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景區的冷思考

“網紅”景區的冷思考

抖音火了,緊跟著,視頻創作者在抖音上發佈的景點也變成了“網紅景點”。

“濟南寬厚裡的連音社”“青海茶卡鹽湖天空之鏡”“廈門土耳其冰激凌”“西安摔碗酒”“重慶夜晚的洪崖洞”等等,伴隨著抖音“洗腦式”的音樂已經成功俘獲了人們的芳心。

今年五一小長假結束後,從相關統計的出遊數據來看,重慶洪崖洞日均遊客接待量破8萬,僅次於故宮;成都秀麗東方日均遊客接待量近5萬,是青城山、九寨溝的3倍;西安永興坊日均遊客接待量近5萬。

可以看到,各地網紅景區五一遊客接待量的井噴式增長,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在全域旅遊新時代,網紅景區受到了全國的關注與追捧。

網紅經濟定義“新景點”

根據最新旅遊消費數據顯示,“90後”“00後”已經超越“80後”成旅遊市場的主力,那些“說走就走”的年輕群體讓很多“網紅”新景點和目的地火了。

媒體報道,“排隊2小時,摔碗5秒鐘”是今年“五一”假期陝西西安永興坊景區的真實寫照。一碗酒喝乾,“咣噹”一聲砸下去,煩惱煙消雲散。在“抖音”上,歡快質樸的《西安人的歌》為背景音樂,配合著摔酒碗的畫面,讓西安永興坊成為了人氣爆棚的景點。“西安摔碗酒”的走紅,讓沉寂已久的古都西安又一次煥發了生機。當地店員稱,一天能摔掉兩萬個碗。

2018年4月29日,《千與千尋》夜景之城洪崖洞遊客接待量突破8萬,據馬蜂窩旅遊網、墨跡天氣聯合發佈的《2018五一出行趨勢報告》顯示,洪崖洞一舉衝到榜單第二位置,熱度僅次於故宮。

景區的走紅和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與流量息息相關。業內人士分析,短視頻平臺的興起,為景區的傳播提供了平臺與技術上的支撐。再加上自身內容的趣味性和可傳播性,使景區可以吸引到線上流量,並在受眾中大範圍傳播,最終形成線上導流端口。

此外,任何產品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重慶洪崖洞和西安摔碗酒能夠成為網紅,必然有其道理。

業內人士分析,當下,遊客的旅遊方式已從傳統的觀光向體驗式轉變,目的地營銷需要為遊客提供更多的體驗項目。在這種需求的刺激下,歷史文化方面的深層次體驗就顯得尤為吸引人。

以永興坊和洪崖洞景區為例,兩家景區本身都是極富文化特色並一直都是當地用心打造的城市名片。永興坊是在唐代名相魏徵府邸舊址上建造的,主要以關中牌坊和具有民間傳統的建築群組合而成,依託古城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將西安城市人文精神進行了充分發掘和展示。同時,作為巴渝文化的發祥地,重慶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達3000多年,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文化底蘊更加毋庸置疑。

走上“網紅”之路,除了歷史積澱外,這些景區也都具備一定的吸引性、可傳播性、共鳴性與趣味性。如在抖音上火了起來的杭州宋城,不是因為最具特色讓人震撼的《宋城千古情》演出,也不是仿古的主題公園特色,而是它的“水上漂”體驗項目,有走得很輕鬆的,也有浪漫的,還有摔得比較慘落水的,很多網友評論看著都疼,也正是因為這些趣味性才讓人躍躍欲試。

從用戶體驗來看,業內人士分析,這些網紅景點均契合了年輕人的消費心理,能夠滿足年輕人獵奇的旅遊需求,能夠進行情感宣洩或者實現情感共鳴,這或許是它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營銷效果的重要原因。

請“紅”得久一點

據重慶日報、攜程集團聯合發佈的《重慶五一假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五一”期間,重慶接待境內外遊客1735.7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12.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6%、30.5%。另一座“網紅城市”西安在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待遊客1014.56萬人次,同比增長69.05%,旅遊業總收入為45.05億元,同比增長139.12%。

從攜程旅遊發佈的“‘五一’十大網紅旅遊景點”數據來看,部分景區的遊客量最高增長超過300%。“互聯網+”逐漸成為旅遊行業經濟增長新動能。

“網紅景區”催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當地人的經濟收入,對於當地人們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然而,網紅經典的火爆,讓不少景區在短時間之內湧入了大量的遊客,超出了景區的承載力,隨之產生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比如南京江寧的“愛情隧道”,本來就是一條仍舊在使用當中的貨運鐵路,並非什麼景區景點。結果因為前來觀光的網友太多,產生的各種垃圾太多,破壞了當地的環境,給鐵路職工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和困擾。而且鐵路正在使用當中,網友卻在鐵路上拍照、散步、秀恩愛,也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南京江寧公安在線近日發佈官方微博,通過展示多張實景拍攝圖及一篇長達300字的博文勸退遊客,提醒大家不要再去“愛情隧道”“打卡”了。

毋庸置疑,在一些地方缺乏旅遊基礎設施,不具備旅遊接待能力的情況下,成為“網紅景點”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還有些人通過拍短視頻炫耀著濾鏡下“自然美景”,導致一些景點一開始籍籍無名,但被越來越多人手機濾鏡貼上各種花色標籤後,似乎無形中變得十分有魅力,對手機屏幕前的人來說,就好像是一位蒙著面紗的未出閣少女,讓人忍不住想去“一覽芳華”。

很多網友表示,在節日期間果斷選擇去網紅景點,期待著一場網絡同款浪漫的旅行,想去體驗一下傳說中那些“人間鮮有”的景色,然而現實卻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最後大聲痛斥“照騙”。

面對網紅景區的爆紅,業內人士表示,挖掘身邊美景並予以適當推廣,無可厚非,但心思全用在推廣上,那就是捨本逐末,最終也必如眾多網紅一樣,難逃“見光死”的命運。沒有相應設施,不具備接待能力,連維護秩序的成本都捉襟見肘,自然而然很快就“失寵”了。

網紅景區的出現與爆紅所顯現出來的當下旅遊市場供需匹配問題不容忽視。專家指出,這些年,中國旅遊需求呈現井噴,但反觀旅遊市場,一是盛景雖有,但遊覽模式幾乎是“人從眾”,處處摩肩接踵;二是遊客需求已經多樣化,有人好古、有人求靜、有人喜雅,但大部分景區服務還在套同一個“模板”。正因此,跳出“網紅”景點的坑,需要遊客擦亮雙眼,但解決的根本之策還在於相關部門和經營主體加強管理、改善服務,不斷拓展旅遊市場,挖掘出更大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