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的周颠,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一尝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写过一篇《周颠仙人传》,记述了一个叫周颠的乞丐,以下从政治角度解读一下周颠的事迹,推测过度之处还请见谅。


周颠自称是南昌建昌(永修)人。14岁时得了颠疾(可能是癫痫),后来流浪到南昌,有时在市场上乞讨,有时为人打工。


大约30岁时,周颠开始有了奇怪的举动。每次南昌有新官上任,周颠都会去见他,对他说“告太平”!太平本是政治上的好话,或许周颠从此时起便养成了以表面奇怪的举动讨好官员的习惯。


1362年,朱元璋接受胡廷瑞的投降,来到南昌。将要回建业(南京)的时候,周颠出现见他,后来又追到南京去见他,也对他说“告太平”。大概朱元璋认为周颠的这种作风可以利用,和他进行了一些互动,比如灌他喝烧酒、把他扣在缸里火烧、让他绝食等等。周颠毫发无损,因此南京军民相信他“是出凡人也”(不是凡人),争相供养他酒食。如果朱元璋此时已经厌恶周颠,可以将其一刀杀死,而不必大费周章,这些举动很可能是朱元璋有意安排的表演。



【南昌的西山万寿宫,是当地的道教名胜。】


于是周颠开始发表更多带有政治意味的言论,如对朱元璋说“你打破一桶,再做一桶。”,暗示朱元璋可以一统天下。对青年说“噫!教你充军便充军。”似乎是让人相信朱元璋的征兵举动乃是命数前定。又对朱元璋说:“山东只好立一个省”,可能暗示当时占据了山东的扩廓帖木儿势力迟早会被朱元璋打败。


周颠与朱元璋的互动大约持续了一年,1363年朱元璋前往救援九江时周颠随军前往,又有一些激励朱元璋军队的举动。但朱军船队遇到江豚之类的水生哺乳动物时,周颠认为这是“水怪”出现,预示军队损折多,朱元璋听了下令将周颠投入江中。《周颠仙人传》是这样记述的:



朕曾谓相伴者曰:「其颠人无正语,防闲之。尚有谬词来报焉。」

当中江,豚戏水,颠者曰:「水怪见前,损人多。」
伴者来报,朕不然其说。颠果无知,弃溺于江中。
至湖口,失记人数约有十七八人。将颠者领去湖口小江边,意在溺死,去久而归,颠者同来。问命往者:「何不置之死地,又复生来?」
对曰:「难置之于死。」
语未既,颠者猝至,谓朕欲食。朕与之。食既,颠者整顿精神、衣服之类,若远行之状。至朕前,鞠躬舒项,谓朕曰:「你杀之。」
朕谓曰:「被你烦多,杀且未敢,且纵你行。」
遂茹糗粮而往。去后莫知所之。



【庐山上的御碑亭,朱元璋为纪念周颠而在庐山上立碑,永乐时期建亭护碑。】


按《周颠仙人传》的说法,朱元璋事前已经预感到周颠会说出“谬词”。而周颠被投江后又返回船队,之后告辞,再也没有返回。若真有此事,或许是周颠因动摇军心之语激怒了朱元璋而被杀,或许是周颠是因为别的原因而离开了朱军。


周颠与朱元璋的互动在明朝建国之前,但朱元璋正式公布他的事迹却在洪武二十六年了。根据《周颠仙人传》及解缙《天璜玉牒》的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冬天朱元璋患了“热病”,病情严重。这时一名法号显觉的赤脚和尚前来,称“天眼尊者”和“周颠仙人”派他来送药,朱元璋遂靠送来的温良药、温良石内服外用,治好了病。于是朱元璋下令在庐山为周颠立碑,派官祭祀,还写了《周颠仙人传》广为传播。这很可能是朱元璋为了证明自己有仙佛庇佑而放出的舆论。因为这段渊源,周颠之名遂为后人所知。


温长卿


周颠,没有名字,人们都认为疯疯颠颠,所以人称之为周颠、颠仙。明代建昌人(今属江西永修)。举止非同寻常,言语也不一般,善于画写人物画像,极为逼真。经常在皇城的五凤楼上自画像貌。洪武(1368-1398) 初,在南昌流浪讨饭生活,后不知所终。周颠故事散见于《明史本传》 、 《画史会要》 、《名山藏》 、明太祖朱元璋御制《周颠仙人传》一卷。

周颠,历史上确有其人吗?为了解开这个谜,可以先去看看这块还在的碑石吧。传说,周颠是从庐山仙人洞右侧的锦绣峰上得道升天的,所以对周颠有着渊源的朱元璋便决定在这里树碑建亭,纪念周颠。

民间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有一名叫周颠的疯和尚在洪都乞讨,在东华门拜见朱元璋,口唱"告太平"歌,意思是朱元璋定都南京,天下四海尽享太平。后来随朱元璋军队横渡长江,行军至彭泽小孤山时,因为江面上没有风,船则无法移动,没想到周颠遂站在船头,大喊一声,东风随之而来,朱元璋兵马所以才开始扬帆渡江。后来周颠辞别而离去,问其住在什么地方?周颠回答:"吾乃庐山竹林寺僧也。" 随之白云升起,周颠脚踏白云向庐山飞去。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特意派人来庐山,寻访周颠,但终究找寻不到踪迹。人们传说周颠已在庐山乘白鹿升天。朱元璋即建亭立碑,用来记载其事。

当年为建造御碑亭运送碑石材料的需要,在其西南方向二里多的地方,特意建造了一条小道直通山脚下,即"九十九盘御道",至今仍然存在。“御道”沿途有很多明代以来的名人石刻,又有如"庐山高"石坊等胜迹。

从御碑亭西行二里,即是传说中的周颠仙人,天眼尊者,徐道人和赤脚僧聚首的地方。这里在东晋就建有天池寺,宋代改称天池院。朱元璋为了报答周颠的恩情,同样对天池院大加修葺,并赐以美名"护国寺",后改名天池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他在庐山建立了御碑亭、访仙亭,重建了天池寺。

参考文献:

明太祖撰《御制周颠仙人传》,商务印书馆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周文博


季我努学社


大家都知道《倚天屠龙记》中,除了教主张无忌以外,下面还有光明左使杨逍和光明右使范遥,接着是紫衫龙王·黛绮丝,白眉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青翼蝠王·韦一笑四大护教法王,后面还有五散人:彭和尚彭莹玉、铁冠道人张中、冷面先生冷谦、布袋和尚说不得和周颠五人。其实光明左右二使、四大护教法王都是虚构的,而这五散人周颠却是真有其人。

说起这周颠,此人还十分了得,朱元璋曾经亲自为他写下《周颠仙传》、《赤脚僧诗》,还命人把这些诗文凿刻在石碑上,立碑于庐山之上,至今还在。据说朱元璋临死前几年,一直对他念念不忘。

有些野史上说,朱元璋之所以宠信周颠,是因为他的预测能力,还有一些令人信服的“法术”,而且他还向朱元璋进献过丹药。但是我个人却不赞同这样的说法。《明史》中说永修人“周颠”,既是“颠子”、又是和尚,还是道士,又被朱元璋认为“仙家”,他总是一语道破天机,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给朱元璋莫大的帮助。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做过什么事情呢。

周颠,乃是建昌人,周敦颐后裔。十四岁时得了怪病,成日疯疯癫癫,在集市上讨饭,嘴里总是说着乱七八糟的话,大家都叫他周颠。等到他三十多岁之时,只要新官上任,他都会到当地官府去求见,嘴里说着“告太平”。

后来朱元璋攻下南昌时,周颠又疯疯癫癫地去拜见朱元璋,嘴里说着“告太平”。后来朱元璋出行到南京,周颠又来到南京拜见朱元璋,并向他“告太平”。从这以后,周颠经常迎着朱元璋说“告太平”。

朱元璋对此十分恼火,叫人用大缸把他盖住,堆上木材烧火。大家都以为把他烧熟了,打开一看,却发现周颠一点事情都没有,头上还冒着热汗。众人大惊失色,朱元璋认为他不是非同常人,将他送到蒋山上寺庙居住。过了几天,寺庙里和尚来告状说,周颠因为跟小和尚抢饭吃,被长老处罚,一气之下便绝食半个月,竟然一点事也没有。

当天晚上,朱元璋赐给周颠上好的酒席饱餐一顿,吃饱后又把他关在屋子中一个月,不给他饭吃,一个月后安然无恙。

这故事传扬开了,诸军将士认为他是神仙,总是抢着做东,要请他吃饭。他每次吃饭,随吃随吐,只有跟元璋一起吃饭时,才规规矩矩,他在朱元璋面前唱歌:“山东只好立一个省。”然后用手画地成图,对朱元璋说道:“你打破个桶(统),做一个桶。”

《倚天屠龙记》中说周颠是个疯子,但是我个人认为他不是颠,不是仙,而是一个愤世嫉俗、装疯卖傻的道士罢了。


清风明月话历史


周颠真的存在。周颠一开始无名字,人以为颠,唤名周颠、颠仙。建昌人,据说是宋代周敦颐的后代。周颠一直说告太平,陈友谅来的时候他避开陈友谅却主动去找朱元璋。嘴里还是不停地说告太平,朱元璋把他关在一个缸里用火烤他,居然不死只是出了点汗而已。除此以外他水淹不死,绝食也不死。朱元璋和陈友谅决战时他告诉朱元璋天上没有陈友谅的位置。陈友谅败亡后周颠遁入山林。


古籍与历史


关于周颠这个人,我之前查询过相关史料,历史上的确是存在这个人的。

不过这个人应该并非是明教的五散人,只是元末起义军中的头目,该也算是明教中人吧。但是下场我记得不是太好,好像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