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平庸皇帝愛作秀,乾的每件事都丟中國人的臉!

像所有平庸的皇帝一樣,咸豐皇帝一上臺後,也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當個好皇帝的。

愛“作秀”的皇帝

可能是受清帝家族基因的影響,咸豐皇帝也是非常喜歡作秀,可以說他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就是因為他那打死也要作秀的精神。道光皇帝死的時候,咸豐就哭得死去活來,生怕天下人看不見自己的這份孝心。登基以後,咸豐皇帝強烈要求恢復三年之喪的古制。

這個平庸皇帝愛作秀,乾的每件事都丟中國人的臉!

咸豐帝

咸豐皇帝這樣做無非就是想告訴天下臣民:朕是一個有德的明君,百善孝為先,以孝治天下。並對臣子們說:“先皇對朕有養育之恩,就算守喪三年,也不能報答先皇的慈恩啊!古人能做到三年之喪,朕也一定能夠做到!”

大臣們自然大肆歌頌新皇帝的仁孝,但還是強烈建議皇帝要化悲痛為力量,以國家大局為重。咸豐帝終於妥協了,但是咸豐帝這麼一秀,就秀出了名聲,天下人從此都知道他咸豐是個孝子皇帝。

咸豐皇帝是個樂此不疲的演員,做了太多看似仁孝,實際卻很平庸的事情。

咸豐罷免三朝元老

這個平庸皇帝愛作秀,乾的每件事都丟中國人的臉!

王洛勇飾演的穆彰阿

咸豐做的最雷人的事情就是罷免了三朝元老穆彰阿,罷免了穆彰阿之後,咸豐還表示永不錄用。當時朝堂上下一片驚訝聲。如果大家熟悉清史的話,應該就知道,從康熙皇帝以來,所以皇帝都是這麼做的,一個不落。

穆彰阿和曹振鏞是道光最寵幸的兩個元老,這兩人都是會做官不做好事的典型。穆彰阿比曹振鏞更狡猾,更貪婪,而且當過咸豐帝的老師。咸豐老早就瞭解到穆彰阿的人品,所以上臺後就迫不得已地拿他開刀。曹振鏞雖然平庸,但是人品還不錯,所以沒有被罷免。

咸豐帝是林則徐的小迷弟

這個平庸皇帝愛作秀,乾的每件事都丟中國人的臉!

林則徐

咸豐皇帝對穆彰阿一頓臭罵,說穆彰阿這人為人陰謀,喜歡奸詐之術,阿諛奉承,還說穆彰阿貪婪虛榮,打壓賢才,妨礙了林則徐的復出。

林則徐讓咸豐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崇拜的地方很多,他的骨氣,他在外交上的強硬姿態,以及他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但是穆彰阿的表現就和林則徐完全相反,做事優柔寡斷,在與英國人交往時又處處丟中國人的臉,這也是咸豐罷免穆彰阿的原因之一。

咸豐當時並不知道丟人事小,利益事大。他有年輕人常見的那種激情和憤青脾氣。鴉片戰爭中的失敗並不能算到穆彰阿這些人的頭上,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中國實力不行。但是當時的人,不論是咸豐帝,還是朝臣們,都不願意承認中國技不如人,都認為堂堂天朝怎麼會敗給海外夷狄,肯定是有奸臣在其中搗鬼。

其實,這次鴉片戰爭林則徐是有很大責任的,但結果大家都把責任推到穆彰阿這些妥協派身上,都以為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奉行林則徐的抵抗政策。

妥協派耆英之死

耆英有一個地方得罪了咸豐帝。咸豐皇帝剛登基不久,就下達了求言詔,希望大家踴躍發言,敢於說實話說真話。耆英卻莫名其妙地說了句:“小人且當保全,君子亦恐誤事。”

這個平庸皇帝愛作秀,乾的每件事都丟中國人的臉!

耆英

耆英的意思大概是小人可以做好事,君子也可能會誤事。耆英這句話可能是暗諷林則徐,意思是林則徐這個君子誤了大事。

但是年輕的咸豐帝猜不透耆英是什麼意思。於是便開始猜測。他想起耆英擔任兩廣總督期間,做了很多喪權辱國的事情,後來居然和英國人私下裡達成協議,允許他們英國人兩年後進廣州。之後,耆英又巧妙脫身,離開廣州,回到京城。把爛攤子留給繼任者徐廣縉。咸豐認為這種做法分明就是小人行徑,認為是耆英心虛,說的就是保全自己,那所謂的誤事說的應該就是林則徐,這下咸豐帝好像猜透了當時耆英的這句話。

這個平庸皇帝愛作秀,乾的每件事都丟中國人的臉!

《南京條約》耆英代表中方簽署

這筆賬咸豐記在心裡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耆英再度“出賣”國家利益,咸豐乾脆一口把他賜死。

道光期間最大的弊病就是暮氣沉沉,大家都奉行“多磕頭少說話”的方針,沒有人會提出實質性的問題,更沒有人會說一些讓皇帝不高興的話。

咸豐做皇子的時候就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他不理解道光為什麼要這樣做,也許咸豐到死都沒有明白,因為他死的太年輕了,才31歲。

這個平庸皇帝愛作秀,乾的每件事都丟中國人的臉!

鴉片戰爭

如果他活到道光的歲數可能就明白,對一個最高領導者來說,有時候朝政振作與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切都要符合自己的心情,自己能夠很舒服很快樂的面對每一天。不會有人在耳邊聒噪,說一些破壞心情的話。

咸豐帝聽不進忠臣之言

這個平庸皇帝愛作秀,乾的每件事都丟中國人的臉!

倭仁和他的書法

咸豐下達求言詔後,不久大理寺卿倭仁對用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倭仁說的多少有點道理,我們來總結下倭仁奏摺的對賢才和小人的看法:

1、就性格來說,君子看上去木訥笨拙,小人看上去機巧奸詐,君子淡定,小人急躁;

2、從胸懷來說,君子愛惜人才,小人排擠人才;

3、在志向方面,君子志存高遠,以國家利益為重,小人注重私利,以斂財升官為重;

4、從氣質上說,君子剛正不阿,小人善於揣摩,阿姨奉承 ;

5、對待君主時,君子敢於直諫,小人卻百般奉承;

6、在寫奏摺時,君子動輒提醒君主要警鐘長鳴,而小人卻百般歌頌,讓君主消磨鬥志。

倭仁的這段分析大體說中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但是人善於偽裝,恰好鹹豐皇帝就是個善於偽裝的人,表面看上去求賢若渴,實際上也是很平庸無能。咸豐帝看到這個奏摺時,認為倭仁是將批評的茅矛頭指向了自己的官員,他大動肝火,將奏摺摔在地上。所以說,葉公好龍容易,真正的見到龍時,愛龍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