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删卜易》尽辟诸书之讹,独发一心之悟

《增删卜易》一书以《黄金策》为蓝本,以其它同类书籍为参考,根据多年实际占验进行增删。该书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出了通过“多占、共占”提高占卦准确性的观点。许多人对《周易》“初筮告,三再渎”的说法有误解,以为凡再三占同一件事是亵渎神明。而野鹤老人却说“予著此书传后贤之秘法者,无他法也。教浅学者凡遇卦之恍惚,心若未明,多占无碍;倘卦中已明现矣,不可再渎。至于占病者,一人有病,一家俱可代占,自有显然之卦。”“予平生以来稍得其奥者,全赖多占之力也。事之缓者,迟迟再占;事之急者,歇歇又占。不拘早晚,不必焚香,深更半夜亦可占之。只要单为此事而占,不可又占他事。” 这种一卦不清再摇一卦,再不清可换人摇卦;今日摇卦卦理不清,还可明日、后日再摇,直至卦中显现出清晰论断结果,再结合前后所摇出卦象,综合论断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多占、其他人占的观点看似简单基础,实则打破了三千年来的禁锢。书中卦例表明,通过多占、共占可以消除卦象不明,糊涂断卦的弊端,提高占断的准确性。

2.提出了不同事项应予分占的观点。当时各种占卜书占身命时,都说“妻财子禄一卦能包,寿夭穷通六爻兼尽”。这种说法看似高深,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因为父子财官兄弟之间各有相忌相伤,如果执着于用一卦来兼断各方面的事情,必然陷入自相抵触的境地。如父母旺相,既说明双亲健在,又有旺伤子孙之说;“兄动妻亡财耗散”的贫人寒士也不可能都会出现失偶。所以野鹤老人说“必兼而断者,即先贤犹在,执此问之,知亦无从琢。”一卦兼断多事确实是容易产生矛盾的。可能一些崇尚一卦多断的人认为分占方法是初级理论,不够上层次。但其实是对该书的一种误解,书中多处强调“卦有不应所问之事,而反应所未问之事”占此应彼之说,多次强调“神有舍小事而报大事,有舍小吉而报大凶,有舍此应彼,舍彼应此。”等。强调分占法,根本是为了抓住核心问题,突出主要信息,确保应验率。

3.将五行生克和取用神占吉凶作为主要占断方式。古法既运用五行克制化,又注重吉凶神煞;既用世爻,又用卦身和世身;既用用神,又认为独发独静、六合六冲、大象吉凶和明夷、观、贲等十卦不必用看用神,使人常常发生歧路之疑。作者根据实占经验,删去卦身和世身,只用世爻;删去绝大部分神煞和本命,其他神煞也只作附合,使占断归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正理;删去明夷、观、贲等十卦,独发独静、六合六冲、大象吉凶只作吉凶参考,而把用神作为诊断吉凶的主要依据,将五行生克作为主要原理,使人在断卦过程中不再疑惑。

《增删卜易》尽辟诸书之讹,独发一心之悟

4.对占断基础相关理论进行辨别质证和删除。如书中对旬空、月破、刑冲、进退神等,一一进行质证,分别阐述奥理;对墓绝生旺,动散反伏,层层予以剖析,辨别真伪。批驳了古人关于旬空、月破、动散为无用的说法,提出了“神兆机于动,动必有因”,今日虽休静空破散或者受制,后当值、逢冲、出空填实时吉凶还要应验的论断;认为“独犯三刑,得验者少”,“至于子卯、辰戌丑未,亦有验者,皆附和而为凶”,因全无应验而将内容完全删去。类似的例子非常多。

5.对六爻历史经典进行全面大胆评删。作者增删的所谓“古今占卜诸书”,大都是历史上的名著,如《卜筮全书》《卜筮大全》《易林补遗》《易冒》等。特别是《黄金策》一书,是明代刘伯温的代表作,历来为人们奉为六爻占卜的圭臬,甚至有的人称作千金不易。作者却对它进行了大胆、全面的评论、增删和改写。对其总断部分《千金策》,“最要者身位,喜扶而不喜伤”直接改为“不验者身位,宜删而不宜存”;评论“用化用,有用无用”“德入卦无谋不遂”等为“此论非理”“多事之论”等等。并另写新的赋文。

《增删卜易》尽辟诸书之讹,独发一心之悟

6.提供了大量实证性有占验结果的卦例。令人敬佩的是野鹤老人严谨的治学授人态度,《增删卜易》一书中列举了近500个应验卦例,所有卦例均属真实预测之卦,数量之多为在同类书中所仅见,具备很强的研究价值。《增删卜易》的占断主要观点和思路,融在这些卦例之中,细细剖析每一例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可以说目前的六爻经典中,唯有《增删卜易》一书有如此丰富的卦例,其他书籍多数是理论讲述和归纳,究竟占验结果如何很难分说。包括后来清代王洪绪出版的《卜筮正宗》一书,其实是一部编撰作品,也可以说是一部《黄金策》的注解本,书后附的《十八问答附占验》中130个卦例,有80多个来自《增删卜易》,并未见到王洪绪及其师杨广含先生更多的卦例。因此对于六爻学者而言,《增删卜易》一书应该是一本绝佳的古籍教材。

《增删卜易》尽辟诸书之讹,独发一心之悟

总而言之,《增删卜易》一书无愧于“尽辟诸书之讹,独发一心之悟;发先贤未发之理,启后人易晓之门”的评价。是六爻学习者、提升者必读重要典籍。作者野鹤老人和李文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不重功利、不贪虚名的治学态度和求真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