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是怎麼停頓的,有何深意?

追你至天涯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理可以說,只是尋常的道,只有不可說的道,才是非尋常的道。

名可以是名說,卻是尋常之名,只有說不出的名,才是真正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沒有名字的時期,是天地的開始,有名字的時期,我們稱之為母親,是她孕育了萬物,孕育了我們』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所以我們處於無慾望的時候,看到了其中的妙處,也就是思想的處於自在的狀態,我有慾望的時候,看到了其中多彩繽紛,讓我感覺這個世界這麼的神奇,多姿多彩』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而無慾和有欲是一同出現的,只是名字的不一樣,一個來自內心,一個來自外界,所以讓人覺得很奇妙,都很玄乎,所以覺得不可思議。』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而又玄,是眾人尋找的妙處,也就是內心的感悟和外在的事物,是所有人想要去找尋的答案』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麗的事物很是美麗,卻沒有人喜歡不美好的事物,對它極度的厭惡,卻沒有想過,正是因為有了惡,所以才讓我們以此為警示,以身作則,變得更加的善良和美好』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所以每一個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要不然就無從分別。

打個比方,就好像有難就會有易,一件事情天天去做,在難的事情也變的容易了,有就成功了,〔成〕在這裡解釋就是成功的意思,有淺到深,有難到易。

又比如說長和短是有分別的,一個長一個短,你從能看到它的分別,否則你怎麼知道它是長是短,是好是壞,只有互相印證,才知道好壞,〔形〕在這裡的意思是對比它的細微的分別之處,也就是說沒有什麼事物是一定相同的,都是有差別的。

高與低是各有各的用,站在高處可以看的很遠,處於低窪,便可匯聚成海,所以他們都是有用的,並不是因為高低的緣故,所以就要貴賤之分的,他們在世間萬物的面前都是一樣,沒有差別,卻又有不同,〔傾〕就是其作用都是不同的意思,卻都是有它的作用,不是沒有用的,都有它們各自的作用。

聲音和音樂它們是一樣,沒有分別,因為都是聲音,他們卻能彼此融合,就像人群居在一起交談一樣,很是和諧,〔和〕的意思就是融合在一起,雜音、燥音、唱歌、等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是聲音,它們能夠分開,卻也能彼此的融合,就像成語的合二為一,一個道理。

前和後,它們一直都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但卻像春夏秋冬一樣,春天走了,夏天緊接而來,就是前和後緊緊跟隨對方,前一秒和後一秒的關係,〔隨〕的意思就是跟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人從來不會做多餘的事情,無為的意思是,從來不會做多餘的事情,而是以身作則,以身力行,而不是白喊口號』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世間萬物都不辭辛勞,卻從來沒有抱怨過,因為對他們而言,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從生下來便不會佔為己有,從來不會因此沾沾自喜,也不會因此恃才傲物,成功之後,便隱居退隱,不會因此覺得高人一等,而是讓人感覺很是平靜平和,與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這正是他不普通的地方。』

3.不尚賢, 使民不爭。

『如果在位者不自持自己很賢明,到處宣揚,而是默默的去做事情,那麼民就不會無端無故的去爭搶,去不擇手段,反而效仿在位者,這種不為己私,不為名利的精神』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如果東西不貴,也不是難得的貨物,大家都買賣的起,百姓黎民自然不會去偷盜,沒有誘惑和慾望,民心自然就不會想入非非,卻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 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聖人是如何處世的那,就是讓人虛心受教,讓每個人都吃飽飯,讓所有人不為金錢利益而去奔波,沒有慾望驅使著,不會像不停轉的機器,不會讓每個人,每天忙忙碌碌的去追求功名利祿,這樣就沒有利益的紛爭,看似沒有志向,其實就不會有爭鬥,讓每一個人都有強壯的身體,讓人民無慾無求,生活在一個慢節奏,吃飽穿暖的環境中,讓每個人有時間沉澱自己的智慧,讓好亂事情的人,也不敢在做什麼,保持一種平衡。』

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看似是沒有作為的,其實是民風自正的表現,就像萬事萬物,自然演化生死及氣候,是自然的規律和規則,不需要人多做什麼,他們就知道知道該做什麼,沒有他人的意志左右,他們自然而然就會約束他們自身,形成好的規律。』

4.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每一個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但都是有用的,但都不是完美的,〔不盈〕是不飽滿的意思,可以解釋任何東西都有缺憾,過猶不及,盈滿而虧的意思,正是因為有著不完美和缺憾,所以它們能完美的交織在一起,產生新的事物,讓世界多姿多彩起來,因為淵就是地,它可以生長萬物,幷包容萬物,好像是淵是萬物的祖宗,〔似〕在這裡是好像的意思。』

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淵〕它能化解萬物之間的紛爭,它能將不一樣的東西完美的融合,就像光一樣,讓它們如同塵沙一樣,沒有分別,但它們深而清澈,相似卻存在』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兒子,〔它〕在這裡是指統領萬物的神奇存在,老子稱之為道,但他是顯現的萬事萬物的祖先,也就是起源』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若天地不能仁慈,那麼就會是萬物如狗一樣,奴役著它們,聖人若不能仁慈,一樣會把萬物當做狗一樣,奴役他們,聖人可以指的是在位者,比如古代的皇帝,權利的掌控著,所以不仁慈的人,就會把人當狗一樣奴役使喚』

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

『天地萬物,就如同人拉著駱駝一樣,馱著貨物進行交換,不外乎如此』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

『虛張聲勢而不屈,是指判斷力,該出手就出手,不要猶豫不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說也沒有用,不如不說了,就點到為止好了,另外一個意思是,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否則多說了也沒有意義。』

6.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物若要飽滿,就必須有水來澆灌,水是神奇的東西,它能讓穀物長的顆顆晶瑩,〔玄牝〕指的是神奇的水。

這神奇的水,就是萬物的根,是支撐天地的柱子,它可以存在萬物的任何東西之中,它勤勞,亦用之不竭,給萬事萬物恰當好處幫助。』

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為什麼能夠長久,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不把萬物,當做是自己生的,所以才能夠長長久久,萬物才能循環往復』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如果是聖人,有需要就會比別人身先士卒,若沒有他去做的便退隱江湖,以保全自身』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正是沒有邪念,正是因為無私和沒有私慾,所以才能夠成就自我』

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是善良的,因為它不爭不搶,卻利天下萬物,這樣的水難道不是高上的嗎?它每每都在最狹隘和險處的夾縫中求生存,所以說水,近乎就是道的化身,道的顯現』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我們應該如大地一樣能厚物載德,如深淵能包容乃大,我們應該做到善行和仁心同步、言行一致,讓人相信,以正直方式去做政治,做的事情,也是帶給人善良的能量,每時每刻我們都不能忘記善良,〔夫〕的意思是,我不去爭搶,所以不會怨天尤人,不會有憂患和不安,因為我們做到了心口如一。』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當一個人的知識已經很厲害,倒背如流,不能認為自己厲害,因為比你厲害的人多的是,如果一人銳利不可擋,就沒有辦法只保,韓信、岳飛就是很好的例子,當一個人錢財多的花不完,也總有一天無法留下,因為那是身外之物,就比如沈萬三。』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富貴的時候,要懂的施捨,否則就會身首異處,當一個臣子以及做完自己該做的,就要功成身退,以保自身安危,這才是天道的法則和道理,否則逆者死,天道自棄,順者生,天道自佑,參考範蟲,三成三退。』

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你能不能精神和身體合二為一,而不是分離的狀態。』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你能不能如嬰兒一樣的柔軟,呼吸綿長,沒有雜念。』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你的靈魂能不能幹淨純真,若你能做到,你便是沒有瑕疵的,就是完美的』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你若真的愛國愛命,能不能別搞亂七八糟的事情,讓下面人提議建,讓他們自己做,制定合乎道的法律規則,然後讓他們後果自負,能不能做到放權給下屬,又能不能相信他們能夠處理好。』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當你的天門打開,就知道雌的妙處,母、陰、靜、水,都是屬於雌,正因為它們才繁衍萬物,調節時節,正因為有它們,所以萬物才得繁衍,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當你明白這些之後,你就能夠知道原來如此,這麼的簡單,任何的思路都四通八達。』


女婍



道,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第一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常,應該是恆,因為避諱漢文武劉恆,改恆為常,即: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斷句的不同,理解自然就不一樣,

千年來關於“道”的解讀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道可,道非,恆道。(道可道,非恆道)(道,可道,非恆道)

名可,名非,恆名。(名可名,非恆名)(名,可名,非恆名)

《道德經》中“道”字。道,為天之道;所謂天地萬物之自然規律為“道”,道,萬物本來存在;

道:形聲字。字從辵,從首,首亦聲。“首”指“頭”。“辵” 指“行走”。“辵”與“首”聯合起來表示“從頭開始行走”。“首” 在行走,“首”在“之”,稱著“道”。

《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意思是:陰陽的交合是宇宙萬物變化的起點。或者說:陰陽是世間萬物的父母

道可,道非,恆道。(道可道,非恆道)(道,可道,非恆道)

道生無,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

名可,名非,恆名。(名可名,非恆名)(名,可名,非恆名)

“道”以“名”現,“名”生“無名”,“無名” ,生“有名”,無中生有。而有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有,萬物之母。無有,有無,人的認識是不斷變化的,認識的變化,對於自然規律的理解及概念會不斷更正與變化,如:從地心學到日心學再到新的宇宙觀,認識是不斷在變化,無有與有無,否定之否定。所有名,可名,但非恆名,這樣思維去理解道的發展規律。

斷句的不同,應該只能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對道、名等本義不會產生影響!


我是漢字谷主, 【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理解等)讓孩子更優秀】


漢字谷主


《道德經》的第一句斷句方式多種,比如:“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等各種表述方式。因為古文沒有標點,所以出現了,現在斷句的問題。

第一句,老子想表達的意思,他認知的那個道的狀態與境界是無法用語言文字等描述。

“道”是世界生成的本源,當然也是萬事萬物的本源,但是,這種最本源的狀態和屬性是無法表達出來。

如果,只看這一句話,不容易理解。

我們再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我們可以從這句道中明白何為道?

這裡的有物,肯定不是我們世間的事物,人物或萬物。這個物就是世界的本源本性,何為混,就是合一的意思。表示主客體的合一,或者講天人合一。

我們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何為波粒二象性?光可以表達為波的性質,也可以表達為粒子的性質。

如果光為波的狀態,也就是能量狀態,那就相當於這裡的萬物的本源狀態,光的粒子性就是生成我們可以看到的物質世界,那就相當於這裡萬物可道的狀態。

這個有物是先天地而生,同時寂與寥,表示為無聲無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也就是《心經》上: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這個有物是獨立與萬事萬物而存在,循環往復,不曾有片刻的變化,永遠的運行,無窮無盡,永不枯竭。

這個有物生成為萬事萬物之母,也就是我們這個物質的起源之處,所以這裡被稱為母。

因為這個有物是宇宙的起源,所以沒有名字。這個給這個有物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道。別外勉強按著她的屬性稱她為大。

因為道是本源本性,是合一的狀態,不可說。可說之時,此時所說之物已經由合一的狀態,變成了二相之態,也就是陰陽之相。可見此時的道,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本源的道。

所以我們才講,道如果可以被表達出來,那麼表達出來的這個道,已經不是本源的那個道了,此時已經在我們表達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因為道的本源是無極性的狀態,也就是合一的狀態,如果我們把這個道通過語言文字進行講述或表達,那麼此時的道已經變成了有極性的二相之態,我們知道,佛家把合一的狀態稱為不二法門,也就是見到本心本性的狀態。這樣的一種狀態也就是道的狀態,因為有極性的二元狀態,無法表達無極性的一元狀態。所以我們才講,可以表達的已經不再是那個本源的道,此時的道是我們認知的道。



馴服黑夜


最接近《道德經》本意的是,“道 可道 ,非 恆道。”後來為了避諱漢恆帝,於是把“

”字改成了“常”字。

前面的“道可道”基本上不存在爭議,理解上也不存在歧義,主要是後三個字,現在我們知道了“”最開始是“”字,那現在我們就要了解下“字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什麼意思。


天地之間,陰陽二氣,此消彼長,生生不息,非恆也。

道的本意,就是在說變化,是動態的。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道,不是恆的。

先了解道是什麼,才能更好的瞭解非常道是什麼,《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易以道陰陽。陰陽在幹嘛,在晾著不動嗎?不可能,陰陽消長,才能化生萬物。就是說道是會變的,正如《周易》中的“變易”思想一樣。所以,“”的核心思想會告訴我們要去效法天地,去順其自然。正如《道德經》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什麼要道法自然?因為道,恆道 了。


對於“”字最早解釋可以查到:

恆者,久也。《易·序卦傳》

恆,德之固也。《易·繫辭下傳》

於是我們得出結論:“恆”字有長久,亙古不變的意思。

《易傳》相傳為孔子所作《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辭》《象》《說卦》《文言》。”漢代《易緯·乾鑿度》說:“仲尼五十究《易》,作十翼。”《漢書·藝文志》說的更為明確:“宓羲氏始作八卦,文王重六堯作上下篇,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老子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間,老子比孔子大大約29歲。也就是說孔子做《易傳》和老子作《道德經》時 這個“恆”的意思應該是一樣。

《說文解字》作於東漢時期,解釋:“恆,常也。”所以東漢時避諱,“恆”改成了“常”,意思沒有變。

於是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下“非常”和“非恆”哪個更容易讓21世紀我們產生新的解釋,“非恆”不是永恆,並非長久不變,的意思。“非常”顯然有兩個意思了①很的意思 ,②不同尋常(並非一般的),和平常的不一樣了那就不再是恆了,說明變了。

於是我們發現②的意思更接近《道德經》誕生時期的意思,最接近本意的讀法是:道,可道。非,常道。


這裡的非:指並非,不是,的意思 。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但並非平常的“”]

“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也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尋常的“

”]

《金剛經》有云: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

世界 非世界 名世界,道 可道 非道,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通俗的說:那個道啊,名啊,世界啊,不是之前那個能看到,能說到的那個簡單的,表面的事物了 ,不是表象,而是指萬事萬物的本質與根源。


有趣的皮囊猥瑣的靈魂


《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

人之道是可以言說、可以表述、可以執用的,它並不是常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天之道。

因此它的停頓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在說什麼?

要想真正的理解這一句話,就要弄清楚《道德經》說蘊含的思想。

《道德經》是一本記載了三皇之學的集大成之作。

用於指導承擔治理天下責任的聖王,如何才能順應天道治理天下,使天下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

什麼是三皇之學呢?

伏羲觀天,建立了河圖洛書八卦的象數模型,通過掌握天時,進而掌握了二十四節氣這樣的農時,用於指導農業生產,掌握了農時,華夏民族邁進了農耕文明。

在這一時期,百姓天真樸素,聖王通天徹地,以天倫指導社會生產。以天開天,不以人開天的思想,就是所謂的易道思想。

易經,是這樣華夏思想文化的總源頭。《道德經》則在總結三皇之學的基礎上,對易道思想進行了昇華。

什麼是道呢?

在《道德經》中,在不同的語境裡,道有三重含義。

1、至道

宇宙的第一因,萬物、萬事、造化的源頭,所有的一切,追溯到最初,都會回到“道”。

2、天道

自然規律,宇宙法則。

3、人道

人所制立、所發明的道。天人相合的人道,為善,天人兩分的人道,為惡。


平凡2850


呵呵,中國文字的內涵和外延實在是太無限寬廣了,以至於時常引發大量望文生義和斷章取義的現象。

要正確解讀這句話的意思,我們首先要明白,老子《道德經》的思想精髓是:道法自然。好吧,各位現在回頭好好尋思尋思,大家的答案是否符合這一核心要義呢?

我的理解,無論是道可,道非,常道,還是道可道,非常道,也不管是常道、常名,還是恆道、恆名,更無需過於在乎標點符號究竟該怎麼間隔使用,最接近老子本意的答案應該是:世間一切道,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但其中的規律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於世間的可以通過感官感應到的事物,都是能夠用具體的名相、形質來描繪表述的,但事物的內質和外在形象也不是永恆不變的。








高山流水150610568


你看的一定是通行版的《道德經》,是經過後人改動的。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段話中有四個“也”字,顯然不可能有別的斷句方式,只能在四個“也”字上斷句,即:”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漢朝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恆名字之中的“恆”字,就把“恆”字改成了“常”字,變成了“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到了三國時期,王弼為了讓《道德經》讀起來能夠朗朗上口,乾脆把句中的四個“也”字都去掉了,就變成了今天廣為流傳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些人不知道《道德經》所經歷過的上述變化,胡亂給這句話斷句,比如臺灣的曾仕強就把這句話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句子的含義就完全不同了,與老子的本意相差了幾千裡,簡直就是胡說八道了。這句話的本意是:我所說的“道”是可以言說的,但不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那個“道”;我所說的“名”也是可以說出來的,但是我所說的“名”不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那個“名”。意思是說,我所說的“道”和“名”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那種東西,是我老子的專有名詞,含義也與普通人所理解的完全不同。


大尾巴狼85389185


這樣的說法可以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裡要說的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道;這裡要說的名,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名。)


yy84254891


好像上學學習的時候都是“道可道,非常道”,沒有其他斷句,現在幾乎全部《道德經》印刷本也都如此斷句。


不過還看到過一種斷句“道,可道,非常道”,解釋如下:先賢令人體而行之,故曰道也。至於仁、義、禮、智、信,皆道之用。用則謂之可道。可道既彰,即非常道。

最近還看到一種“道可,道非,常道”,沒有深究其意思,這裡不做解釋。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至於如何斷句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不過我個人喜歡第一種,也是公認的一種。

其實“道可道,非常道”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文帝(劉恆)的諱,才改為“常”。


我理解為道是本體,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永恆存在不斷生生造化的,是不可知、不可測的。所以人的認識是不斷變化的,認識的變化,對於自然規律的理解及概念會不斷更正與變化。


養河豚的貓


《道德經》學習札記二:古文斷句的講究

小學語文老師還教過:要想讀懂一篇文章,我們還要會分段,總結中心思想,要會古文斷句。

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字,不分段,無標點,真正一氣呵成。後被人分為“道”、“德”兩篇共八十一章。這樣分段似乎沒有太大分歧,但再往下就出現不同的斷句。比如,《道德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這裡,道:名詞,又作動詞,娓娓道來、言說;可、非:互為反義詞,可否、是非;常:形容詞,通常、一般、普遍意義上的。

常見斷句“道可道,非常道”,釋義:“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普遍意義上的道”。另斷“道可,道非,常道”,釋義:“既可說又不可言說的道,既是又不是的道,才是普遍意義上的道”。

如果僅就字面意思的理解,基本一致,但所傳達的內涵卻有區別。前者三字斷句,似三字經,朗朗上口。但採用單一的否定句,表達不夠完整。因為道德經處處閃耀著辯證法思想,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一系列矛盾概念和範疇,如大小、高下、智愚、巧掘、陰陽、損益……,對稱地表達自然的二元對立性質,作為論證道的論據。而“道可,道非”的表述形式正好與之前後吻合,整體風格更工整。

再者,作為論點陳述,這樣的表述也與道德經論點出處《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的形而上相呼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