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改變世界航運面貌和貿易格局的兩條運河——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其實都由法國人費迪南·德·雷賽布發起。但他在其中卻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蘇伊士運河重新通航,巴拿馬運河功敗垂成。對雷賽布來說,真可謂成也運河,敗也運河。

蘇伊士運河:誰的搖錢樹?

進入19世紀中期,蒸汽機驅動的輪船大大改變了世界航運的面貌。依靠船堅炮利,英國和法國成為兩個世界性的大帝國,殖民地遍佈地球各處。大量資源和財富的流動使國際貿易變得越來越重要,航線變成帝國的生命線。當時世界,雖然主要經濟發達地區都位於北半球,但溝通世界的航線卻必須繞道南半球的好望角和合恩角,這從政治和經濟上來說,無疑造成極大的不便。要開闢北半球的全球航線,就必須打通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如果有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那麼歐洲通往遠東和中國的航線將縮短1100千米,其意義不僅僅是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古埃及浮雕壁畫

根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在距今2000多年前,古埃及就試圖修建一條從尼羅河到紅海的運河,這條運河終於在波斯帝國大流士大帝的領導下完成,為此付出了12萬人的生命。此後千年間,運河常因疏於清理而淤塞。公元767年,阿拉伯帝國崛起,哈里發為阻止叛教者利用運河,徹底填死了運河。自此以後,歐洲經由地中海和紅海連接亞洲的貿易,必須通過一段艱難的陸路運輸才能完成,歐洲逐漸失去了與東方的直接聯繫,直到1497年達伽馬開闢了非洲航線。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在麥可·哈特所著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瓦斯科·達伽馬名列第86名。

達伽馬的第一次航行路線圖。(1497年-1499年)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從18世紀開始,埃及多次易主,英法兩國都想染指這個黃金樞紐。1847年,埃及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著手運河規劃。法國駐埃及領事雷賽布子爵抓住時機,聯合埃及政府,共同組建了“環球蘇伊士海洋運輸公司”,並於1856年得到了開鑿運河的“優惠狀”。根據“優惠狀”,“環球公司”承擔運河工程費用,埃及官方免費提供土地,從運河開通之日起99年內,每年運河盈利的70%歸環球公司,15%歸埃及政府,其餘10%分屬創始會員。

要在渺無人煙的沙漠上以人力開掘出一條長達101英里的運河,技術上面臨諸多問題。首先是蘇伊士地峽缺乏飲用水,也沒有農作物,為了保障大批勞工的生活,必須先開渠引入尼羅河水。其次,要在運河北端的地中海海岸建築一座巨型人工港。在開始階段,食物和水都依靠駱駝運輸,雖然也採用了許多大型機械設備進行挖掘,但在持續10年的工程中,動用的埃及勞工仍然高達250萬,因嚴酷的施工條件,死亡率達5%。在付出極大的代價之後,蘇伊士運河終於在1869年11月18日正式通航。

為此當時的埃及政府舉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的通航典禮,各國政要雲集,為此造成的接待花費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地球的兩端互相變近了……西方與東方,互相靠攏,互相凝視,互相認同,互相祝福,互相擁抱!”主持運河工程的雷賽布無疑是典禮的真正主角,他得到了最崇高的讚頌,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人們甚至將其與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相提並論。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運河工程的最終花費超出最初預算一倍還多。當初預計建造費用是2億法郎,這筆資金通過發行股息為5%的股票來籌集。承擔運河建造任務的“環球公司”是一家股份公司,在它發行的初始股票中,除有少量的歐洲散戶,一半被法國投資者認購,一半由埃及政府持有。由於建設資金不斷追加,股票上市後,其價格走向每況愈下,5年時間,從每股500法郎跌到40法郎。隨著建造費用嚴重超支,公司不得不大量舉債。更糟糕的是,運河通航後,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獲得暴利,第一年不僅沒有盈利,反而嚴重虧損,股票價格也隨之進一步下滑。這對本來就已經債臺高築的埃及政府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作為“環球公司”的主要股東,埃及政府原以為這些股票奇貨可居,不曾想到頭來卻成為燙手的山芋。

19世紀初,為了爭奪對埃及的統治,英法之間長期明爭暗鬥,結果兩敗俱傷,反倒使埃及獲得了獨立。眼看在法國主導下,蘇伊士運河變為現實,英國自然不好受。因為與印度殖民地和中國有大量貿易往來,蘇伊士運河對英國的重要性怎麼高估都不為過。要從法國手中奪取運河的控制權,最簡單也是最無風險性的方法就是掌控環球公司的股票,而埃及政府的財政困難恰好提供了一個天賜良機。

作為建造蘇伊士運河的合作者,面臨破產壓力的埃及政府首先提出將股票賣給法國政府,但法國的政治家們並沒有藉此奪取這條國際貿易動脈的統治權,反而一直猶豫不決,與埃及政府討價還價。英國得到這個消息後,在第一時間告訴埃及,對於1億法郎(約合400萬英鎊)的股票轉讓價,“我們接受!”著名的銀行家羅斯柴爾德很快就提供了這筆鉅額貸款。英國終於成為環球公司的大股東,這意味著蘇伊士運河實際上已經成為英法兩國的共同財產,而與埃及沒有任何關係。1882年,英國直接出兵佔領埃及,徹底將蘇伊士運河據為己有。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新蘇伊士運河於2015年8月6日通航,通過時間由原來的22小時縮至11小時,從而使其成為世界上通過時間最短的運河。作為埃及經濟的“三駕馬車”(旅遊、外貿)之一,新運河將擴大運能,預計2023年的“過路費”將達150億美元。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運河自開通以來,一直為英法所控制,英國佔領埃及後,在運河區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1936年又簽定了英埃條約,肯定了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區的駐軍權。

二戰結束後,老牌殖民國家如英、法等受到很大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1951年10月,埃及廢除了英埃條約。1952年7月23日,以納塞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國。之後,於1954年10月英國同埃及簽定協定,同意分批撤軍。1956年6月,英軍全部撤離埃及,但蘇伊士運河仍為英法控制。英法為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策劃召開對運河實施“國際管制”的會議。10月13日,安理會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制度提案。在這種情況下,英法決定採取武力來解決問題。

10月29日–11月7日,英法聯合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第二次中東戰爭,也就是蘇伊士運河戰爭。結果埃及收復了西奈半島,並且贏得了蘇伊士運河的全部主權。在重新整修之後,蘇伊士運河於1975年6月5日又重新向國際社會開放。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蘇伊士運河戰爭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第二次中東戰爭形勢圖

從巴拿馬運河到巴拿馬醜聞

被遺忘的雷賽布

蘇伊士運河雖然並沒有給埃及和法國帶來多少現實利益,但卻讓雷賽布“譽滿全球”。對貴族出身並作為外交活動家的雷賽布來說,他看重榮譽遠勝過金錢。在蘇伊士運河完成之後,他又對開鑿巴拿馬運河產生了興趣。

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美洲已經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美洲是一整塊極其狹長的大陸,要從大西洋的東海岸到達太平洋的西海岸,所有船隻都必須繞過整個大陸,通過危險重重的合恩角。實際上,位於整個大陸最窄處的巴拿馬地峽東西長度只有幾十公里。因此,早在1534年,西班牙就進行過勘查,並在此鋪設了一條驛道。1850年,美國在巴拿馬地峽投資修建了一條鐵路。但關於修建巴拿馬運河問題,作為所在國的哥倫比亞始終對美國不能完全信任,因此,當蘇伊士運河通航後,他們與法國一拍即合。

1879年,74歲的雷賽布正式出任巴拿馬運河公司的董事長,整個法國都為此興奮不已。人們相信,這個宏偉的工程將會有一本萬利的經濟回報。包括雷賽布自己,很少有人意識到,巴拿馬運河絕不是蘇伊士運河的複製,因為複雜的政治和技術難題,這將是一次比蘇伊士運河更加可怕的冒險。位於原始熱帶雨林的巴拿馬地峽非常危險,當初僅僅為了修建那條鐵路,美國就付出極大代價,以至於梭羅批評說,“每條枕木下都埋著一名中國勞工。”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費爾南德·德·雷賽布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法國·1880年巴拿馬運河開鑿銀章

法國人是如此狂熱,3億法郎的股票很快銷售一空,許多普通市民為了買股票,幾乎掏空了自己儲蓄罐。資金到位,並不意味著運河工程可以開工。在此之前,運河工程許可證已經被投機者搶走,雷賽布不得不為此支付了1000萬法郎。接下來,是如何將大量的機械設備、施工人員和物資補給運送到施工現場。與美國鐵路公司談判後,又被敲詐了高達4000萬法郎(這條鐵路當初耗資僅750萬美元)。就這樣,在第一個工人到來之前,雷賽布就已經花掉了1/6的股本。

1883年,雷賽布在巴拿馬挖下了第一鍬土。他樂觀地預計,整個運河工程將在7年內完成,總體費用需要8億法郎。雷賽布為此又成立了一家建築公司,然後以這家公司名義發行了3億法郎的股票。手握6億法郎的自有資本,雷賽布認為資金足夠充裕。但隨著工程的進行,一切都遠遠超出當初的預計,工程預算如同一個無底洞,不管投入多少費用,轉眼間就化為烏有。雷賽布已經淪為這個宏偉工程的俘虜,為了不讓這個美麗的夢想破滅,他一方面要想盡一切辦法地去籌措新的資金,另一方面還要不停地編造大量的工程進展報告。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巴拿馬獨特的“水閘式運河”

施工現場的情況比財務狀況更加悲觀。巴拿馬地峽地形複雜,叢林密佈,潮溼悶熱,幾乎沒有什麼基礎設施。來自55個國家的4萬勞工一到這裡,便陷入困境。由於蚊蟲大量滋生,導致許多人死於瘧疾和黃熱病,施工進度緩慢。雷賽布照搬蘇伊士運河的經驗,試圖利用巴拿馬地峽的眾多湖泊修建一條海平式運河。直到工程進展了4年之後,才發現太平洋的海平面要比加勒比海一端低出20多釐米,這個重大失誤使4年的努力幾乎付之東流。就這樣,整整10億法郎消失在這片原始森林,同時還付出了幾千勞工的生命,而運河工程只完成了不到一半。

為了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雷賽布使盡渾身解數,屢試不爽的就是行賄和收買,用金錢去“說服”那些有影響的政客和新聞界人士,就連埃菲爾鐵塔的設計者埃菲爾也為他站臺。這種“以小博大”的手法為雷賽布帶來一筆又一筆鉅款。羅斯柴爾德嘲諷道:那些募集來的資金都“會被投到運河的無底洞裡”。追加的8.5億法郞又花光了,至少有1億法郎不知去向。到1889年,雷賽布山窮水盡,運河公司不得不宣佈破產,“巴拿馬運河”變成了“巴拿馬醜聞”。數十萬購買了巴拿馬股票和債券的市民血本無歸。雷賽布遭到審判,雖然最終免除了對他刑罰,但受此打擊,雷賽布不久便抑鬱而終。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當巴拿馬成為滑鐵盧,震動最大的莫過於法國政府,但幾乎所有重要的政府官員都不希望這場醜聞被公之於眾。一場暴風雨竟然悄無聲息地過去了。20億法郎打了水漂,整整100萬法國人失去了他們的大部分儲蓄。雖然法國政府於1894年重新組建了運河公司,但這個爛尾工程的前景依然渺茫。

實際上,美國對巴拿馬運河始終不能釋懷,特別是1898年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菲律賓之後。美國多次向法國表達了收購運河公司的意願,但均遭冷遇。美國假裝要修建一條與巴拿馬運河平行的尼加拉瓜運河,這對法國和哥倫比亞都造成極大的壓力。法國的處境猶如之前的埃及,最後決定以4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巴拿馬運河的相關權利轉讓給美國。但這項收購遭遇到哥倫比亞的反對。美國志在必得,隨後策劃了一場巴拿馬獨立的鬧劇。1903年,美國與剛剛獨立的巴拿馬新政府簽訂了運河條約,為此僅支付了1000萬美元。

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美國的介入使巴拿馬運河工程全面恢復。嚴格的預算和科學管理,再加上許多新技術的使用,工程進展順利。1913年10月10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宣佈巴拿馬運河竣工。不過,在這場盛大的典禮上,運河工程發起者雷賽布的名字已經被人遺忘。

世界上最重要兩大運河的開鑿者雷賽布,是如何被人遺忘的?

總長僅82公里的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兩條人工水道之一,這條黃金水道是如何建成的?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大衛·麥卡洛夫的The Path Between the Seas: The Creation of the Panama Canal, 1870–1914 詳盡回答了這一問題。該書曾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美國曆史學會頒發的弗朗西斯·帕克曼獎、塞繆爾·埃利奧特·莫里森獎和科尼利厄斯·雷恩獎。

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說過:“如果不是因為麥卡洛夫的這本書,美國國會就不會通過歸還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的決議。” 1977年,亦即本書的出版之年,卡特已經和巴拿馬時任總統奧馬爾在簽署了條約,約定在1999年以前,美國將逐步歸還巴拿馬運河的管轄權。在整個參議院辯論階段,麥卡洛夫書中的內容被反覆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