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麒麟是中国芯吗?如果是怎么不外销?

最早华为官方给出的结论是华为海思麒麟芯片是自产自销的,原因大概是自个还不够用?又或者是产能缺乏。目前官方对此原因还没有确切的公开回应,39度君就不乱猜了。

华为麒麟是中国芯吗?如果是怎么不外销?

那么海思麒麟芯片是不是中国芯?从表面上看,是的,毕竟它是华为设计的。但严格来说,其实并不是完全的中国芯。海思麒麟芯片的独立的知识产权和架构都是由ARM授权的。

芯片生产是一个高门槛高投入的行业。资料显示,一台顶级光刻机造价接近8亿。要建厂的话,没有几十亿美元是做不到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芯片生产行业的回报慢,要十几年才能开始赚钱,按目前华为的资金能力,这不是一笔好生意。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有能力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公司,只有intel跟三星。前者是因为其桌面处理器、服务器处理器等仍然霸占着绝大部分市场。为了让处理器性能更好,intel就一直坚持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反正有市场。至于三星呢,苹果的CPU、高通的CPU绝大部分是由它代工的,也不愁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华为现在砸一大笔钱去做一条生产线,它肯定是不愿意的,因为它并不敢肯定自己抢得过市场上原有的大佬,也不想浪费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它的芯片生产还是由台积电代工的。

就核心元器件而言,华为已经解决了最为核心的芯片,海思麒麟芯片被华为用在了高端机型上。但是只是ARM架构用的公版,需要缴纳一定的授权费,这个不影响麒麟处理器是完全自主开发的。

AI的云端市场争夺战已经愈演愈烈,包括BAT、谷歌在内的互联网巨头是主要角色。巨头意图将AI与云计算结合,形成一个提供声音、视觉识别及专家在内的智能系统,通过占据产业链制高点,控制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产品。

这是迫使越来越多有能力的手机厂商开始行动的原因之一。有行业人士认为,即便目前缺乏芯片制造能力,也没有哪家厂商敢说自己不支持AI芯片。事实上,近一年来包括小米、oppo在内手机商,都曾曝出将自研AI芯片的传闻。

不外销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海思麒麟是华为手机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芯,他才是华为手机,他的手机业务所有力量都凝聚在这个芯片上,他会卖吗?当然不会,第二,就要说起专利的问题,这部分专利是通信方面高通达成的协议,华为是唯一一家不需要给高通专利费的厂商,为什么呢?华为手里的专利比其他除高通外的厂商都多,却又远少于高通,特别是CDMA,是高通自己的,华为手里有少量质量不好的GSM专利,少量WCDMA专利,有很多TDSCDMA,和大家LTE TDD的专利,还有不少的LTE FDD的专利,这就造成了华为和高通谈判的筹码,最后两家交叉授权,但是高通比华为多,那么怎么办,在协议中,华为答应高通每年采购一定数量的中低端处理器用于华为手机,高通允许华为做CDMA基带,华为就可以研发全网通基带,但是就是答应高通在一定时间内不得出售自家处理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7年,好像这个协议时15年还是14年签订的来着。

至于海思麒麟是不是中国芯,这个我可以说,他是一颗中国自主的,高度集成的soc,这颗芯片的CPU部分是基于ARM的精简指令集架构做出来的,全世界95%的手机处理器都是基于ARM授权,但是ARM只是IP core公司,只给你微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几核心几核心里的核,怎么协调处理,怎么动态管理,怎么去效率使用,怎么发挥性能都是自己设计,只有华为是用的ARM的公版,苹果和高通都是基于公版修改,相当于英伟达的显卡,有公版和各自厂家定制的显卡一样,显然厂家各自定制后的性能好点,海思麒麟的GPU部分,是ARM授权的,这个就有点坑了,海思麒麟其余部分都是华为自己研究处理的,所以总体而言,海思麒麟,还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不要说什么ARM了,全球的移动平台,基本都是基于ARM架构的,桌面平台都是复杂指令集X86,中国龙芯是自己的龙芯架构,但是龙芯目前高档货只用于国防工业,像军事用电脑,北斗卫星,气象卫星等,不过龙芯的实际能力目前只能达到英特尔赛扬的级别,最好的也只能达到初代I3的水平,差了大概8年的水准,还只是低端,就这个而言,海思麒麟要好很多,但是,龙芯毕竟从底层就是自己的,要给他时间。

PS:而华为在麒麟芯片中具有知识产权的,恐怕就是基带,这是华为自己的。尽管华为不使用高通芯片,但是依旧没有逃脱芯片受制于人的命运。因为技术授权的关系,华为自己用那是没问题,要是销售这种芯片,恐怕在授权上是不是有问题,一般来说,肯定有问题。所以做得风生水起的华为,依旧有芯脏病。

这个痛不仅仅是华为的,也是中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