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共有12位皇帝,而故宮卻只有11個牌位,爲什麼會少了1個?

水木楊子-海兒


有很多小夥伴看清宮劇看的是如痴如醉,可一問他,“你知道清朝有多少個皇帝嗎?”

頓時懵圈,有小夥伴還神奇的將道光和嘉慶混淆,將乾隆認為是唯一一個皇帝!

其實,乾隆帝可慘呢!有好長時間,他都“流落”在外國!

“宮裡的牌位”

中國人有祭祀祖先,祭祀神靈的傳統,一般老百姓家都會放死去親人的牌位進行祭拜,而深宮大院裡的皇家人們也不例外,紫禁城裡的奉先殿,午門門口的太廟就起到這樣的作用。

清朝從努爾哈赤開始,總共有12位帝王,他們分別是:1、努爾哈赤(天命);2、皇太極(天聰);3、福臨(順治);4、玄燁(康熙);5、胤禛(雍正);6、弘曆(乾隆);7、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8、綿寧,後改旻寧(道光);9、奕詝(咸豐);10、載淳(同治); 11、載湉(光緒);12、溥儀(宣統)。

但如果你去數數太廟裡的牌位,僅有11個,唯獨少了最後第12個皇帝溥儀!

這是為什麼呢?

道理很簡單,當時溥儀已經退位,清朝已經滅亡,他已經不能算完全意義的皇帝了!

“乾隆的流亡海外”

而在這些牌位中,最可憐的是乾隆皇帝的牌位,據記載,當時八國聯軍侵華,宮裡的很多寶貝被搶走,而乾隆皇帝的牌位也被盜,最後流落在了一個德國人手中,據說這個德國人將其存放在地窖中,每逢萬聖節還拿出來祭拜一番,可到了他的子孫手中,興許是忘了告訴其價值,所以這牌位就一直躺在地窖裡。

後來這牌位輾轉反側,最後卻出現在了拍賣會現場,小君查了資料,這塊牌匾最後以462萬元拍賣成交,回到了咱中國人自己的手中。

“溥儀曾想尋回”

有資料裡曾提到,說新中國成立後,溥儀曾想尋回清代列祖列宗的牌位自己來保管,畢竟是人自己的祖宗,可國家考慮到它們已是文物,溥儀無力保護,所以沒答應。


宮殿君


從努爾哈赤十三幅遺甲起兵、統一女真諸部、建立後金開始,一直到6歲的溥儀在隆裕太后的代理下頒佈退位詔書結束,清朝(後金)前後存在了296年之久(1616-1912),共歷經了12代帝王!

1、清太祖天命汗努爾哈赤;2、清太宗天聰帝皇太極;3、清世祖順治帝福臨;4、清世祖康熙帝玄燁;5、清世宗雍正帝胤禛;6、清高宗乾隆帝弘曆;7、清仁宗嘉慶帝顒琰;8、清宣宗道光帝旻寧;9、清文宗咸豐帝奕詝;10、清穆宗同治帝載淳;11、清德宗光緒帝載湉;12、清廢帝宣統帝溥儀。



在清朝的12個皇帝中,我們發現,前11個皇帝都會被冠以一個稱號:清×祖/清×宗,唯獨溥儀沒有。

這個清×祖/清×宗就是廟號。皇帝死後,其牌位就會被供奉進太廟,享受子孫後代的萬世祭拜,同時還有還會對其加上一個稱號(×祖/×宗)對其功績的評價。

自從唐朝廟號開始普及以來,封建王朝的亡國之君很少有廟號的,即便有,這些廟號也是被之後的政權所加,認可度也不高。

比如說唐朝的亡國之君唐哀帝李柷,廟號唐景宗,是後來的後唐所加,基本不被認可;明朝的亡國之君,則是分別被清朝和南明兩個政權追加了多個廟號,思宗、毅宗、威宗(南明),懷宗(清朝,先加後去),並不是一個統一的。

溥儀作為清朝的亡國之君,也是封建時代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的亡國之君,而且溥儀死的時候已經是1967年,新中國都成立了幾十年了,溥儀的身份也從清朝的皇帝變成了新中國的普通公民 。自然,溥儀死後是不能進入了清朝皇帝的太廟了。


所以,清朝明明有12過帝王,太廟中卻只有11個皇帝的牌位。

接下來我們在說一說溥儀的廟號,做為一名新中國公民去世的溥儀,當然是沒有廟號的。不過,在溥儀死後,已經遠遁臺灣的愛新覺羅後裔們,給溥儀上了一個廟號“清憲宗”,同時還有一個諡號“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襄皇帝”。

後來,這群后裔們大概是覺得沒事做,有把溥儀的廟號和諡號改成“清恭宗”和“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愍皇帝”。

當然,這樣的廟號和諡號都是不被新中國所承認的,屬於私人性質。

此外,溥儀死後,骨灰被安放在八寶山人民公墓,是不能進入清朝的皇陵清西陵/清東陵。

但是世事難料,改革開放後,各地開始吸引外資。清西陵所在地河北易縣引來一個香港商人,在清西陵旁邊開發了一個陵園。

為了吸引生意,在當地政府的要求下,港商在徵得溥儀遺孀的同意下,把溥儀的骨灰遷入了這個陵園,並改名為華龍皇家陵園。



華龍皇家陵園是個商業性質的陵園,和清朝皇陵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華龍皇家領域離清西陵僅僅間隔200米,溥儀也勉強算是回到了列祖列宗身邊吧。


小鎮月明


這個問題,本來是要奚落一下可憐的末代皇帝溥儀的,卻不料暴露了很多人歷史知識的盲點。

1,本意:清朝12個皇帝只有11個牌位,為什麼少一個?因為溥儀是共和國公民啊!

溥儀真夠可憐的,雖然清朝最後三個皇帝都是絕後,但溥儀最可憐。

第一位不生娃的皇帝是同治,因為總是逛八大胡同,死的那叫一個慘啊!杜蕾斯救救命!

(同治皇帝不喜歡慈禧的包辦婚姻,到煙花之地找愛情,得了梅毒而死。這種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也是史家之絕唱)

第二位不生娃的皇帝是光緒,一輩子總共活了37年,就當了33年皇帝,但是從沒有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到後宮播撒一點雨露。原因很簡單,總是遺精,浪費!

(要是生活在21世紀,做一個試管嬰兒是沒問題的。)

第三位也就是最後一位不生孩子的就是溥儀。小小年紀就被宮女太監玩壞了,長大一點天天虐待宮女太監為最大樂趣。走出皇宮後也沒有找醫生看看,因為,太丟人了!

(同時期的康有為不嫌丟人,找德國醫生換了一個猿猴的蛋蛋,70老漢煥發生機。溥儀不會不知道的。)

溥儀退位後,居然跑到東北當漢奸了。中國最大的博物館,不能把一個漢奸請進去吧!



2,盲點1:清朝皇帝是10個,而不是12個。

清宮辮子戲持續火爆30年,但能把清朝皇帝關係理清楚的,恐怕在辮子戲觀眾中十個沒有兩個。及時自詡為懂歷史的人,也未必能說清清朝皇帝有幾個。

比較流行的清朝皇帝順口溜是:

天天順、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宣。

——這是百家講壇閻崇年老先生說的。解讀如下:

天天順是清朝崛起期,包含天命天聰順治三個年號,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統治下的清朝,屬於清朝崛起期。吳三桂絞死朱由榔,正好發生在康熙元年。就是說康熙接收的清朝,是完成統一的清朝。

康雍乾是清朝全盛期,包含康熙雍正乾隆三個年號,是玄燁、胤禛、弘曆統治下的清朝,屬於清朝的全盛期,被稱為康乾盛世。持續時間長達130多年。

嘉道鹹是清朝衰落期,包含嘉慶道光咸豐三個年號,是顒琰、旻寧、奕詝統治下的清朝,是清朝衰落期。這時期清朝發生了白蓮教起義、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等動亂。

同光宣是清朝的中興和滅亡,包含同治、光緒和宣統三個年號,是載淳、載湉和溥儀統治下的清朝,經過慈禧勵精圖治洋務運動有過短暫中興,但最後南面滅亡。

這12個皇帝中,很明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不是清朝正統皇帝,他們兩個只是關外割據政權的首領。如果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是中原皇帝,曹操、司馬懿也是皇帝了,那就亂套了。

清朝只有10個皇帝,這是重點,要考試的!

3,盲點2:皇帝牌位數量和皇帝數量無關。

皇帝牌位供奉在太廟裡面,太廟裡面的皇帝並不一定是一個王朝中的所有皇帝,也不一定皇帝才能進入太廟!聽知事哥給你好好講講——

1, 廟號的皇帝肯定無法進入太廟!有廟號

比如漢朝,西漢劉邦的廟號為太祖高皇帝、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這個這些有正經廟號的皇帝,就是太廟裡面的釘子戶,誰當皇帝都不能拿走。

2,有廟號也可能被攆走。

你難以想象明朝皇帝供奉朱允炆在太廟,因為供奉祖宗的地方憑什麼供奉一個侄兒!

同理,明英宗弟弟明代宗朱祁鈺,放在太廟裡面也太尷尬了。

劉秀建立東漢,清理西漢太廟,把劉邦、劉恆、劉徹、劉詢四個皇帝之外的廟號全部廢除,請出太廟也是情理之中了。

3,不當皇帝也能進太廟。

明朝的“槓精皇帝”嘉靖,認為太廟就是供奉皇帝祖宗的地方,非要把自己的親爸爸興獻王請進太廟。為此不惜把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

無獨有偶,清朝也有一個不是皇帝的皇帝“清成宗”多爾袞。這是清朝真正的開國皇帝,雖然沒有當真皇帝,但是皇父攝政王的稱號絲毫不比皇帝拉風,進入太廟也是情理之中。只可惜,福臨小兒脾氣太爆,直接給他奪爵、扒骨、鞭屍、貶為庶人,太廟裡的牌位,也一把火燒了!


歷史知事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真的很可憐。

一個從小就被宮女玩壞了的皇帝;

一個還沒來得及修建陵墓的皇帝;

一個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的皇帝;

一個被妻子強行要求離婚的皇帝;

一個死後還不能入土為安的皇帝;

一個進自己家還要買門票的皇帝;

一個進不了祖宗牌位的皇帝!!!

(溥儀)

清宮劇年年都會火,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清朝一共有12位帝王,可是故宮裡卻只有11位帝王的牌位,這究竟是為何?溥儀又為何進不了祖宗牌位?

清朝享國276年,1912年徹底滅亡,此時的溥儀才7歲,這意味著從現在開始,溥儀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再也不是九五之尊。

即使自己在去世之後,自己的牌位已經算不上是文物,想要放進故宮是不可能的,因此溥儀也並沒有這種想法,畢竟人都有自知之明,從他進故宮還要買票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知道,故宮早已經不是他的家。

(故宮)

但是身為後代,溥儀認為自己的祖宗牌位應該由自己這個後人供奉。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提出要求,將祖宗牌位取回,可是遭到國家反對,因為這些牌位已經算作是文物,對於國家對於歷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只是其一,最主要的是溥儀根本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以及條件去保護這些牌位。

(牌位)

溥儀就這樣進不去又拿不出,與祖宗隔絕,只能怪自己出生的不是時候,現如今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又怎麼有資格進入?

如果唯一能將自己的牌位放進故宮,那應該在清朝滅亡之前就去世,但是這個時候的溥儀才7歲,一個完全不懂事的孩子。

連自己祖先的牌位都保護不好,乾隆的牌位都在國外待了幾十年才回到故宮。

八國聯軍侵華時乾隆牌位丟失,最後在德國被發現,被德國的一位牧師發現,因為不懂事什麼東西,被丟在了自己家的地窖中,幾十年之後再有心人的尋找下,終於找到,後來在拍賣會上被愛國人士以400萬元人民幣拍賣所得,交於國家。

(乾隆牌位)

溥儀死後也沒有葬入皇家陵園,而是被葬在華龍皇家陵園,一個以商業為目的的陵園。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羽評郡主


熟悉清朝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滿清十二帝”,故宮少的1個牌位會是誰?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末代皇帝溥儀,因為他被趕出紫禁城了,恭喜你!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上圖為滿文書寫的乾隆皇帝牌位)

滿清十二帝是哪12個皇帝?

滿清十二帝,包括未改國號時的後金大汗努爾哈赤,末代皇帝溥儀,他們分別是:1、努爾哈赤(天命);2、皇太極(天聰);3、福臨(順治);4、玄燁(康熙);5、胤禛(雍正);6、弘曆(乾隆);7、顒琰(嘉慶);8、旻寧(道光);9、奕詝(咸豐);10、載淳(同治);11、載湉(光緒);12、溥儀(宣統)。

以上是名義和實際上的皇帝,但故宮供奉的可不止這些牌位,一共有19個皇帝排位呢!

(▲上圖為滿清十二帝畫像)

故宮供奉的牌位最多時有19個

除了上面12個,名義上的清朝皇帝還有9個,加起來一共21個,其中1個是清成宗多爾袞,其他8個是努爾哈赤的先祖,都是追尊,一天皇帝都沒當過,名字大家都沒聽過,就不介紹了。

不過,多爾袞死後,他的侄子順治登基,跟他秋後算賬,把他的皇帝號給擼去了。

這些皇帝牌位被供奉在故宮的奉先殿。

奉先殿,顧名思義是供奉先祖的宮殿。跟太廟不同的是,太廟是作為“國廟”,進行國家層面的祭祀活動;而奉先殿是清朝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祭祀活動要豐富得多。

(▲上圖為故宮奉先殿供奉的皇帝牌位)

溥儀的牌位未被列入奉先殿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迫退位。

溥儀退位後,按照協議仍可住在故宮裡,但沒過幾年,馮玉祥就把溥儀從故宮裡趕了出去。

不甘做亡國之君的溥儀,後來又在日本人支持下,當了偽滿洲國的皇帝,但無論再怎麼包裝自己,溥儀也不是大清皇帝了,大清亡了那麼多年,他也無力恢復江山。

新中國成立後,溥儀成為普通大眾的一員,據說他曾提出要把奉先殿中的祖先牌位弄出來,放在自己家裡供奉,但沒有獲得批准,因為這些已經成為國家文物,不是他私人物品了。

溥儀一直活到1967年去世,他的身份是中國公民,當然不可能再進入故宮奉先殿。

(▲上圖為偽滿洲國皇帝溥儀)

於是,溥儀就這樣成為滿清十二帝中,惟一一個沒能進入奉先殿的皇帝。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真實上,清朝就11位皇帝,努爾哈赤只能算清朝的奠基人,皇太極改“金”為“清”,建立清朝,而順治皇帝是入關的第一位皇帝,摘老子的果實,被譽為“清世祖”。

世祖便是廟號,死後在家廟或宗祠中被供奉而稱的名號,再比如所謂的“千古一帝”康熙,康熙為年號,他的廟號叫“清聖祖”。


但是封建社會嘛,皇家特殊,所以家廟被稱作是“太廟”。明清兩朝的太廟在紫禁城,現在的故宮之中,現允許旅遊。

太廟中供奉的便是牌位+肖像,清朝滅亡後,太廟中只有10個牌位,唯獨缺少乾隆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乾隆”被人看上了。清朝滅亡,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太廟的掌事太監打算販賣文物,特地找上商人戴賽爾。

但是這人想收購乾隆的牌位,他祖上戴進賢曾是乾隆年間的天文官,如他意,成功盜取回德國,也像供奉先祖,供奉乾隆。


隨時間推移,乾隆牌位被丟在了地窖之中,在有心人的週轉下,2005年,才被拍賣回國,迴歸清太廟。

這樣一來,總共是11塊牌位,但為什麼少了一塊呢?因為溥儀不是皇帝

溥儀是末代皇帝,但他橫跨封建、民國、共和三個時代,人民當家做主,溥儀自然而然不可能成皇帝了。

1967年,溥儀病逝,但他也沒葬在清東陵和清西陵,在1995年,經過妻子李淑賢同意,溥儀骨灰才從北京遷往私企華龍皇家陵園,緊挨光緒的崇陵。

一直以來,溥儀再沒進太廟。不但沒進,在溥儀出獄後,請求故宮官方歸還祖宗牌位,那時候,故宮正在修繕和整理。但遭到了拒絕,因為那是屬於國家的文物,就連溥儀進故宮,也要買門票。


溥儀去世,愛新覺羅家族為他定廟號“憲宗”以及相應的諡號,但未被認可,純屬家族內部動作。

綜上,溥儀是所有清朝皇帝中唯一沒進太廟的人。


非常茴香豆


縱觀歷史,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起初國號為金,史稱後金,直到皇太極時又更改國號為清,之後稱之為清朝、大清,國運276年,共12帝(包括後金時期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

那麼,為什麼傳至12帝的清朝,現如今故宮當中只有11個皇帝牌位呢?這裡就要從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說起了。溥儀又稱清廢帝、清遜帝或宣統帝,清王朝末年的最後一個皇帝,1909年登基為帝,1912年退位,共3年,後也復辟過,最終失敗。

“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成為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又稱“康德皇帝”,期間一直到日本戰敗,先是被蘇聯紅軍帶走,然後又被押解送回國內,關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

被赦免後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新中國公民,並且開始相應的工作,直至去世。而他死後先是被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後又遷到華龍皇家陵園,所以,他的牌位是沒能進入故宮的,因此,故宮當中也就只有11個清朝皇帝的牌位。


悅安車生活


清朝共有12位皇帝,而故宮卻只有11個牌位,為何少了一個?

說到清朝,這個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它所發生的事情,與更往前的朝代相比,就像是在眼前一樣,大都可以瞭解到,可能這是正是以清朝為背景的電視劇那麼火熱的原因吧,清朝的那些事情在電視劇裡上演了無數遍,可有多少人知道清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呢?

於是,有人開始數了,皇太極、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宣統皇帝溥儀退位,清朝才真正滅亡,將近300年的時間,這一共是12位皇帝,可清朝滅亡後,在故宮的歷代皇帝的牌位只有11個,這是為什麼呢?

清朝是一個不斷興盛又不斷衰落的國家,他的衰落卻是讓中國受到了列強的侵犯,以及後來的一切,乾隆的自大,實行閉關鎖國,導致了落後,落後就等著捱打。

相信大家已經知道這些牌位少了誰了,自然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了,他退位之後,日本人找到他,幫他復位,實際上就是讓他當一個傀儡,等到新中國成立,算是一個新的時代,

而溥儀,既然清朝已然覆滅,他也只是一介平民了。

說起這些牌位,在八國聯軍的侵略下,有過一段波折,就是乾隆皇帝的牌位在這次的劫掠中消失了,說到這不得不為清朝感到悲哀,到最後連自己祖宗的牌位都保不住,如果真的有在天之靈的說法,乾隆知道後會不會吐出一口老血呢?

還好乾隆的牌位沒有丟失,在一個德國牧師無意間得到,放在了家裡的地窖裡,最後被人發現,就拿出來拍賣,畢竟是國家的文物,自然就將它買了回來,放到了故宮裡,這下子11個牌位也就齊了。

而溥儀曾經向故宮提出要求,要拿回祖宗的牌位,可國家怎麼會同意呢,這些都是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文物,只能歸於國家所有,所以將其拒絕了。

再說,一無所有的溥儀又有什麼能力能夠保護得了自己祖宗的牌位,就算到他的手上,不出幾天就被人“盜”走了。

自從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切齒於心愛之人被奪,一怒之下引清兵入關後,華夏大地就被雄踞在東北的女真人統治了將近300年,從努爾哈赤算起,清朝一共歷經12個帝王,然而最終卻被大革命的炮火轟下了臺,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

滿清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中國文明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這也是中國受盡百年屈辱的原因之一。不過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當中,有幾位皇帝也是可圈可點。如果將他們比做學生的話,康熙皇帝就好像是這12個皇帝中的學霸級人物,冷酷嚴厲的雍正帝也是好皇帝的典範,風流倜儻、聰明的乾隆皇帝應該是優等生。

新中國成立以後,紫禁城的皇家東西就成了國家的文物,被陳列在故宮裡,讓老百姓參觀瀏覽。包括這兩個朝代皇帝和皇后們的牌位,畫像。都按原來的位置進行擺放。其實在建國初期,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整理文物時,清代皇帝的排位是缺少乾隆皇帝的,所以當時乾隆皇帝的牌位一直是空缺的,直到2005年,有位海外愛國人士在拍賣會上以高價拍到了乾隆皇帝的牌位,將其送回了國家,故宮博物院的清11帝牌位才湊齊了。清朝共有12位皇帝,為什麼故宮卻只有11個牌位,專家:他不夠資格。

那麼乾隆皇帝的牌位是怎麼流落到海外呢?原因是到了溥儀皇帝被逼退位的那段時間,紫禁城的好多當差的宮人,看到清朝廷大勢已去,就紛紛想著給自己撈點以後餬口的資本,其中有一個管理皇帝靈位的老太監就悄悄偷了乾隆皇帝的牌位,把它賣給了一個古董商人,後來這個牌位就跟著一個德國商人流落到了德國。據說德國人一開始還是很虔誠的對待乾隆的牌位,逢年過節都會像對待自家祖宗一樣的祭祀、禮拜。到了後人手裡就不知所謂了,也不知是哪裡冒出來的這麼個外國古怪東西,被人直接扔地窖裡了。直到後來拿去給人鑑定,才搞清楚是乾隆老爺子的牌位,就拿到拍賣會上去了。國外華人看到了就以400萬高價收購回來,當初賣出去的老太監也不知賣了幾兩銀子。這買賣做的太賠了。

清朝11個皇帝的牌位都湊齊了,獨獨就是少了溥儀的,這個也沒什麼可奇怪的。因為溥儀雖然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但是他經歷了歷史鉅變,從封建皇朝一下進入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經過國家的教育改造後,溥儀已經蛻變成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公民,以前的那些皇權富貴早就煙消雲散了。

一個普通公民也是不可能以皇帝的身份將牌位擺入故宮的。所以清朝雖然有12個皇帝,但作為末代皇帝的溥儀牌位並沒有擺進去,最後只有11位皇帝的牌位在故宮裡供奉。大家認為溥儀的牌位適合放在故宮裡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