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百科:秦腔板胡的構造

秦腔板胡殼子:它是用硬質的椰子外殼製作鉅成的,鑿上下兩孔使板胡杆子穿過,然後在大口面粘蓋上桐木板,椰子殼直徑與蓋板面積吻合,即成秦腔板胡殼子,殼子大口面積一般直徑為12釐米左右。

秦腔百科:秦腔板胡的構造

秦腔板胡通常是由:秦腔板胡殼子、秦腔板胡杆子、絃軸、腰碼、小碼子、琴絃、弓子、底託幾部分組成。下面為大家詳細敘述。

1、秦腔板胡殼子:它是用硬質的椰子外殼製作鉅成的,鑿上下兩孔使板胡杆子穿過,然後在大口面粘蓋上桐木板,椰子殼直徑與蓋板面積吻合,即成秦腔板胡殼子,殼子大口面積一般直徑為12釐米左右,小口面直徑為8釐米左右,桐木板子的選用可根據生長年限紋理或木質松硬而定。因為殼子大小和蓋板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音色音量的優劣,殼子大發音就低沉,反之就高亮。秦腔板胡有自己的音域,重視秦腔板胡殼子的選擇,不是沒有道理的。

秦腔百科:秦腔板胡的構造

2、秦腔板胡杆子:它選料常用烏木、檀木、老紅木等,實踐證明以紫檀木為最佳。這些木料相比較堅硬,不易彎曲和變形,更不會輕易折斷,板胡杆子總體長度約為5釐米左右。

3、絃軸:絃軸有上下兩個,嵌在上端為“內絃軸”,下端為“外弦軸”。木質同杆子選料一樣,或用其它木料也行,如黃楊木、黃檀木皆可。現在使用的絃軸以金屬螺旋體較多,木質絃軸直接拴弦的已不常見,因為前者使用比後者方便、省力、輕便自如,弦不容易滑跑。

4、腰碼:也稱千金、用木質、骨質,也有用有機玻璃製作成的。形式上可分為固定腰碼和活動腰碼兩種,初學者可固定腰碼,這樣便於掌握把位和演奏時的音準。活動腰碼可上下移動,使用便當,椐需要而定位置。

秦腔百科:秦腔板胡的構造

5、小碼手、口面板碼子,小碼子對板胡音量大小、音色純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調試而定,一般放在板胡蓋板上端距沿邊3釐米左右,也可在選定把位、中腰碼位置的前提下按自己手的大小,測量手指的兩指半為宜,它的大小高低因人而異。

6、琴絃:有金屬弦和絲絃之分。金屬弦的優越性是絲絃無以對比的,金屬弦發音明亮、純淨,特別是換把後音質純正、雜音小、泛音更是嘹亮、清晰,而不容易跑弦。加之秦腔板胡是秦腔樂隊中的領奏樂器,這樣依據本身的特點,絲絃就逐漸被金屬弦所替代。秦腔板胡可選用28、29、30號鋼弦中的一種作外弦,而29號揚琴鋼弦尤被演奏者青睞。內弦可用大提琴A弦,琵琶3弦。

7、弓子:弓杆竹質,以實心竹最為上乘,其總長度約為85釐米左右。弓杆力爭要富有彈性,弓杆粗細略同小指,中間直兩頭彎曲,弓子兩端鑿有小孔為繫結弓毛之用,弓毛為白色馬尾或黑色馬尾,也有白尼綸絲製作的。弓毛數量多少適度,梆系在弓杆兩端,經過改革後也有通過螺旋控制弓毛鬆緊程度的。

8、秦腔板胡早先是沒有底託的,後來加上底託為避免演奏者板胡殼子直接貼衣服影響共鳴。底託的作用對演奏者來還可以穩定重量平衡和情緒需要時充滿激情伴奏是利大於弊的。難怪已被很多演奏者採用,而疊腿式演奏就大可不必運用底託了,充其量是板胡的附屬部件,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讓它對演奏帶來的輔助作用。底託為金屬製品或堅硬較重的木質均可。談談擴音板效應也未嘗不可,秦腔板胡加上擴音板後,確實在音色、音量上都有所美化。這種變化恰恰是演奏者、演唱者及觀眾能欣然接受的,因而被廣泛採納使用。與不用擴音板的秦腔板胡相比較,主要特色是賦予樂器本身音量大增,音色更加甜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