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荷蘭5天便亡國,但它反抗侵略的意志卻值得世界尊敬

1940年5月10日,德國政府以不願坐等英法進攻,不能容許英法通過荷蘭向德國實施軍事活動為由,對荷蘭發動了進攻。

納粹德國如同強盜一般,使用了一個強盜邏輯,但發起戰爭還是給足了“理由”!

德國在發動進攻之前,利用自己的飛機炸燬了德國境內的一座大學城中的一個女子寄宿學校和一個醫院,為此付出了數百人傷亡後,把這件事歸咎到荷蘭和比利時身上。

荷蘭表示很無辜,你這麼大一個帝國,又這麼強,前面剛剛橫掃波蘭,我怎麼敢來惹你?邏輯上都說不通。

但德國哪管什麼邏輯不邏輯,藉口嘛!再爛的藉口也是藉口。

在荷蘭女王的譴責聲中,荷蘭的軍方開始迅速做出反應,作為低地國家,荷蘭當時的防禦分為三種。

二戰荷蘭5天便亡國,但它反抗侵略的意志卻值得世界尊敬

第一是依靠哥雷比.皮爾防線,因為荷蘭邊境上雖然有一些堡壘陣地,反非常脆弱,唯一能夠得到德國重視以及讓德國付出代價的一個是荷蘭要塞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烏德列支和海牙聯合防線,另一個便是哥雷比.皮爾防線,但想想,德國要是打入荷蘭要塞,也就意味著荷蘭離滅亡只有一步了,從而主要那個依靠的防線就只有哥雷比.皮爾防線。

第二是荷蘭在低地位置下的天然防禦,也就是1937年荷蘭首相科立恩訪問英國時對丘吉爾說的洪水防線,當時科立恩對丘吉爾這樣說道:只要我們按下按鈕,洪水防線就將阻擋侵略者。

第三:荷蘭作為一個只有大約41萬平方公里國家,要想擺脫侵略者的威脅,自生的力量本來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從而對於英法的援助是極其依賴的。

二戰荷蘭5天便亡國,但它反抗侵略的意志卻值得世界尊敬

而關於這三個防禦方式,其實對德軍當時所佈置的戰略計劃是沒有絲毫抵抗力的,首先哥雷比.皮爾防線有缺口,這也就意味著德軍可以避開其最強的一環選擇突破荷蘭最脆弱的地方。

而所謂的洪水防線則直接被德軍跳過,所謂水戰在古代戰爭中是能夠取得成效的,但在現代戰爭中,由於飛機的出現,水戰明顯已經告別歷史了。

而最後一點,英法能不能快速救援,這個其實是個未知數,荷蘭的戰略從一開始就是試圖打幾周防禦戰,等待英法的救援,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的防禦措施。

二戰荷蘭5天便亡國,但它反抗侵略的意志卻值得世界尊敬

其後我們可以看到,德軍利用兩個空降師分別空降到了海牙和鹿特丹一帶,這也就意味著荷蘭原本的洪水防線和哥雷比.皮爾防線直接失去了作用,因為正面突擊過來的德軍已經和進入荷蘭境內的空降師成夾擊狀態,荷蘭軍隊開始陷入混亂。

僅僅兩天時間,哥雷比.皮爾防線被摧毀,德國空降師和德國正面的地面部隊匯合,自此開始強行向鹿特丹、海牙、阿姆斯特丹推進。

在第二天,荷蘭皇室和內閣以及政府大臣乘坐英國軍艦逃亡英國,荷蘭溫克爾曼將軍率軍駐守荷蘭最後一道防線,荷蘭要塞鹿特丹。

此時,荷蘭最具光輝的一刻到來了,在德軍裝甲師、空降部隊的攻擊下,鹿特丹軍民開始英勇地抗擊德軍,德軍發動招降文件,荷蘭人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們面對強大如德國的國家並沒有選擇低頭。

在海牙地區,德軍強大的第22空降部隊直接被打散,俘虜德軍約1500名,幾乎可以說是全殲了德軍這支空降部隊。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荷蘭依舊打出了這樣振奮人心的戰役。

在希特勒的計劃中,沒有預料到荷蘭人會抵抗的如此強悍,而此時比利時的戰役明顯更加重要,他急需把部隊調集到比利時南部戰役中,以此來加快進入法國境內的時間。

二戰荷蘭5天便亡國,但它反抗侵略的意志卻值得世界尊敬

隨著鹿特丹戰役的僵持,希特勒不得不改變戰略,臨時下達了利用空軍轟炸的方式來解決戰鬥,原本這些空軍是要用在法國身上的,但此時提前用到了荷蘭身上。

也就是在該年的5月14日,德國空軍在戈林的指揮下,對荷蘭鹿特丹施行了大規模的地毯式轟炸,之前作為中立國的荷蘭,完全沒有防空措施,從而在整個市中心被轟炸成為了一片廢墟,數千人死傷,近八萬人無家可歸。

在這時起徹底分出了勝負。

自此,荷蘭宣佈投降,並在第二天簽署了投降書,在五天的時間裡,德國對荷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展開了納粹德國對荷蘭的5年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