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p20pro感光器很小,但拍攝能力很強,爲什麼單反不借鑑相關算法加強效果呢?

小k印像


我說個我認為很簡單的例子:雖然我沒用過華為,但是我把玩過朋友的mate10pro,相機裡可以設置光圈大小,是提前設置不像ipxs一樣是拍完以後才能設置。然後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幾里面最大光圈我記得是1.2還是0.8來著我忘了,然後我就想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目前市面上賣的單反鏡頭最大光圈也就1.2吧?人類歷史上好像沒做出過超過0.9還是1的鏡頭(此處數據如果不對歡迎大家指正),有可能數值記錯我只是說這個道理。無論鏡頭是不是徠卡調教過,拍出來畫質如何如何,我不相信那麼小的地方內還有地方做光圈的葉片。然而用超大光圈拍出來就是外行喜聞樂見的背景虛化突出主體,就是好看,這點上單反都比不了。

稍微有點攝影基礎的都知道,控制背景虛化也就是景深一般就與被攝物體距離,光圈和焦距有關。長焦自然比廣角虛化好這不用說吧?問題是什麼愛死小白兔這些不用說了,就相機隨便一個鏡頭出來都比手機整體厚的多,這方面出虛化不可能。其次大光圈什麼的我也不想說,手機本身寸土寸金的地方給你做光圈?這本身就是個笑話。距離可以自己控制,最後一個就是實打實比硬件。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APS-C肯定比不過全幅,就這些隨隨便便抽出來一個跟手機感光元件大小一比哪個不是碾壓?問題手機還能出來比單反虛化度更好的圖片完全是因為算法。

我用我朋友的mate10pro人像模式拍人,臉是實的,頭髮就虛化的不成樣子了,左右搖擺一下手機都能看到處理器計算完以後的虛化狀態,來的太不真實。單反一般是F4,大三元到2.8,定焦小於2,一檔比一檔好,每高一檔大光圈不知道得貴多少錢。然而手機的圖像處理虛化就像看多了的濃妝美女,一下子無所謂,看多了要吐。雖然哪怕F4光圈單反拍出來虛化都沒那麼強烈,但是單反貴在真實,一切都很自然。

那些說到單反學手機的人,做個對比吧。手機端最貴ipxs max 256G 一萬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佳能一支“愛死小白兔”應該是一萬五左右吧?這還只是一支鏡頭。讓貴的學便宜的沒道理吧?哪怕你是徠卡


我是影帝戲路寬


很多人其實是有一個誤區,認為通過軟件算法合成的圖片就是好的方法。其實不是。通過算法分析之後合成的圖片,無論如何都會損失一部分元素。

今天的智能手機在算法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突破,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是完美的解決辦法,甚至部分智能手機的算法過度,導致了失真現象嚴重。

在算法之下,美顏、磨皮、瘦型等方面已經很成熟了,但是部分智能手機並沒有還原真實數據與現實環境的能力。華為P20 Pro還算非常不錯。

華為P20 Pro厲害之處並不僅僅在攝像後期數據運算與處理能力,還在於其在硬件上的優勢,“自家處理器+專業攝像頭模塊+更加專業的運算能力”才使得其攝像功能非常強大!

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華為P20 Pro依然沒有達到真正的單反相機的級別,也不可能達到如此之高的像素能力與撲捉能力。

而事實上,單反相機靠的元器件超強性能和鏡頭技術,再加上環境匹配,以及人為能動性因素,才會排出高質量的照片,其實比“算法”更符合攝像藝術的需要!

所以,即便華為P20 Pro如此強大的算法技術,能夠通過算法處理得到具有極佳的藝術圖片,但是依然不適合單反相機拍攝!

單反相機追求的是現實場景的瞬間凝固,是一種藝術表達與表現,而不是靠後期運算合成得到非藝術作品!


唐氏二少


單反不需要也絕對不會將這種算法引入拍攝程序中,那是對相機的侮辱。

華為P20 Pro的拍攝效果在手機中比較也許算是好的,在單反中根本不值一提,單反何必向一個效果不如自己的產品學習如何調校照片呢?單反的鏡頭更精細,具有細分的特性,根據不同場景選擇不同鏡頭,只需要一個鏡頭,根本不需要考慮多鏡頭融合的問題,焦距在單反面前只是換一個鏡頭的問題,沒有手機上解決起來那麼複雜。

P20 Pro的算法如果只是單純的48M像素直接出片,其實效果和其他手機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是像素更高,允許更大的放大級別,以及變焦的問題,其他方面別無特色。特色在於AI拍攝模式下的顏色調校和超像素合成照片。超像素合成不用說,單反但像素超大進光量,照片的質量根本不需要超像素合成來保證。至於顏色調校,單反作為專業拍攝器材,即便是入門級單反,其設計思路也必然是記錄光線最原本的樣子。華為的算法強行提高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甚至都不算是高階的PS技巧,是最基本的圖像增強算法,而這種算法嚴重改變了拍攝時候的環境和光線,根本沒有記錄的作用。

想要優質的照片,單反保存raw格式,回去用後期軟件修,只要構圖沒有問題,具備後期知識,個頂個比P20 Pro拍出來的好不止百倍。如果沒有修圖的技巧,也沒有什麼拍攝的技巧,對專業拍攝不感興趣,那一個手機的攝像頭夠玩的了,不需要折騰單反浪費錢。單反記錄的大量光線數據,就是為了方便攝影師調整修正,攝影的樂趣也就在這裡,所以請不要用一個傻瓜算法來侮辱專業攝影。


榻榻米的榻榻


大家好!我來談點想法,歡迎批評。

我用華為P20pro已經三個月了,較過去用的蘋果7plus,華為P20pro的攝影功能強大了許多,幾乎接近部分卡片機的的水平。恰好我也是徠卡用戶,雖然華為P20pro的計算方式由徠卡提供,也就是華為的照片顏色與徠卡接近,但是照片還是不能放大看,噪點太大。

前天我跟賣徠卡的老闆進行對話,我的本意是華為可以嘗試與徠卡合作生產卡片機,我認為卡片機將成為未來的新寵。理由是預測不用多久相機的感光元件會出現革命性改變。也就是小底也能出高清畫質。那位老闆非常意外地提出,將來畫質要求不太高的相機將被手機取代。我想這是有道理了的,如果手機攝影可以達到卡片機的水平,誰還願意多帶一隻相機呢。

單反相機的攝影優勢網上已經有很多陳述,本人同意大家的觀點。但是單反的消費群體會被微單微電相機衝擊已經出現。只要有市場,鏡頭群不是問題。微單相機將來一定會有很棒的鏡頭群支持。某種程度講,單反沒有必要借鑑手機相機的算法,果真如此那還叫單反嗎?它有它的固定用戶,如同我和我的朋友堅持用旁軸相機,這是一種興趣愛好,與相機無關。

總之,手機拍攝將逐漸成為主流,而手機拍攝畫質必將大大提升。


庸人良品


根據我的p20pro的使用經驗,也說兩句。各位大咖和專業人士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但我的角度可能會有不同。

我是從手機攝影起步的,準確的說是華為p20pro讓我喜歡上了攝影,有些手機片子個人感覺也不錯,所以從心眼兒裡說非常喜歡這款手機。但不能忍受的是真的AI調校色彩過豔,夜景也並不是非常穩定,所以跟多數人的選擇一樣,後來把AI智能直接關掉,我想這就是所謂算法的劣勢吧。關於硬件大家都沒什麼爭議,但是在算法方面如果有共同的部分,如果手機確實有優勢,單反廠家肯定不會放過,軟件人才多的是,不會說手機廠家的技術開發就一定強大過單反廠家,這點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再說了,華為拉著徠卡做背書,徠卡本身就是單反廠家,所以豈不是華為還是借鑑了單反的算法?那就沒有爭論了,皆大歡喜。

個人的經驗告訴我,在驚豔手機拍攝效果的同時,一個認真的攝影愛好者一定會是手機和單反或者微單並用,不同場景不同焦段不同題材不同階段應用不同的器材,並認真遵循攝影的基本道理,不是糾結於單反還是手機,更不是糾結於算法還是光學硬件。

PS,我之所以參與這個話題,就是現在已經進入了認識到手機的優勢和侷限,認真的開始選擇單反了器材了,出於預算和拍攝目的等多種考慮,作為入門者,目前在佳能6D2和索尼A7M3之間糾結,敬請各位高手給點寶貴意見。

附兩張華為p20pro的片子

p20pro夜景拍攝飛機航軌

p20pro拍攝北大未名湖博雅塔

歡迎手機攝影愛好者關注我,多交流哈


手機攝影學習記錄


單反也有算法,但是他們的算法都是力求表現真實,而不是如同手機一般力求美顏瘦臉。一般用單反都是希望保留最原始,最真實的信息。所以註定單反很少採用手機算法。


科技九一哥


上學的時候,只有學渣跟學霸比,沒有學霸跟學渣比。

玩相機的,殘幅的跟全幅的比,全幅的跟中幅的比。小光圈的跟大光圈的比,狗頭跟紅圈頭比。沒見過反過來的。

你比,說明你不如人家。誰會在乎一個弱雞呢?



額撕倪大業啊


看這麼多人回答,我覺著想笑。單反jpg直出,確有自己的算法。但是單反的原則並非是好看,而是真實記錄,儘可能多的保留細節和原始數據,故此不僅不漂亮,還灰濛濛的不好看。加了對比度,或者加了飽和度,又或者增加銳度,……所有的這些,都是有損p圖。你覺著好看,只是你喜歡而已,口味的事有喜就有惡。放在raw來看,這都不是事。

回到題主的問題,相機本來的作用是真實記錄,保留最大細節。故此單反作為專業,自然有專業的道理,想ps漂亮,就留給電腦軟件和ps高手慢慢去做。

手機照片,這些算法都儘可能讓一些細節丟失,在小屏幕上看沒啥問題,放大看看,沖印大幅出來看看,慘不忍睹,


tony0707


手機是軟件算出來,也就是模擬出來的效果。

單反是大鏡頭光學產生的效果是完全二回事。

但是測光和白平衡,我覺得手機確實也做的不錯。

科技在進步確實也是實際情況。


小呆大


原因很簡單,單反的優勢是後期的寬容度,所以基本重要的片子都會用raw格式拍,而raw格式就是純正的由光信號轉換成的數字信號,可以在圖片畫質基本沒有損失的前提下做後期處理。雖然RAW格式能做的後期處理,JPEG格式同樣都能做,但是JPEG後期處理是以損失畫質為代價的,有時候拍一張照片是沒有ng的機會的,而raw格式可以通過後期圖像處理軟件一定程度上挽救廢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