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趙學買房」年輕人要聰明地負債,爲自己的成長加槓桿

「小趙學買房」年輕人要聰明地負債,為自己的成長加槓桿

投資|負債

相信很多人和小趙一樣,初接觸到老鄺時,被他接地氣實打實的文風吸引,忍不住把過往文章都翻來看個不停。然後,妥妥從一枚房產圈外人成功“入坑”。從此日常的關注點裡,加入了房地產、投資,甚至毛衣戰、人口形勢、稅收和社保新政……

小趙已經染上了些許焦慮,想當年在上海的時候是個快樂的月光族,每天想的就是和朋友去這吃喝,去那拔草拍照。現在在廣州每月都有積蓄,卻沒心思玩耍。特別是9月份戶口即將落定,最近廣州的二手房市場回落,比較急切地想在這段時間內找到筍盤上車,目的特別簡單就是兩個:

1、找銀行爸爸借點錢(貸款

2、為收入找一個“存錢罐”(背月供

「小趙學買房」年輕人要聰明地負債,為自己的成長加槓桿

至於房價會漲多少、投資收益多少、五年後賣出賺多少錢……這些賬面上的數字變動,小趙不那麼關心。為什麼?我對自己目前的狀態很清楚,我不能像老鄺那些大咖們除了賺得多,還有資本進行債、股、房資產輪動,但我好歹有一張廣州房票,(一線城市的優質房票),以及三成首付的房貸資格。

用一句話說:我沒錢,但我年輕啊。年輕人急不來,但也不能渾渾噩噩地揮霍青春啊。年輕人正確的流程應該是:歷練——瞭解自己的成長——在自己的成長上加一個槓桿——成功。而這個槓桿可以是什麼呢?相信你我心中會有答案。

槓桿是什麼?

負債率是什麼?

負利率又是什麼?

接下來,小趙會用自己學習的知識來解釋什麼是槓桿,以及重要的兩個相關概念:負債率與負利率,希望能講得簡單明白。

“槓桿”這個詞我們經常聽到,從字面意思我們可以理解槓桿與撬動有關。想象它是一根杆子,它是一個撬動的工具。在金融領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以小博大。

「小趙學買房」年輕人要聰明地負債,為自己的成長加槓桿

比如假設現在你有30萬,通常情況下你只能買30萬的東西,不過買房子的時候,你可以首付30萬,貸款70萬,買下100萬的房子。相當於你用30萬買到了100萬的東西,自帶三倍槓桿。這就是槓桿效應,提供槓桿的是銀行。在老鄺上篇重點介紹的買房成本分析表裡,就有一項是槓桿率,

百分比越低代表槓桿率越高,至於槓桿是多還是少,看每個人個人現金流能不能抗過去,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小趙學買房」年輕人要聰明地負債,為自己的成長加槓桿

接下來就關係到負債率了,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槓桿率越高負債率越高,使用金融槓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增大,所以我們需要處理好自己的負債,否則資金鍊一旦斷裂,槓桿垮了,撬動的石頭越重砸下來越恐怖,“槓桿是會壓死人的。”

所以,我們才要聰明地負債,不能一味高槓杆。在買房時,建議先考慮自己能承受多少貸款,做一個收入的預估,大概可以知道自己未來五年可以賺多少錢。然後,再根據這個預算去選好房子,找到安全的投資標的物,並且讓通脹來稀釋你的債務。

「小趙學買房」年輕人要聰明地負債,為自己的成長加槓桿

通貨膨脹相信大家都懂的,我們還要建立一個概念:“負利率”,現在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負利率時代,究其原因不祥述了,記得這個結論就好。負利率時代是什麼意思呢?今天你把100塊放在銀行,銀行承諾一年後給你105塊,但是一年後物價上漲了,以前100塊錢能買到的東西,現在需要108塊錢才能買到了。雖然你手頭多了5塊錢,但是你實際損失了3塊錢的購買力,存款實際價值在縮水。

損失的3塊錢購買力不能憑空消失,那麼它去哪裡了呢?想一下就知道了,它補貼到了借貸的另一方。所以有段子說:借錢的都是有錢人。其實他們只是意識清晰罷了。

買房的規劃,跟職業規劃一樣重要

年輕人好好工作多賺錢沒有錯,但是,不該止於此。說到這裡,如果你能夠跟上小趙的思維節奏,那麼一定能懂我的焦慮吧。

下面的話建議收藏反覆習讀(小趙是抄在本子上的):一個對資產負責的家庭或個人,應該保持一定的負債率。因為,抗拒通貨膨脹最好的方式是在足夠專業的情況下,學會用好槓桿借錢投資,一方面通過資本去吸收超發的貨幣,另一方面通過借債在負利率時代去享受購買力的補貼,而不是老實巴交工作被稀釋財富。

買房還是租房?買房地點選擇?買多大的房?首付怎麼來?

買電梯房還是樓梯房?自己買還是跟男朋友合買?學區房?

……

「小趙學買房」年輕人要聰明地負債,為自己的成長加槓桿

這些問題足以困擾一個人的心緒,讓他在做決策時猶豫不決。但這些是重點嗎?這些問題你可以在老鄺的各種文章中尋找建議,但是不要浪費在199元語音諮詢,或499元面對面時。做任何事情之前最重要的首先是升級認知,你對投資的認知級別是幾級,你的財富就是幾級。

升級認知,這是關於學習的事情,這是私事。從無憂無慮的小趙到焦慮的小趙,我想這不是成熟,這不是上進,這只是一種識世。有人說投資是一條孤獨寂寞之路,在這條路上你不太可能有太多的朋友。小趙和同齡人聊天不太會誇誇其談說這些東西,但還好有這個平臺可以抒發,不過,也不期待太多人能夠理解。

上篇小趙寫到的番禺廣場看那兩個盤,其實不是公寓。關於公寓問題下篇再說下,還在繼續踩盤,有小夥伴給點建議或者要一起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