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2018年9月19日,魅族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魅族16X等一“堆”新品:三款手机,一款蓝牙耳机和一款充电宝。印象中,魅族的整个历史上像这般推出如此多新品的时候非常少见,而且在40多天前,魅族推出16th的时候,我就说过,从2017年起步入调整期的魅族,太需要一场久违的胜利了,而从现在16th的口碑与销售热度来看,这个目标应该说达到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找机会和李楠再聊聊。

于是,16X发布会后,我与李楠的专访就从一人一口可乐之后开始了……(可惜是健怡)

01

集中发布,为Q4做准备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首先的问题,肯定就集中在这次发布会上的一堆产品上,按李楠的说法,倒是几句话就说清楚了。在这次产品集中发布之后,其实就可以宣告整个魅族品牌产品线的调整完成,从高到低分别为:

魅族16th是旗舰产品;

魅族16X虽然李楠说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系列,但个人觉得它和16th之前的关系,很像之前的MX和MX Pro;

魅族V8,对应之前的小魅蓝系列;

魅族8X,对应之前的魅蓝E系列;

E52 Lite和魅族充电宝3,是魅族依旧火力十足的两条配件系列,分属魅族声学和充电宝两个板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说魅蓝Note呢?对的,之前Note可算得上是魅蓝的当家花旦,只是在现在这个阶段,魅族品牌下还没有能与比对位的产品。但个人觉得这也许算得上是魅族在随后留的一招后手吧。可喜的是,经过调整,整个魅族的产品线高中低端划分非常明晰,特别是16th和16X,配置与产品力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另一方面,如发布会上明确所说,魅族V8虽然是入门机,但依旧打出“Design by J.Wong”的口号,这说明黄章的设计思维做到了魅族产品的全面渗透,放在不少喜欢魅族品牌的消费者面前,这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李楠随后还透露了一个小细节,就是当他看到魅族充电宝3的价格是79元的时候,一度以为杨颜标错了,确认后觉得这个定价真的是有点狠。对此个人也同样认为,以性能和参数来看,魅族充电宝3就算是定价到99元也非常超值,而79元的定价,真是显得相当有针对性了。

之前呼声很高的魅族X8在上市时间宣布之后,引来一片哗然,对此李楠解释道:魅族X8的发布,主要是针对10月之后的双11和双12销售结节去的,今年上半年因为产品调整,最关键的618表现不佳,让魅族憋着一股子劲,力争能在第四季度有所表现。从时间结点来看,这样布局倒是可以,只不过到那个时候,不晓得又会有多少新机迸出来了。

02

胜利背后的故事

聊完发布会,话锋一转,话题自然就放到了旗舰机16th上了。是的,对于之前经过了一年多调整混乱的魅族来说,16th无论是产品本身的能力,还是市场给出来的口碑,都已经证明这是一场非常漂亮的胜利,在这方面,我是肯定要恭喜魅族的,但另一方面,就是现在被消费者诟病得比较多的魅族16th的供货问题。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对此李楠说:从时间周期上来说,魅族16th其实是在黄章的强烈要求下,提前发布了,因为从友商的节奏推断,如果再推迟上市,会对16th的传播推广销售等多个环节造成压力。

此外,造成16th缺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mEngine这个部件的供应商的问题。因为目前国内使用横向线性马达的机型与品牌都非常少(个人印象是魅族和小米8),因此刚刚开始的时候,供应商有些跟不上节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成其为问题。

同时我还了解到,16th之于魅族,是一款既定销量目标就高达150万台以上的旗舰机,如果最终真能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仅对魅族非常重要,对于魅族的合作伙伴高通也同样重要。因为从目前已经上市的、搭载骁龙845平台的国产智能手机来看,销量能过百万的,除了小米8,能有如此表现的,大约也就魅族16th了。

对于转向高通平台时间不长的魅族,这是一个能相当能吹的资本了!这也意味着后续魅族可能在高通阵营能有更多可观的话语权,毕竟8系列的销售情况对高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除了钱,也是面子问题不是?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此前也有一些声音惊呼魅族太狠,16th简直就是贴着成本定价。李楠倒是说得比较轻松:其实16th除了最低配的2698元那款差不多符合这个说法之外,其他配置的机型还是留够了利润空间的。另外,这次发布的8X和16X的情况也差不多,就算是价格再下去100块也能行。说到这里,我倒不觉得李楠透露这些信息是坦诚,等到双11,双12走量的时候,这些数字放在消费者的眼里,都可能是消费动机哦。

由于今天推出的8X,是魅族旗下首款刘海屏的机型,因此让李楠聊聊魅族研发部门对于业界的这些个解锁流派的看法,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最让我意外的,是业界好评不断的整体升降方案,却没能入魅族的法眼,因为他们觉得3D结构光+前摄做在刘海屏上符合逻辑,但它们一起放在一个升降机构不怎么能接受;相比之下,美人尖,刘海屏以及前摄升降这些方案,都不错;此外,解锁方案上,3D结构光虽然会带来刘海屏,但是因为应用多样,所以不错,而屏下指纹因为能带来更完整的全面屏设计,因此也很好。(1.16th都用屏下了,不能说不好,对不?2.3D结构光+刘海方案如此好评,是不是意味着魅族也会跟上这一波呢?)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而接下来聊内容,又进一步印证了我的想法。由于魅族花了大价格定制了那个超小型的2000万像素前摄模组,因此魅族未来很多机型的前置方案,都会围绕这个模组来展开——无论刘海屏与否。同时,魅族现在对于屏下透明技术的关注比较高,尽管按现在的技术进展来看,两年以前可能透明屏下的方案都比较难以大规模商用,但是魅族认为结构光与前摄都放在屏下是完全可期的。

当然,16th能有这样的人气,也与魅族渠道在最近的回暖有关系。由于魅族16th的产品力和人气都很高,此前不少背离魅族而去的零售终端都在这波回归了——因此,称16th是魅族在局部战场的一场胜利,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03

5G时代,以IoT入局

都已经是2018年下半年了,和手机厂商的人聊天不聊5G怎么行?况且,李楠之前推动的Connect to MEIZU可是有着相当不错的带货能力的。

和友商不同的是,在李楠的眼中,智能手机被视为一类最复杂的IoT设备,但观点是一样的:它的形态已经到头了。伴随着5G的到来,IoT(即NB IoT)会是新开通一张网,会有更多的简单设备,依靠这张网进行连接。所以,魅族在不先行考虑Connect to MEIZU这个平台的前提下,会以和研的无线音频设备作为IoT的入口,先行启动。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就像16th发布会之后我说的到的那样,魅族声学的产品,将可能借这样的战略,率先实现全面的无线化,魅族对于智能音箱产品的态度偏向保守,因为就像当初业界都把智能路由作为IoT入口看待,但其实5G IoT网络的开通,直接就让无线路由产品失去了很多存在的价值,同样的道理放在智能音箱上也可能是成立的。李楠认为像AirPods这样的产品,是一个很好的提示——魅族声学产品看来也会向这个方向走。

事实上,魅族声学在魅族的板块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拼图。在2017年那个混乱的调整期,差不多只有魅族声学保持着稳定的赢利能力,除了这次发布会上宣布已经卖出了150万只蓝牙耳机这个数字之外,2017年,魅族声学还给魅族贡献了超过5000万元的毛利率,居功至伟了。

因此,在5G真正会全面启动的2020年,魅族大致的战略就非常明晰了,即继续深化智能手机这类复杂IoT设备的研发,捕捉5G新终端的机会,引入第三方销售平台,如苏宁、京东小店等,并进一步优化自主渠道(目标为1000家左右自营网点),升级魅族的零售体验。

最后还了解了一下魅族的海外市场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魅族在东欧和东南亚市场有不错的表现,但对印度市场这块热土,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关注度。在未来可期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国产品牌将会在印度完成统治局面的建立,随后魅族就会考虑进入印度市场,因为“在中国品牌做得不错的地方,魅族肯定有能力也做得不错。”

写在最后

久违的胜利|16X为魅族开辟调整后的第二战场

在2017年~2018年比较紧张的大环境下,魅族突然选择调整和转身,现在来看简直就是极限操作——直到现在,这波调整的影响还有震荡。但从现在的结果也可以看出,魅族这家手机厂商的份额虽然不大,但因为有很多独到的技术和产品思维,比如快充、交互等,在被头部品牌大量占据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靠一款16th,掀起如此高的人气,说明魅族品牌在市场上还是有足够深度的。

借着旗舰的人气与关注取得胜利之后,迅速推出分布于各档位的新品,迅速开辟第二战场,从战术上看是没有问题的。希望魅族可以按现在这样的战术与战略,以产品力作为保证,慢慢回归到舞台的醒目位置,别再折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