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總是做錯事,古人諫言,當思一生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明.陳繼儒

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胸懷寬大的聖人鳳毛麟角,我等皆俗人,俗人都不能免俗,所以好聽的話都愛聽,你批評我,心中第一反應必不喜,這是天性,無關對錯,即便冷靜下來會想明白,但那是以後的事。因此人過於正直,好惡寫在臉上,處處直言不諱,是要吃虧的,所以說剛正之人過不了當下。

為什麼總是做錯事,古人諫言,當思一生

反之,人過於精明,精於算計,滿嘴諂媚之詞,不實實在在為別人考慮,大家都不是傻子,總有一天會遠遠避開,所以說精明之人不得長久。

心裡精明,能看透是非,避免被人算計;外在渾厚,使人願意親近,圈子自然大了,機會自然也就多了。所以塵世間做人,內圓外方才是不敗之道。

為什麼總是做錯事,古人諫言,當思一生

“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過高,當原其可從。”——明.陳繼儒

不論教導孩子,批評下屬還是規勸朋友,都必須適可而止。既不能得理不饒人,也不能拿“我是為你好”這樣的藉口,絮絮叨叨沒完,要給人留下反思或者接受的時間和機會,否則必定適得其反。大家想象身邊,正反面的例子定然不少,在此不贅述。

為什麼總是做錯事,古人諫言,當思一生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明.陳繼儒

商議事情的人,要有大局觀,要全盤考慮,拿公司來講,議事者多為高層領導,定戰略,定規劃,定目標是其應該做的事情,也應當明白,只要做事必定有問題,哪有那麼多一帆風順,萬不可揪住某件小事不放,這樣做多了,結果就是離心離德,眾叛親離。

反之,實際做事的人,不要畏首畏尾,前後顧慮,踏踏實實做事即可,考慮太多,前怕狼後怕虎,反而是不負責任。

“不近人情,舉事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為人處事,需看得清,看得開,看得清處處皆是坦途,看得開何方不是妙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