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说:师者,何也?

新“师”说:师者,何也?

韩愈《师说》

韩愈《师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原文从“受”)

人类遗传史的一个重大bug是知识不能遗传。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与科学已知,都随着肉体一起消逝。“知识遗传”,这个生命科学的命题,不知何时可解?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孜然、麻辣,各人各味,需要不断拜师学艺。


新“师”说:师者,何也?

“师”字演变

“师”,象形字。

从甲骨文、金文看,“师”应该是为具有无穷智慧的智者。硕大的头颅,巨大的腹部。头,代表着崇高的地位,腹部代表着“腹有诗书”的智慧。古人一直认为人的思想产生于“心”,所谓“心生一计”。古人认为“能思之心”生于腹腔,而非胸腔。

也许,“胃”才是人体之“智”。颅脑,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指挥部,都被“胃”所遥控。


新“师”说:师者,何也?

金文“师”

金文的“师”字,已经充分揭示了“师”的含义:授受。

一位“丰硕”的智慧长者向一个“细小”的幼者敦敦教导,长者慈怀、幼者谦卑。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问师问道,有师无问,不得解;有问无授,道亦无所传。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吾不知而人知,是为师也。

从“师”字字体演变上看,从商周的金文“師 ”,到篆隶的“師 ”,都很好地秉承了知识的传递。

但从繁体字转化为简化字,“师”字立刻有了巨大变化。左边的“丰硕”智者变得“瘦削”、右边垂袖而立的学童更是变成了一个“币”字。

一切向“qian”看。只是“qian”为哪个字,不言而喻。



欢迎关注《鹊华烟雨明湖风》,美食文化传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