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杜牧詩中寫二十四橋明月與玉人吹簫的典故,是指什麼呢?

國風:杜牧詩中寫二十四橋明月與玉人吹簫的典故,是指什麼呢?

唐·杜牧寫過:“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於是二十四橋因而出名。

二十四橋在什麼地方?照杜牧寫這首詩的題目來看,是揚州,因為詩題是《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的《樊川集》裡對揚州有過描述“揚州勝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樓之上,常有絳紗燈萬數,輝羅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

揚州的二十四橋明月,正是當年繁華綺麗的風光。杜牧早年風流俊賞,飽覽江淮名勝,他寫有關江南風物的七言絕句很多,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即其中之一。

不過,杜牧詩中寫二十四橋明月與玉人吹簫的典故,是指什麼呢?

國風:杜牧詩中寫二十四橋明月與玉人吹簫的典故,是指什麼呢?

據周企言所著《企言隨筆》引用《隋煬帝豔史》一書中的材料來看,似乎可作杜牧詩句的註解。書上說:“某日月夜,煬帝偕蕭後及十六院夫人,並袁寶兒、吳絳仙、朱貴兒、薛冶兒、杳娘、妥娘,同至新造石板橋上玩月,命朱貴兒吹紫竹簫,悠揚可聽。時人有句雲:不道無情三尺竹,月中吹去斷人腸。此時橋未有名,蕭後請煬帝命名,煬帝曰:景物因人而勝,古人有七賢鄉,五老堂,皆以人數著名。今吾等同遊者二十四人,可名之曰二十四橋。”

就這一段記載看來,杜牧詩的用典似即指此。

在過去,關於二十四橋的來歷,是有許多人考證過的,有的認為是二十四座橋,橋名有吳家磚橋、紅藥橋等等。有的認為是一座橋的專名,並非二十四座。不管怎樣,揚州的十四橋是因杜牧詩而馳名的。到了南宋,著名的詞人姜夔在他寫的《揚州慢》中提到與杜牧詩有關的意境:“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還有明代詩人程文德也寫過這樣一首詩:“倒看飛鳥穿林外,俯聽吹簫出境中,二十四橋都不見,更從何處見離宮。”從這些詩詞看來,都可證明杜牧寫的那首“二十四橋明月夜”的七言絕句詩影響是深遠的。

杜牧還有另一首詩與二十四橋同樣為人傳誦,據說他遊歷湖州時見到一個丰姿綽約的年輕女子,待他十四年後再到湖州,那個女子已嫁了人,而且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杜牧十分感慨,寫了這樣的詩:“自恨尋芳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其中“綠葉成陰子滿枝”早已成為傳唱的名句了。

國風:杜牧詩中寫二十四橋明月與玉人吹簫的典故,是指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