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大通州有不少的桥,有着被誉为“运河源头第一桥”的北关闸桥,造型华丽的东关大桥,设计精美的玉带河大桥……而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则是这座矗立在张家湾且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通运桥!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其实,在通运桥之前,这里是一座木桥,就在张家湾城南门外,辽代统和晚年(1005--1008年)间所开凿的肖太后运粮河自西淙淙而来,向东汩汩而去,因为越来越多驼载货物的车辆通过,木桥已经不堪其重,变得摇摇欲坠。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直到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内官监太监张华向皇帝奏请改建石桥,并且修一座三官庙加以镇护。皇帝批准此事,命修桥专家陈進儒监造,从三十一年(1603年)正月动工,直到三十三年(1605年)十月才竣工。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修建完毕的石桥十分漂亮,明神宗为其赐名“通运桥”,因为它横跨在肖太后河上,附近的村民又都称其为“肖太后桥”。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通运桥南北长十三丈,东西宽三丈,每边各有二十二根望柱,柱头上雕须弥座,坐上圆雕二十二个狮子,神态各异,活灵活现,可见明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再看通运桥身,为三劵平面桥,也就是三孔桥,桥中劵上拱两侧正中各有探海蟠角代须龙头一个,双眼注视水面,雕工非常精致!据说这个探海龙头是龙之一子,作用就是控制河水高度,当涨水时将多余的水吸入口中,若河水干涸时再吐出口中之水,保佑一方水土平安!在劵拱南侧下方,也就是在水下,还镶嵌着碑记,上书“清源陈進儒监造、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大明万历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05年,至今已有413年的历史了。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在桥的南北两侧雁翅金刚墙下,各有两只避水兽注视河流,这也是通运桥除了带生殖器的狮子外,另一大奇特的景观!因为很多桥都是将避水兽放在桥上游两侧,很少有上游、下游均放置镇水兽的,真的忍不住的想问一问古人,这样放置到底有何寓意!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要说这通运桥最具特色的地方,还有这每边的二十一块栏板,每块栏板内外都雕有海棠池,池内都浮雕宝瓶荷叶,叶脉纹都线刻而且不相雷同,古朴凝练,异曲同工。为什么说它最具特色,因为北京地区桥有千百座,而唯有此桥的护栏板是两面都有浮雕的花纹,让桥上行人、桥下过往船只的人都可欣赏得到栏板两面浮雕花纹,真是称得上北京桥之最了!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通运桥北端一丈处就是张家湾城城门楼了,轻抚城门上的青砖,踏上几经风雨洗礼沧桑而斑驳的通运桥,抚摸着桥上的石狮子,眺望肖太后河,微风拂过,好像隐约间听到了车轱辘的转动声,人潮的脚步声,小贩们的吆喝声,桥下船舶过去划破水面的声音……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虽然这里已经繁荣不再,但一块块青石,一只只坐卧在桥上的小狮子,都曾见证了它的繁华,而你我也了解了它的故事~

通运桥地址:通州区张家湾镇内

独家探访|四百余年的通运桥,沧桑背后的繁华谁人知

摄影:羿健

感谢曹志义老师提供的文献资料和讲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