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郵票是如何拯救巴拿馬運河的?

一枚郵票是如何拯救巴拿馬運河的?

→ 導語 ←

在南美洲與北美洲之間,有一狹長的陸地,這就是著名的中美地峽。就是這狹長的地峽,隔開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人們早就想在中美地峽開鑿一條運河,把太平洋與大西洋溝通,成為南北美洲東西兩岸的捷徑。開鑿這樣的運河,當時有好幾個路線方案,其中最為熱門的有兩個:一個是巴拿馬方案,另一個是尼加拉瓜方案。

法國對開鑿這條運河很感興趣,並熱衷於路程最短的巴拿馬方案。1878年法國首先取得了在巴拿馬的運河開鑿權。1880年,法國一家公司承包了巴拿馬運河工程,經過測量設計後,便在1883年開始施工挖掘。但是,不久就發生了震驚法國的“巴拿馬醜聞”,該公司負責人賄賂政府高官的醜聞被披露,引起了法國政局動盪,法國不得不放棄這項巨大的工程。

一枚郵票是如何拯救巴拿馬運河的?

▲ 中美地峽


26歲的法國工程師瓦列拉參與了巴拿馬運河的測量設計,他不甘心巴拿馬運河就這樣夭折。為了巴拿馬運河的命運,他隻身來到了美國首都華盛頓,試圖說服美國接替法國,繼續修建巴拿馬運河。

美國確實非常需要一條溝通兩個大洋的運河,使美國的東西海岸有一條最近的航道,以免從南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繞道航行。但是美國人並不熱衷於巴拿馬方案,而對尼加拉瓜方案情有獨鍾。因為美國工程師們認為,在尼加拉瓜開鑿運河,路程雖然比巴拿馬方案長,但可以利用尼加拉瓜湖和聖胡安河,工程量卻較小,比巴拿馬方案更經濟實惠。對於尼加拉瓜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機。尼加拉瓜政府不遺餘力爭取把運河建在本國,甚至還派了許多人到美國活動,為尼加拉瓜方案奔走遊說。

一枚郵票是如何拯救巴拿馬運河的?

▲ 巴拿馬運河

瓦列拉雖然經過多方努力,但收效甚微,美國舉國上下選擇尼加拉瓜方案的呼聲仍然很高。1902年春天,美國國會準備就運河工程進行表決,眼看瓦列拉為拯救巴拿馬運河的奮鬥就要付諸東流。

真是無巧不成書,就在美國國會正式表決運河工程的前幾天,加勒比海的一座火山爆發了。中美地峽位於板塊的交界處,是火山多發區。火山活動對運河的影響可不是鬧著玩的。尼加拉瓜政府曾向美國保證,尼加拉瓜運河區所有的火山都是死火山,運河絕不會受到火山的絲毫危害。這次火山爆發,讓瓦列拉立刻想起了一枚郵票。幾年前,尼加拉瓜曾發行過一枚郵票,上面印有一座火山的照片,這座火山就是著名的摩摩通博火山,而它恰好位於尼加拉瓜運河路線附近。摩摩通博火山本來是一座死火山,但是,在郵票畫面上,郵票設計者剛好在火山頂上添了一縷飄煙,好像活火山一樣!瓦列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齊了90枚摩摩通博火山郵票。他連夜趕寫了90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話:“看這郵票,火山活動的官方見證。”90封信裡全貼上了有一縷飄煙好似復活的摩摩通博火山郵票。

不久,90位美國國會參議員都收到了瓦列拉的信,參議員們仔細審視了冒煙的摩摩通博火山郵票,經過慎重考慮後,他們全都改變了原來的主意。當進行表決時,美國參議院放棄了尼加拉瓜方案,決定接替法國,投資修建巴拿馬運河。

1914年11月15日,巴拿馬運河建成通航。它的開通,一枚小小的郵票起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