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二戰時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電動車集團董事


蘇軍和美軍對付日本人不同的結果是因為雙方的作戰地點不同。一直以來大家覺得蘇軍打日軍似乎都是輕而易舉的,而精兵強將的美國和日本人作戰反而處處碰壁,這其中難道是蘇聯人的戰鬥能力真的比美國人強嗎?還是另有別的原因。其實蘇聯和美國與日本作戰不同的戰況在於兩個國家的“地理”不同。

蘇聯和日本人的戰爭,據我所知基本上只是在平原地帶的戰爭。比如中國遼闊的東北平原地帶,比較適合大兵團,坦克群作戰,這恰恰是蘇聯的長處,日本的短處。

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諾門坎戰役”,日本人“北上”的第一步,但可惜被蘇聯揍的連他媽都不認識。蘇軍在這次戰鬥中出動了大批量的坦克群,朱可夫元帥親自指揮。而日本軍只有少量坦克,甚至那些坦克在蘇軍面前都不能稱為坦克,結果日本精銳師團損失殆盡,蘇聯傷亡極少,戰爭成為了一邊倒的“屠殺”。從那以後日本人再也沒有膽量重提他的“北上”,轉為南下。


美軍和日軍戰鬥則不痛,這兩個國家的戰鬥不是發生在島上就是發生在海上,根本沒有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參戰。日軍巧妙的利用地形和美軍戰鬥,硫磺島,沖繩島戰鬥都是如此,日軍甚至在高山裡面挖洞來防禦美軍的火力。美軍上了島,許多和日軍展開了白刃戰,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英雄無用武之地”。

所以美軍和蘇軍對日作戰結果不同,其原因不是美軍不如蘇軍,而是真正的“天時不如地利”。我想如果把蘇軍換到太平洋戰場上面來,他們的結果也不會比美軍好。說到這再插一句,二戰末期,蘇軍和日軍的虎門要塞戰役,日軍一千人依靠地形阻擋了蘇軍萬人精銳。


一樹梅花一放翁


原因很簡單,美國人碰上的全是日本的精銳部隊,也就是傳說中的老鬼子。而蘇聯打過來時,當時的日本關東軍基本上是新兵蛋子,戰鬥力完全不同。

二戰日本的軍隊編制是以師團為單位,一個師團大概是二到三萬人。而中國戰場上,還沒有成編制殲滅一個師團的記錄。

在臺兒莊戰役,日本的第十師團遭受重創,但還是逃了出去。在江西,薛嶽將軍用四個師包住了日本106師團,眼見就要全殲一個師團了,結果人家空投基層指揮員,重新組織,又逃了出去。

這些基層指揮員,就是超級老鬼子,也可以說是蘭博級鬼子吧。

日本一個師團包括各種兵種,比如騎兵、工兵、戰車、炮兵,就是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要全殲確實很難。

日本有數百個師團,有的是很厲害的,有的是魚脯。

怎麼區分呢?看番號,一般來說,數字靠前的就是精銳師團,稱為一等甲類師團,從第一師團到第十一師團,十二、十四、十六、十九、二十師團。這些師團裝備精良,而且士兵是受過訓練的,編制也是滿員的。

這裡面的第四師團是大阪師團,據說是其中戰鬥力最差的,因為都是大阪的商人過來的,作戰意願不強,但其實也是很兇的。

我們再看日本關東軍。一開始,東北是日本最重點搞的地方,精銳部隊全在東北,在1941年,關東軍的師團是1.8.9.10.11.12.14等等,這些基本都是甲等師團。

再到蘇聯來的時候,我們看看是什麼師團呢?

39,63,79,107,108,112……

全是雜牌部隊,裡面是招來的新兵。

那甲等師團去了啊?

大部分甲類師團抽調到了太平洋戰場,跟美國人打去了,只有第三師團留在中國。幹嘛呢,它的任務是攻佔我們中國的陪都重慶,當然沒攻下來。

而到了後期,美國要登陸,日本進一步把關東軍的物資調到了日本本土,準備玩一億玉碎。這時候的關東軍兵力還很多,七十萬,但都是菜鳥部隊,很多都是日本在東北的僑民,還有一些是文職人員,基本沒有作戰能力,配置的武器也極差,有的還拿竹槍呢,好東西都送到日本本土的啊。

所以蘇聯才能夠掃落葉一般,無往而不利。美國啃的全是硬骨頭,自然就吃力很多。


腦洞歷史觀


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戰場不同。美軍打鬼子的地方通常都是在海島,叢林等熱帶,亞熱帶地區,那裡的地形複雜,不適於機械化部隊的大規模使用。因此,美軍在裝甲力量上的長處被地形削弱了。反觀鬼子軍隊,雖然裝甲力量薄弱,但是得益於地形優勢,使得士兵的精確射擊能力得以發揮。鬼子的三八大蓋有效射程比加蘭德步槍要遠很多,因此打一戰式的陣地戰鬼子是不怕美軍的。加上鬼子兵悍不畏死,每一次的萬歲衝鋒都是美國大兵的噩夢!因此,在硫磺島,瓜島等陸地戰役中給予美軍大量殺傷。

而蘇聯打鬼子,不算最後一週對日宣戰,單說諾門坎戰役,戰場地形平坦,很適於裝甲力量的大規模使用。而且日本人的豆丁坦克皮薄餡大,完全不是T26的對手,再加上蘇軍統帥是超牛的朱可夫,即便1939年的關東軍依然精銳,但是戰爭理念和裝備的差距,使得諾門坎戰役中蘇軍打鬼子跟屠殺一樣!

另一方面,雙方面對的士兵精銳程度不同。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地面部隊基本都是從侵華現場上抽調出來的,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戰鬥意志堅定,悍不畏死。而戰爭快結束時,蘇軍面對的關東軍基本上都是在東北殖民的日本農民,或者朝鮮人,沒有實戰經驗,部隊士氣低落,武器裝備匱乏。其精銳力量都被侵華戰場和太平洋戰場抽走了,在面對攜打敗德國之威的蘇聯機械化部隊時,其下場可想而知!

在這裡還要說一句,蘇聯人在二戰快結束時在東北做的事情真他媽操蛋!!毛子無論披紅皮還是白皮,都和野獸無異!


紫苑12


所謂戰爭的難易,是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的,你把適合山地作戰的部隊拉進叢林,把叢林部隊拉到沙漠,戰鬥力都是要打折扣的,不同時間和空間戰鬥做比較沒有可比性。

蘇聯隊日作戰分為兩部分:諾門坎+蘇聯出兵東北。

諾門坎戰事於1939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日、俄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以蘇聯朱可夫元帥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喬巴山元帥為領導的蘇蒙聯軍),但日、俄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大敗結束。日、俄雙方此後在二次大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戰並攻擊偽滿洲國的八月風暴行動為止。諾門罕戰役使東北關東軍向西侵略的企圖徹底落空,進而促使日軍不得不放棄"北進政策"而選擇"南進政策",進攻太平洋諸島,偷襲珍珠港,最終導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滅。諾門坎戰事日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日軍不具備大規模機械化作戰的能力。日本帝國的崛起,主要是明治維新之後兩場海戰:甲午海戰、對馬海戰。日本的崛起就是海權的崛起,因此日軍大本營重視海軍輕視陸軍。日軍的坦克、火炮、輕武器裝備都遠遠不如蘇聯,二戰最差的輕武器設計,日本佔了半壁江山還多。大規模機械化作戰肯定不是蘇聯的對手。


1945年8月9號,蘇聯出兵東北。貌似日軍在東北有24個師,七十多萬部隊,但實際上日軍為了應對太平洋戰爭,保衛本土作戰,早把精銳的日軍部隊和物資,調往太平洋戰場,留在東北的都是老弱病殘的倉促組建部隊,以及日本駐東北的屯墾移民,真正有戰鬥力的日軍不過七八個師,他們的戰鬥力可想而知。蘇聯部隊通過對德艱苦卓絕的戰鬥礪練,戰勝了裝備精銳的的德軍,損失慘重,但是活下來的都是精英,戰鬥力空前的強大,戰鬥力的一增一減,兩支部隊戰鬥力自不用說。

美軍太平洋作戰。

諾門坎戰鬥的失利,讓日軍改變了北進政策,而開始南進政策,最終因為日軍的戰略運輸線被美軍切斷,而挺而走險發動了“珍珠港”事件,讓希特勒痛罵日本是豬一樣的隊友,也讓美國假裝被迫加入二戰。美軍的機械化部隊實力低於德軍,與蘇軍在伯仲之間,但是美軍面對的是日軍傾國力而建造的聯合艦隊,美軍經過艱苦卓越的海戰,終於在中途島戰役,徹底扭轉了戰局,打敗了日軍海軍聯合艦隊。陸軍方面,日軍為了防禦本土作戰,把精銳的部隊都調集到天平洋島嶼,並修建了眾多的防禦工事。美軍越靠近日本本土登陸的作戰,遇到的阻力越大,日軍具有亞洲軍隊韌性的共性,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戰死率極高,美軍損失也很慘重。美軍每一次登陸作戰,登陸簡單,但是要消滅島上的日軍,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僅硫磺島作戰,美軍損失將近三萬人。美軍最終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需要軍隊就要250萬人,裹屍袋都已經準備幾十萬件,最終因為原子彈,日軍投降,而戰爭結束。

戰爭是殘酷的,絕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也不像遊戲裡那麼刺激,戰爭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汙點。


三月風子5II8


這並不能說明蘇聯軍事就比美國厲害,簡單來說蘇聯打的是日本沒落時期非精銳的陸軍,而美國打的日本巔峰時期的精銳海軍和陸軍,日本都是一個日本,只不過打架的時候,日本甚至將防禦蘇聯的精銳部隊都調到美國去了。

美軍和日軍之間的較量

儘管美國在二戰時期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但是美國還沒有來得及時間確立自己的地位,1941年12月日本就發動了偷襲珍珠港事件,雖然很多人在事後都認為日本是愚蠢的,以日本的國力是無法打過美國的,但是日本願意賭上一次,戰爭並不完全等同於綜合國力,就像甲午戰爭日本戰勝清朝,一樣,日本只不過又一下了一遍注。

然而實際上日本以極其輕鬆的代價擊沉和擊傷美軍戰列艦8艘,擊毀擊傷飛機260餘架,整個太平洋艦隊基本被摧毀。

於是美國開始展開反擊,但是當時美國的戰略是先歐後亞,先把精力都放到對付德國上,而亞洲則採取以支援中國的軍事以牽制日本。

所以,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強多少,日本不但有自己的陸戰隊,還將很多在中國戰場的精銳師團調到太平洋戰場,而海軍方面,日本觸動艦艇232艘,航母10艘,盟軍艦艇219艘,航母三艘;空軍方面日本有戰機1540架,美軍有646架。

從這個對比來說,美國並沒有佔多少優勢,反而在航母和空軍方面還差了一點。

但是縱橫認為美軍能夠擊敗日軍,還是在於情報部門比較先進,尤其是1942年竊聽到日本打算偷襲中途島,所以,中了美國的埋伏,在該次戰役中,日本四艘航母被擊沉,日本被迫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然而,美軍從1942年打垮日本還是用了三年時間,在這三年裡,美國每前進一步都受到了日軍瘋狂的阻擊,直到1945年美國扔下原子彈,戰爭才算徹底告一段落,可以說,日本是一個戰鬥力很強的國家。

為什麼蘇聯打日本很容易呢?

其實蘇聯並沒有針對日本的本土作戰,也沒有跟日本的海軍交戰,蘇聯面對的只是日本留在東北的七十萬殘餘關東軍(精銳已經調走)。

為什麼日本將大批量的軍事火力放在了對美上,而沒有對蘇聯採取有效措施,其實在此之前,日蘇之間有一箇中立條約,雙方保持中立,因為當時蘇聯西線要面對德國,如果陷入兩線作戰,那麼蘇聯很可能會崩潰,和日本簽訂條約後,日本才開始放開手腳發動太平洋戰爭。

蘇聯就像德國撕毀條約進攻他一樣,也撕毀了和日本的條約,所以,日本缺乏防禦蘇聯的準備(當然這是他活該的,日本就擅長不宣而戰,什麼武士道精神,純粹就是無恥)。

另外,時間節點上也是日軍最為消沉的時候,美國在日本扔原子彈是在1945年8月6日,日本就已經開始打算投降了,結果蘇聯在8月8日對日本宣戰,開始打擊關東軍。

這個時間節點來說,日軍也沒有精力再繼續作戰了,如果日軍要是巔峰時期,或者精銳都在的也不可能打過蘇聯軍隊,但是至少結果不會這麼慘!


史論縱橫


所謂蘇軍打日本容易,美軍打日本艱難,這是由於戰爭形態的不同造成的錯覺。

先來說美軍為什麼打的艱難。自從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日軍就把海空軍的大部分主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甚至在太平洋戰爭開局之初,打得美國太平洋艦隊喪失戰鬥力三個月之久。如果不是南雲中一做賊心虛般的懦弱,可能日軍有可能會重演日俄戰爭的勝局,即一戰殲滅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

即使,珍珠港的偷襲沒能獲得最大的效果,但仍然讓美軍損失慘重。而在南洋戰場上,日軍的陸軍還海軍們通力合作,就一件事,佔領地盤。英國殖民軍隊被打得丟盔卸甲,在菲律賓美軍也再次遭遇敗績。

在馬來半島上,甚至出現日軍的自行車部隊追著英國人的機械化部隊跑的戰爭奇觀。這說明一點,即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投入的不管是海軍還是空軍或者是陸軍部隊,都是戰鬥力相當強悍的部隊。尤其是在太平洋上的島嶼中,日軍只調集甲種乙種師團上前線,

這些部隊戰鬥力強悍,中下級指揮官能夠衝鋒在前,一般官兵悍不畏死,海軍則會盡力給陸軍和陸戰隊提供火力和其他技術裝備支持,可以說是日本軍隊的精華所在。所以美國軍隊在初期的跳島作戰中傷亡慘重,雖說美軍財大氣粗,火力傾瀉都不不叫事兒,可是在悍勇的小日本面前也不免有些發虛。

而蘇軍出兵東北進攻關東軍則是另一番局面。首先,東北是中國戰略的突出部,白山黑水,多縱橫大平原,適合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縱橫奔馳,利於大兵團決戰。在太平洋上的一個個島上只能是添油戰術的打,不可能幾十萬人大會戰,估計有的島嶼都裝不下那麼多人。

蘇軍是在結束歐洲戰場的戰爭之後才調集重兵集團到了遠東地區,並且派出了威名赫赫的蘇軍戰將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親自指揮戰鬥。大軍人數接近百萬,天上有上千架戰鬥機,地上有幾千輛坦克大炮,並且蘇軍的坦克是又結實耐操、火炮口徑大殺傷力足的t-34系列,這種坦克打日本坦克簡直就是筷子筒豆腐,一打一個穿。

況且,蘇軍的戰役能力和蘇軍將領的戰術指揮能力,經過蘇德戰爭的洗禮,絕對是世界一流的。這和剛剛開展之初的蘇軍簡直就是一天一地的差別。

對手如此強大,關東軍自身呢?隨著日本戰略局勢的惡化,關東軍從皇君之花逐漸變成了皇軍之渣。

太平洋戰爭開始之後,日本關東軍就響應大本營的號召,把最能打的主力師團都抽調到了太平洋戰場,好鋼用在刀刃上嘛,美國鬼畜的小名就是刀刃。到了1945年1月,美軍日益逼近日本本土,關東軍這座戰鬥力輸血機自然得瘋狂開動。到了4月時,美軍攻佔沖繩,開始大規模空襲日本。

日本國內開始集中主力準備其所謂的本土決戰,要一億國民總玉碎。大本營又從關東軍抽掉了7個師團和關東軍所儲備的近1/3戰略物資回日本本土備戰(航空揮發油2萬千升,普通揮發油3萬千升,彈藥13個師團會戰份額)。

關東軍眼看著快被抽乾了,萬一蘇聯人打過來,或者是中國軍隊大舉反攻中國東北可咋辦?沒辦法,臨時組建吧,日本當即召集在東北的退伍軍人25萬人,又召集後備役甚至是當地的僑民來加入關東軍。反正能抓來人就能當兵,管他什麼樣子,甚至抓了部分偽軍補充進戰鬥序列。這樣來看,關東軍的人數迅速膨脹,兵力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但實際上,

其中的有作戰經驗的老兵不足十萬人,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況且武器裝備嚴重不足,士氣低落。就這樣一隻軍隊面臨著已經成為世界一流強軍的蘇聯軍隊,作戰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愛歷史


諾門坎戰役前後,蘇聯軍隊也不敢惹日軍,甚至打的很艱難,因為當時日軍最精銳的部隊都在中國。諾門坎,第七師團26聯隊,創造了一個奇蹟,竟然用燃燒瓶幹掉了蘇軍83輛坦克。隨後蘇軍改變坦克裝置才能扭轉戰局。日軍第六師團,南京大屠殺兇手,徐州會戰主力,大武漢的佔領者,也是中國軍隊最想消滅的一個惡魔師團。而在日本人心目中,大半個中國都被第六師團打下來了,是日本帝國的“戰績最強”的師團。

隨著日本為了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把軍隊調往亞洲南部,甚至澳大利亞及周邊國家及太平洋各島嶼,乃至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拉進戰爭,最精銳的甲乙丙丁師團幾乎全部從中國調走了,留下的固守東北的幾乎是老弱病殘或者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兵,1945,蘇聯的軍隊裝備已經領先與日軍了,收拾在華日軍就有如摧古拉朽之勢啦!

反之就是日軍最優秀最能打的師團都調到太平洋戰場了,美軍打的就相當艱難啦!每奪下一個島嶼,美軍的傷亡代價都是巨大的!


龍飛鳳舞37


這樣的問題其實從美日蘇三方面來分析的話就很好理解。

先說日本,在二戰後期的日軍戰鬥力和戰爭初期的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要知道日本受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的影響,軍隊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一開始中國根本就不能或者俘虜日軍,足以看見日軍的心理素質。而且這時候的日軍都是經過長期訓練的,在和美國作戰的時候,也是把日軍的甲級師團基本上全部派到太平洋戰爭中,所以在戰爭初期的時候,日本是佔據了上風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都差點被打光。而到了後期,日軍由於在太平洋上失利,把在中國的主力都掉到太平洋戰爭中,現在一些史料表明日本的甲級師團基本上都是在太平洋戰爭中消耗的。後期的日軍很多都是一些小孩子,沒訓練幾天就拉到戰場上,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了。而且長期的消耗戰爭,日本的後勤補給也是大問題,戰爭資源消耗殆盡。所以當關東軍面對蘇軍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還手之力的。



再說美國,美國一開始受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影響,太平洋艦隊沒有時間來還擊,所以一開始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幾個月沒有還手之力。但是美國當時已經是世界強國了,反應速度還是很快的,隨著美國開始部署反擊,日本也慢慢落在下風了,中途島戰役也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之後的日軍基本上就不是美國的對手了。其實日本和美國打本來就是冒險,不論從經濟,軍事,資源等等各個方面來說,日本都是落下風的,可能佔據優勢的就是日軍的軍事素質,不得不說日本軍隊的軍事素質要比美蘇都強。但是沒辦法硬實力敗在那裡的,日本戰敗也是遲早的事。也正是因為日軍的強悍,才導致美國軍隊一開始受挫,美國人是很怕死的,看到日軍抱著炸彈衝進來就都慌了。



最後說蘇聯,要知道蘇聯出兵東北可是號稱百萬大軍,天上上千架飛機在掩護,天上幾千輛坦克,上百萬大軍,這樣的架勢日本的關東軍怎麼能招架得住。而且兩者剛好相反,日本已經是秋後的螞蚱了,從1937年入侵中國開始,這時候已經打了八年了,軍力消耗殆盡。軍士素質也是急劇下降。可是蘇聯呢,剛結果蘇德戰爭的勝利,士氣高漲,軍士素質也得到戰火的洗禮急劇上升,攜勝利之勢和日本打,不贏就怪了。


小伍講歷史




這嘴裡的火車跑得實在太快了,我用腳跑的確實是追不上。

哪怕知道那麼點歷史的人,也不會說出“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這樣的話,即使是蘇聯人自己也不敢這麼狂妄。如果不是美國家裡的淘氣“小男孩”在1945年8月6日跑到日本廣島玩泥巴的話,鬼知道蘇聯人什麼時候才會壯著膽子對日本宣戰,因為當時的蘇聯人遠沒有你想像中的自信。



蘇聯與日本在二戰中真正在正面戰場較量過的也許只有1939年5月到9月的諾門罕戰役,但是蘇聯人在這場戰役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諾門罕戰役打打停停四個多月,最開始只是蘇日雙方的相互試探,結果打著打著誰也不可能服輸,戰爭便愈演愈烈。當時日本方面最先參戰的是第23師團,當時的23師團說得好聽點是雜牌中的王牌,說難聽了和雜牌沒什麼兩樣,結果號稱精銳的蘇軍被打得吐血。蘇聯最後是慘勝,傷亡超過了日本人,蘇聯傷亡將近2.6萬人,日軍傷亡1.9萬人。在物資消耗當年更嚇人,蘇軍消耗戰略物資高達80000噸,炮彈便佔了31000噸,可是日本方面的消耗卻不到2000噸!這場戰役確實打出了位蘇聯名將朱可夫,但是我實在看不出來蘇聯到底哪裡輕鬆了?

在諾門罕戰役過後,蘇聯根本不敢主動招惹日本,所以蘇日兩國在明面上幾乎處於“和平狀態”。因為這時蘇聯已經感受到了從西方傳來的危機感,德國閃攻波蘭後又吊打英法,蘇聯人看的是膽顫心驚,德國能放過蘇聯這塊肥肉?



蘇聯忙於應付德國,這時的蘇聯最害怕的便是德國與日本聯合對付自己,因為它絕對招架不住這兩臺戰爭機器。

蘇聯打完諾門罕戰役後,便急忙轉頭過去應付德國了,當時日本的中心也不在外蒙和西伯利亞,所以也放了下來,後來德意日組成軸心國並分好蛋糕,日本更不會再去打蘇聯的主意了,所以蘇聯正好可以專心應付德國,當然它也必須時刻提防著日本。

在蘇德戰爭中,如果不是希特勒犯了戰略性錯誤,在冬天到來之前率先攻佔莫斯科的話,整個戰局將會完全不同。因為希特勒的戰略性錯誤,將德國帶進了戰爭的沼澤裡,但是蘇聯人仍然過得很艱難。在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以後,誰最開心?不是日本,不是美國,也不是德國,是蘇聯!珍珠港事件讓蘇聯人高興壞了,這回你美國還不打日本?因為日本這時候的戰略目標轉移到南太平洋,只要美國對日宣戰,那麼蘇聯便沒有了來自於日本的掣肘。如果,仍然是如果,如果德國與日本聯合,讓日本進攻蘇聯遠東地區的話,蘇聯估計得玩完。

所以蘇聯人是求爺爺告奶奶地希望日本不要想不開,突然對自己宣戰。



為什麼有人會產生“蘇聯打日本很輕鬆,美國打日本很艱難”的錯覺呢?

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美國人在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發生以後對日本宣戰,面對的是日本的精銳,所要摧毀的也是日本的精銳。美國人是很強,可是卻沒有強到面對日本的精銳時能夠隨手將日本打趴,因為那時候的日本也是頭強壯的野獸。

可是蘇聯的情況不同,直到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蘇聯才從蘇德戰爭的泥潭裡掙扎出來,然後休整了幾個月,說白了是在觀望中國戰場的局勢。雖然說這時的日本已經鑽進了死衚衕,但是蘇聯還是擔心會遭到它的反撲,所以只能等,等到局勢利於自己的時候便果斷出手!1945年8月6日,美國派出了“小男孩”,蘇聯也被震驚了,這意味著日本絕對沒有翻身的可能了,這時候不出兵更待何時?晚了可沒肉吃了!於是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日宣戰,開開心心地出兵中國東北,目的很明確,摘桃子!

1945年8月9日,美國又向日本發射了“胖子”,日本人拿什麼去硬抗?不降也得降。

蘇聯人確實輕鬆,白白摘桃子能不輕鬆嗎?

他們到了我們的地界後藉著對付日本人的旗號,對我們的百姓可是幹了不少齷齪事!


吾與吾國


事實上這是一種假象,而造成這一假象的原因很多,具體如下:

第一,蘇聯進攻日本基本上已經到了二戰的末期,蘇軍也不是諾門坎戰役時期的蘇聯軍,而日軍也不是那個時候的日軍,蘇聯經過歐洲戰場的洗禮和原則,士兵作戰的戰術配合素養,裝備水平和作戰模式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同時期的日本卻不得不將大量的有作戰經驗的精銳抽調至太平洋戰場防守島礁,實力嚴重下降的同時還在繼續使用一戰的戰壕防禦戰略,在大規模機械化裝甲集群的蘇聯面前根本就是摧枯拉朽一般!尤其是經過戰爭洗禮的蘇聯T34/85坦克對陣日本的鐵皮坦克,簡直就是虐殺!



第二,美國在太平洋使用的對日作戰戰略是蛙跳戰術,即通過強大的海軍掩護奪取航程範圍內的具有支撐作用的島礁,以此不斷的向日本本土逼近,那就必須面臨著與日本爭奪重點修築的防禦系統,相當於硬碰硬的消耗戰,但一旦控制了島礁就可以掌握當地的制空權,附近區域內的日本軍隊活動就受到美國空中威脅!對大戰略有極大作用!



第三,作戰環境不同,蘇聯對日作戰在遼闊的東北平原,這樣有利於蘇聯機械化裝甲集群的快速展開,遇到難以攻克的日軍防禦要塞,完全可以繞過去或者包圍起來!主力可以繼續快速突進!而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上則不同,必須不惜代價的拿下要奪取的島嶼,若沒有奪取,則該島嶼會成為這個區域內日本飛機的支點,威脅美國的海空軍行動和航線!



第四,參戰時機不同,美國與日本作戰直到中途島海戰還取得對日本的海上優勢,而之前都是與士氣正旺,實力正在頂峰的日本軍隊作戰,而蘇聯軍隊對日本作戰已經到了二戰末期,與日本投降也不過數月,日本實力嚴重下降不說,作戰意志消沉也是重要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