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兴啥啥不丑

兴啥啥不丑:这是洛阳话吗?是也不是,仅仅是洛阳人经常说的土话,全国人民都懂也会讲的土话。兴啥:就是“时兴”就是流行,流行的就是时髦,就是美,故有了“不丑”的隐晦语。

始于北宋而兴起于南宋的缠脚,竟然被民间大肆推崇,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出现了“三寸金莲”的标准,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历史的教训让人们感悟,流行不一定理智,时髦中渗透着假的美,害了她人也害了自己。

近几年,女孩子或女人越穿越露越来越透,被誉为美,“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笑不露齿、行不摆裙早已被列入封建遵从,这些历史的遗存,尽管被当代妇女所不齿,实际还在隐隐约约制约着我们的衣、行。当老人们还要拿这些礼教说事儿时,大部分人会讲这句俗语:兴啥啥不丑。

“投票选举”表达的是民意,实际早已被践踏,选个村长可深更敲门、半夜送礼,接受礼物的村民依然会大言不惭的曰:现在兴这呀.....实际是为了那点礼品,玷污了自己做人的良心,这样选出来的“恶棍儿”必然贻害大方。大家都用这句土语遮去“心秤”的倾斜,遮去面颊的潮红,阻挠了后来的汗颜发青。

老百姓最恨官方的弄虚作假,已经到了咬牙切齿的程度,可面对自己生产的“作品”,蔬菜种植的大量使用化肥,植物农药残留、快速养殖家禽等等,没感觉有啥不妥,依然还是:现在都行这。

“网络投票”是当今最时髦的游戏,从官方延伸到了民间,不管你主办方采取啥高级电脑控制,总是被快速破解。坚守良心、从不违背做人德行的君子,不齿为伍。可世间能有几许人做到君子那样慎言慎行?教人读圣贤书的先生开始利用自己的平台,令莘莘学子为自己的虚伪张扬投票。我们这些长辈也不惜沧桑的老脸请晚辈为自己拉票助阵,那些自认为的“学者”也蠢蠢欲动,毫不廉耻的请人点击鼠标。遮羞的烂铺衬(旧污布)犹如老太婆的裹脚布,说出来的话语自我感觉似“臭豆腐”:兴啥啥不丑啊,当今都兴这.....

明知不妥,依然前行,德行已被丑兴淡化,“你行我为啥不行”的理念在继续丑化着我们的心灵,教书育人的老师已忘却了尊称,人间“神灵”的医生已开始用“红包”挡遮腮红,清纯的高德人也自问:到底谁该治病?

“兴啥啥不丑”这句俗语,已不再是自谦,而是难于治愈的病菌在快速流行,我们的躯体在被吞噬,我们的灵魂在被这句俗语浸泡,站在讲台或会场最亮处的恁,腰板是否还是那么笔挺?恁是否也要把病菌植入孩子们清纯的眼睛还是要让下属不再有敬佩的目光,崇拜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