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如何发现和创造美?一定要有独特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刘建军说:“宋代的官窑作品,棱角分明,线条明朗,精致绝妙。我们只有在继承这种创作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审美和不断变化的美学体验,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只有复古而像古、创新而有新意,才能不失钧瓷之美。”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刘建军作品《清莲·清廉》

关于钧瓷创新,刘建军认为,作品是对艺术快乐的表达,即好的作品有两层含义,一是艺术,二是快乐。艺术自不必说,快乐也很重要。如果一件作品承载的内容过多,或者不符合美学法则,就很难让人快乐。钧瓷体现的是简约之美,不能说在传统器型上加个耳饰、添个活环就是创新。丰富的釉色,需要器型来展现。如何不失传统、体现传统之美,又符合现代审美,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艺术成就

作为河南省陶瓷艺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刘建军对钧瓷的创新和发展有着独特的思考。不久前,刘建军专程前往欧洲,感受了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他看来,不管是钧瓷艺术还是其他艺术,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定一个原则:既有面向世界的眼光,又有立足本土的技艺。


作品赏析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天玄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春韵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风铃尊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步步高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折沿洗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乳钉尊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节节高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钧猴送福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将军瓶

刘建军:抱朴求变皆匠心

雀之灵


监制:方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