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四遷的主父偃,告訴你縱使是大器晚成,也不一定就從此青雲

主父偃,結髮遊學四十年,未能施展才能,因為窮困潦倒的日子太久了,落得個父母不把他當兒子,兄弟不拿他當手足,朋友更是漸漸都離他而去,真可以說是日暮途窮。

然而縱使人生到了這步田地,他也沒有放棄,大丈夫生不得五鼎食,死也不怕五鼎烹,面對自己人生的下半場,這是主父偃為自己擬定的人生信條,換言之,就是無論生死都要轟轟烈烈。主父偃因為衛青的推薦,終於走進了漢武帝劉徹的視線,因為他不斷對漢武帝關心的時政給出參考建議,很快便得到賞識,竟然一年光景得到四次升遷,官至中大夫,成了皇帝身邊可以參政議政的近臣了。

正因為一生見慣各種冷麵青眼,一朝得志,格外專橫跋扈。西漢政權,漢武帝一直為解決中央集權和眾多地方諸侯國之間的矛盾而困擾,主父偃借鑑了不得善終的賈誼和晁錯的新政,制定了“推恩令”。心狠手辣的主父偃,轉眼間就滅了三個劉姓諸侯國,並且藉機大肆斂財,搞得民心惶惶,人人自危。

主父偃也知道自己可能不會有好下場,他後來以國相的身份到齊國去的時候,齊國有些人不遠千里去迎接他,結果主父偃怎麼辦呢?主父偃到了齊國把他的哥哥,弟弟,賓客,故交,他的朋友都召集過來,說當年你們都看不起我,我升官了,你們跑一千多里地去迎接我,這樣吧,我們也有過一點兒交情,我也不會一點表示也沒有。拿出來五百金往地下一灑,你們撿吧,從此以後我們斷交。散金斷交,不再來往,主父偃是給自己一點退路都不留。但是,最後主父偃還是因為推恩令被滅了九族,他的家人朋友沒有因為他而受恩惠,卻最終因為他慘死,他也因此成了一個讓後世警醒的罪人,人生坎坷,倘若發達更應該感恩惜福,一朝得志便肆意猖狂,不會有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